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 sinensis)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蛋白的积累情况,采用电泳洗脱法从其成熟卵巢中获得卵黄蛋白(Vitellin,Vn),制备多抗,进行双向免疫扩散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中华锯齿米虾的卵黄蛋白具有物种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分别对孵化后12,32,43,55,70和82d的中华锯齿米虾进行解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分析显示,仅82d的卵巢中出现免疫阳性反应,说明该阶段的卵巢中存在卵黄蛋白;用甲苯胺蓝染色分析同期结果显示与该结果一致。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华锯齿米虾卵黄蛋白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累积的时间节点,为中华锯齿米虾卵巢发育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仿火箭电泳应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为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寻求另一种可行的电泳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仿火箭电泳方法应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验单细胞水平上的DNA损伤,并与传统的电泳方法比较,分析其优劣势。[结果]在细胞DNA未受损状态下,2种电泳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而在细胞DNA受到损伤时,传统的电泳方法下一些细胞的慧尾发散出现漂移,仿火箭电泳方法得到的慧尾图像集中且未发生偏移。[结论]仿火箭电泳方法较传统的电泳方法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Darch蜕皮周期分期方法,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蜕皮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初步探讨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变化。根据第三颚足末端刚毛和表皮的形态学特征,可将中华绒螯蟹的蜕皮周期分为蜕皮后期(A-B期)、蜕皮间期(C期)、蜕皮前期(D期)和蜕皮期(E期),其中D期可进一步分为D0、D1、D3-43个亚期。在蜕皮过程中,肝胰腺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在蜕皮后A-B期开始升高,于蜕皮前早期D0阶段达最大(P<0.05),随后又逐渐降低,至蜕皮前晚期D3-4阶段降至最低(P<0.05);胃蛋白酶活力在蜕皮周期中于蜕皮前晚期D3-4阶段显著降低(P<0.05),其他阶段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认为,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可分为C、D0、D1、D3-4、A-B 5个时期,蜕皮过程中肝胰腺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发生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血淋巴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化学及原子吸收方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血淋巴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华绒螯蟹蜕皮前期,血淋巴中总糖、总脂、总蛋白和4种无机离子(Ca2+、Mg2+、Cu2+、Zn2+)的含量都呈上升趋势。总糖含量在D0期达到高峰,Ca2+、Cu2+和Zn2+含量于D1期达到高峰,总脂和总蛋白含量于D3-4期达到高峰;蜕皮后,总糖、Ca2+、Mg2+含量升高,总脂、总蛋白和Cu2+、Zn2+含量开始降低。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变化与蜕皮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的河北省海岸带和海洋经济概况,分析了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从政府管理、生态环境修复、加大海洋科技与教育投入、海洋生物资源摸底调查、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开发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的对策,可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蟹性早熟发生的相关内在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河蟹(Eriocheir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但在各地养殖过程中普遍发生一龄蟹性早熟现象。性早熟直接导致河蟹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个体小,死亡率高,严重制约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给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1]。导致河蟹性早熟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其真正的机理还不清楚。通常认为导致性早熟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综合作用的具体表现。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内在因素就是其适应长期生存的环境下所形成的遗传特性,主要是生殖内分泌调控。多数学者着重研究和分析了河蟹发生性早熟的外在因素,如环境温度、水质(pH值、盐度),水…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4年拒马河水域生态调查结果,对拒马河的水质状况和水生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来评估拒马河生态系统状况.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252种、浮游动物91种、底栖生物28种;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32、3.03;均匀度分别为0.60、0.63;水质调查发现总氮的超标较为严重,其余指标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综合指标表明,拒马河的水质属于β-中污染至寡污染类型.但由于人为干预行为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其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建议加强管理,防治污染.  相似文献   
8.
<专刊>= <栏目>=研究论文 <图片>= <表格>=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Q178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1005-8737-(2007)07-078-06 <基金项目>=北京市环保局自然保护区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现江 《水产学报》2000,24(5):403-406
利用扫描电镜详细观察了锯缘青蟹精子入卵的过程。精子以其核突起附着在卵膜上,并迅速发生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时,顶体囊外翻,顶体管前伸,精子核辐射臂收缩,并拖至顶体囊的后部。顶体管迅速穿过卵黄膜,携带核物质一同进入卵子。锯缘青蟹为多精着卵,数精入卵。本文同时探讨了精子顶体反应机制以及受精过程卵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莠去津对中华绒螯蟹蜕皮抑制激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方法检测了中华绒螯蟹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0(DMSO对照)、0.001、0.01、0.1、1、10 mg/L]莠去津后蜕皮抑制激素在眼柄视神经节中的表达。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莠去津可诱导蜕皮抑制激素的合成分泌,其中0.1 mg/L处理组作用明显。莠去津对中华绒螯蟹的蜕皮活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