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团头鲂(Megahbrama amblycephala) Caspase 9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氨氮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应用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得到团头鲂Caspase 9基因全长1613 bp的cDNA序列,包括185 bp的5 '末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96 bp的3'UTR、1332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氨基酸多序列比对显示,平均同源性为77.74%,表明团头鲂Caspase9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Caspase 9聚为一支,并与锦鲤(Cyprinus carpio) Caspase 9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aspase 9基因在团头鲂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脑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同时,在胁迫和恢复过程中,该基因在肝和脑中的表达规律相似,均在胁迫期间出现表达量上调,整体呈类似波浪形表达谱.研究结果表明,氨氮胁迫下,Caspase 9基因参与团头鲂的免疫防御,并与细胞凋亡分子过程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团头鲂应答氨氮胁迫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了解氨氮对团头鲂幼鱼的毒性毒理影响,以体质量为(14.27±0.01)g的团头鲂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氨氮胁迫对其鳃、肝、肾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首先进行96h的氨氮胁迫,得出96h LC50,在此基础上,设置对照组(0.472 mg/L)和实验组(25 mg/L)两个氨氮浓度处理组,进行0、6、12、24、48h的氨氮胁迫,取样后剩余团头鲂幼鱼移入曝气自来水进行96h的毒后恢复实验。结果表明:96h LC50为56.492 mg/L;三种组织观察表明,氨氮胁迫6h,鳃丝毛细血管扩张,上皮组织增生;肝细胞肿胀,细胞核肿大,肝细胞空泡化;肾小球萎缩,肾小囊腔膨大,肾小管管腔缩小;胁迫12h,泌氯细胞增生,呼吸上皮细胞出现部分脱落;肝细胞水样变性、血窦扩张、细胞轮廓模糊,形成点状病灶;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水样变性、浊肿;胁迫24h,鳃小片融合、变短,呼吸上皮细胞大面积脱落;肝细胞水样变性、血窦扩张严重,形成局部病灶;肾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严重,充血,肾小球坏死,肾小管坏死;胁迫48h,鳃小片卷曲,上皮细胞部分脱落;肝细胞部分溶解、血窦扩张,形成点状病灶;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球坏死;96h恢复后,泌氯细胞和上皮组织增生严重;肝组织大面积细胞核肿大,血窦扩张;肾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严重,肾小管坏死,肾小球坏死。实验表明,不同的器官之间病症的损伤程度是不同的,肝组织的损伤最严重,然后依次是鳃和肾。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鳃、肝和肾组织受到的损害增加,同时鱼体也产生防御反应,但96h的恢复期不足以让团头鲂幼鱼在胁迫中完全恢复,而恢复能力最差的是肾组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肠道菌群结构和抗病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81±0.01)g的团头鲂幼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添加0(T0组,作为对照组)、2×10~7(T1组)、2×10~8(T2组)、2×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T3组)的等氮等脂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T1组和T2组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且T1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T1组团头鲂幼鱼的肝脏抗氧化酶(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该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3)各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显示摄食不同添加量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的团头鲂幼鱼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5)采用嗜水气单胞菌对鱼体进行攻毒,各组96 h后的累积死亡率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但T1组和T2组的累积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和T3组。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2×10~7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团头鲂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并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但对其体成分和抗病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主养团头鲂搭配少量鲢鳙鱼的人工湿地-池塘复合养殖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湿地运行期间调查了该复合养殖系统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养殖池塘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1种,其中绿藻种类最多,而蓝藻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人工湿地运行期间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无显著变化,数量和生物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04×108cells/L,7.14×106mg/L,主要优势种有双对栅藻、四足十字藻、苇氏藻、微小平裂藻、点形粘球藻、泥污颤藻、优美平裂藻、微小色球藻、为首螺旋藻、不定微囊藻;池塘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7~3.27,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为2.75~3.18,Pielou均匀性指数为0.45~0.55。同时将浮游植物种类丰度与水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池塘中绿藻主要受温度、溶氧、pH的影响,而蓝藻主要受pH和氨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数量多且存活的游离青虾精子,首次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日本沼虾精荚的方法,获得了游离日本沼虾的精子。通过观察游离精子形态,并经台盼蓝染色,以每克精荚所获得形态正常、结构完整且不被染色的存活精子数为依据,探究胰蛋白酶处理的最佳条件。在p H 7.1的条件下,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置不同酶浓度(0.2%、0.4%、0.6%、0.8%)、处理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处理温度(30℃、35℃、40℃、45℃),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酶处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酶浓度对获得游离精子影响最大,其次是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酶处理的最适条件为:酶浓度0.8%,处理时间10 min,处理温度40℃。经优化验证试验,表明上述理论组合确为最佳组合。本研究通过酶解法获得较多数量的存活游离精子,为进一步研究日本沼虾精子提供了获得游离精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温季节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5个组,分别为饥饿0、5、10、15、20 d后再补偿摄食3周,依次标记为S0(对照)、S5、S10、S15、S20组。选择初始均重为(22.03±0.04)g的团头鲂幼鱼270尾,随机分入这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结果显示:1)S10组试验鱼末体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达到最高,且补偿摄食期间其日摄食量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团头鲂幼鱼补偿生长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共同实现的。2)S5、S10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S20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说明饥饿时间过长鱼体肝脏受到一定程度损伤;血清中其他生化指标如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补偿摄食后,S15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S20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除S5组外)(P0.05),说明饥饿时间过长在补偿摄食后鱼体内蛋白质消化能力增强。4)各饥饿后补偿摄食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除S5、S20组外)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S20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饥饿后补偿摄食组(P0.05),说明饥饿时间过长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恢复有所影响。由此可见,在本试验中,高温季节团头鲂幼鱼饥饿10 d后补偿摄食3周,补偿生长效果达到最佳,鱼体免疫与抗氧化能力也得到一定增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1)的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的处理组,其中将处理组的C/N分别调整为12∶1(C/N12)、16∶1(C/N16)和20∶1(C/N20).结果显示,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肠道的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实验组中团头鲂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团头鲂养殖适宜的C/N应不低于16,该条件下形成的生物絮团能有效提高团头鲂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中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人工育苗和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其商业价值也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中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此本研究主要从分子标记、性别调控、抗病育种和家系选育4个方面对中华绒螯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中华绒螯蟹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1.05±0.01)g的团头鲂幼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00、200和400 mg/kg甘露寡糖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甘露寡糖显著提高了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肝脏丙二醛含量(P<0.05)。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结果分析表明,200和400 mg/kg甘露寡糖组团头鲂幼鱼肠道菌群Shannon-W iener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优势菌主要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硬壁菌门(Firmicutes)。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200~400 mg/kg甘露寡糖能提高团头鲂幼鱼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营养需求与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养殖规模在近10年不断扩大。团头鲂的营养物质需求主要以生长和营养缺乏症为评价指标。而营养物质对鱼类健康,如免疫反应和抗病力等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认为,饲料中营养物质搭配合理、品质优良有利于维持鱼类生理健康,并能保护养殖水环境。此外,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在鱼类的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水产饲料应具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和维持健康的双重作用,通过营养调控预防鱼类疾病是保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综述了团头鲂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以及饲料营养元素对团头鲂免疫力及抗病力影响的最新报道,以期为团头鲂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