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选择宁波地区的A/O一体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人工湿地等4种典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开展各工艺终端处理设施的进出水水质跟踪监测,进行各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和稳定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工艺的COD、BOD_5、SS多年平均去除率大小顺序均为A/O一体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人工湿地,TN多年平均去除率大小顺序为生物滤池生物转盘A/O一体化人工湿地,其中A/O一体化、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工艺的COD、BOD_5、TN平均去除率均显著高于人工湿地工艺;A/O一体化、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工艺随着终端处理设施运行年限的延长,COD、BOD_5、SS、TN去除率均保持稳定,而人工湿地工艺的COD、BOD5、TN去除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各处理工艺在低温期(11月—次年4月)和高温期(5月—10月)的SS去除率差异不明显,但各处理工艺的COD、BOD_5、TN去除率在低温期明显低于高温期,其中A/O一体化工艺差异相对较小,生物滤池工艺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鱼类种群调研法,于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在甬江溪口段收集宽鳍鱲(Zacco platypus)个体样本,研究该区域宽鳍鱲种群的年龄组成、性比、个体大小以及繁殖力等种群结构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1)调查期间甬江溪口段宽鳍鱲种群由3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为优势年龄组;雄性个体中2龄组占雄体总数的55.5%,雌性个体中的2龄组占雌体总数的63%;(2)宽鳍鱲全长(L)的分布区间为7.0~14.0 cm,8.0~12.0 cm的个体占总数的87.83%;(3)体重(W)分布范围为4.0~36.0 g,其中体重5.0~13.0 g的个体占总个体数的72.75%;(4)根据不同性别(性别难辨、雌、雄、群体)拟合体重与体长的幂函数关系式:W_(ui)=1×10~(-4)L~(2.4917)、W_♀=2×10~(-5)L~(2.9337)、W_♂=3×10~(-5)L~(2.8471)和W=4×10~(-5)L~(2.8035);(5)雌雄个体比例127∶238与理论值1∶1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6)重量法计数得出种群个体的绝对繁殖力平均值为(2 850.39±2 107.49)粒,分布区间为532.00~13 717.89粒,其中1 000~3 000粒占绝对优势(65.12%);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为(354.39±234.47)粒/cm,分布区间74.93~1 541.34粒/cm;体重相对繁殖力平均值为(363.73±178.55)粒/g,分布区间为91.25~1 027.56粒/g;比较了国内外不同地区间宽鳍鱲种群结构和繁殖力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标变化,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小茨藻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分别为2、2、1、0.5 mg·L~(-1)和6、6、4、2 mg·L~(-1)。不同沉水植物的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体氨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小茨藻均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时出现相对生长率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21、0.94、0.52和0.28。不同沉水植物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范围内,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变化不大;当水体氨氮介于相应的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之间时,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的POD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当水体氨氮浓度超过相应的最大耐污浓度时,试验期间沉水植物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在7~21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研究表明,水体氨氮浓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同沉水植物均存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相应的低浓度氨氮能促进沉水植物生长,沉水植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逆能力,但过高浓度氨氮会抑制沉水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标变化,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小茨藻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分别为2、2、1、0.5 mg·L-1和6、6、4、2 mg·L-1。不同沉水植物的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体氨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小茨藻均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时出现相对生长率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21、0.94、0.52和0.28。不同沉水植物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范围内,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变化不大;当水体氨氮介于相应的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之间时,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的POD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当水体氨氮浓度超过相应的最大耐污浓度时,试验期间沉水植物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在7~21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研究表明,水体氨氮浓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同沉水植物均存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相应的低浓度氨氮能促进沉水植物生长,沉水植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逆能力,但过高浓度氨氮会抑制沉水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5.
选择宁波地区的A/O一体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人工湿地等4种典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开展各工艺终端处理设施的进出水水质跟踪监测,进行各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和稳定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工艺的COD、BOD5、SS多年平均去除率大小顺序均为A/O一体化 > 生物滤池 > 生物转盘 > 人工湿地,TN多年平均去除率大小顺序为生物滤池 > 生物转盘 > A/O一体化 > 人工湿地,其中A/O一体化、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工艺的COD、BOD5、TN 平均去除率均显著高于人工湿地工艺;A/O一体化、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工艺随着终端处理设施运行年限的延长,COD、BOD5、SS、TN去除率均保持稳定,而人工湿地工艺的COD、BOD5、TN去除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各处理工艺在低温期(11月-次年4月)和高温期(5月-10月)的SS去除率差异不明显,但各处理工艺的COD、BOD5、TN去除率在低温期明显低于高温期,其中A/O一体化工艺差异相对较小,生物滤池工艺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6.
甬江干流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时空变化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波市甬江干流13个断面周年性水样分析,研究了甬江干流水体中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含量的时空变化,结合模糊数学手段,综合评价了甬江干流不同断面和季节的水质状况.结果显示,甬江干流中DO含量与BOD5、CODCr、TN和TP呈负相关;BOD5、CODCr、TN、TP以及Chl-a等主要水质理化因子呈上游较低、中游较高、下游再次下降的变化规律;各主要理化因子多呈单峰型或双峰型的季节性变化模式.模糊数学综合分析表明,整个干流不同断面的水质由优到劣依次为:断面1>断面2>断面13>断面9>断面11>断面12>断面5>断面10>断面8>断面4>断面7>断面6>断面3,除断面1、2和9外,其他断面水质均为Ⅴ类,不同季节间的水质状况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