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孢子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有着广泛的宿主。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可以引起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病,因此而受到重视。本文简要综述了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以及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病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有效防治河蟹微孢子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CR是目前能够特异地检测河蟹微孢子虫的最灵敏的方法。河蟹微孢子虫孢子壁坚厚不易破碎,对许多化学物质有很强的抵抗性,常规的核酸抽提方法效果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比PCR的结果,研究蜗牛消化酶对DNA抽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酶作用的最佳反应条件,提高了PCR检测河蟹微孢子虫的灵敏性。结果显示:蜗牛消化酶提取微孢子虫DNA的酶促反应温度为37℃,底物浓度为20 mg,酶的使用浓度为酶/底物重量比400 mg/g,酶促反应时间为4 h。实验表明,使用蜗牛消化酶处理样品,有助于更加灵敏地检测出微孢子虫。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河蟹微孢子虫病的检验检测能力,对河蟹微孢子虫的检疫和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沙塘鳢养殖过程中出现大量暴发的烂鳃症,病鱼症状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脾脏肿大,头部皮肤和鳃部溃烂较为严重,肠道出血;采集江苏省沙塘鳢主要养殖基地病料,分离病原菌,通过显微镜观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从肠道及鳃部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点,GenBank中同源系列检索结果显示,该菌与嗜水气单胞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菌对诺氟沙星的敏感性最高,人工感染选择诺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正异育银鲫作为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增加,养殖密度的增大,以及养殖水环境的恶化,异育银鲫的病毒性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已成为威胁异育银鲫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连年来,鲫鱼暴发性出血病,造成异育银鲫病死率居高不下,而青虾作为江苏省主要养殖虾类品种之一,随着精养程度的提高,感染红体病以及烂鳃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一旦发病,立即会造成大面积死亡。将两个品种进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密度的增大,其主要养殖区爆发了以鳃部出血为典型特征的疾病,经确诊为鲫造血器官坏死症(Crucian Carp Hematopoietic Necrosis),引起该病的首要诱因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给异育银鲫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溶氧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溶氧条件的改变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各项生理机能,在溶氧胁迫状态下,水生生物会表现出应激及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为了探究溶氧浓度对异育银鲫感染CyHV-2及发生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影响,将健康的异育银鲫与已感染CyHV-2的病鱼混合饲养,结合鲫的最低生存氧浓度,设定溶氧浓度分别为7、6、5、4、3 mg/L,不同溶氧浓度均设立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通过控制不同溶氧浓度,测定CyHV-2感染数及死亡数,分析不同溶氧浓度条件下鲫CyHV-2感染率及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发病率。结果表明,随着溶氧浓度的降低,CyHV-2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随之升高,当溶氧浓度为7、6、5、4 mg/L时,对照组均未出现感染及死亡状况;当溶氧浓度为 3 mg/L时,实验组感染率为100%并且对照组也出现了死亡,充分肯定了溶氧胁迫会增加异育银鲫对CyHV-2的感染率及死亡率。研究结果对异育银鲫的大规模养殖及造血器官坏死症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stacea),十足目(Decapoda),是目前我国养殖最广的淡水螯虾品种~([1]),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养殖,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17年江苏省小龙虾养殖面积约1 400 000×667 m2,总产值达450亿元,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病害的发生成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因其以"稳粮增收"为根本前提,以"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实现了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所以近年来发展迅速,仅江苏省就突破500 000×667 m~2。由于各地农民对优质水稻的综合种养技术掌握不深,只能照顾到水稻的生长周期,不能保证克氏原螯虾生长时间,商品虾规格偏小,价格偏低,产生了一定市场风险。2018年,该项目团队选用江苏地区优质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我省是克氏原螯虾养殖大省,2018年我省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达1.34×10~5 hm~2,产量1.668×10~5 t,规模性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量1万多t。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克氏原螯虾养殖病害频发,其中白斑综合征的发生影响最大,该病害严重影响成虾养殖成活率和虾苗运输投放成活率。稻田综合种养的小龙虾,在每年水稻种植前大量上市,造成短期内供过于求而价格低迷的现  相似文献   
9.
盱眙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盱眙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差异,随机选取江苏省盱眙县稻虾共作、池塘主养、蟹塘混养、莲田套养和野生(洪泽湖)5种养殖模式下的健康鲜活克氏原螯(体重在30 g左右)各50尾,对其含肉率、失水率以及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等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5种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的体长、体重以及体重/体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池塘主养虾的含肉率显著高于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P<0.05),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的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稻虾共作和莲田套养虾肌肉的硬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野生虾肌肉的内聚力显著高于稻虾共作和池塘主养虾(P<0.05),稻虾共作、莲田套养和野生虾肌肉的咀嚼性显著高于池塘主养虾(P<0.05),各养殖模式虾肌肉的弹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P>0.05)。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野生虾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塘主养和蟹塘混养虾(P<0.05),5种养殖模式虾肌肉中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5种养殖模式虾肌肉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且各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5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相差不大,但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持水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