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环境与摄食因素对人工鱼礁区不同体长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采用2017—2018年山东省近岸3处鱼礁区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调查数据,利用变异系数CV均值将样本的体长分为10组,每组体长间隔为33 mm,并使用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比较不同海域许氏平鲉体长组成的相似性;运用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各环境要素对不同体长组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运用胃含物分析法分析许氏平鲉的食物组成。结果显示,西霞口与长岛鱼礁区样本体长组成相似性指数为70.66%,前三岛鱼礁区与西霞口鱼礁区、长岛鱼礁区的相似性指数较低,分别为54.94%和59.46%;大体长(299~365mm)许氏平鲉的分布与水深、水质指数(WQI)和化学需氧量(COD)相关性较大,喜好水深较深、营养丰富的水域;小体长(35~200 mm)许氏平鲉喜好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水域。大体长(200~365 mm),高龄(2~3龄)的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鱼类(IRI为65.94%);小体长(35~200 mm),低龄(0~1龄)的个体主要摄食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虾类(IRI为45.69%)。研究表明,在浅水区域投放幼鱼保护型鱼礁,为幼鱼提供庇护所;将捕捞作业集中在深水区,减少对许氏平鲉小体长个体的兼捕,可以达到针对性增殖、保护许氏平鲉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维罗纳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云南某渔场罗非鱼大量死亡的原因,通过病原分离纯化,表型鉴定及16SrRNA测序分析,从发病和濒死鱼中分离纯化了4株革兰阴性杆菌(Av1、Av2、Av3、Av4),其培养特性、菌体形态、生化特征与维罗纳气单胞菌相同;用PCR方法扩增4株纯化菌的16SrRNA基因,得到大小相同的片断,选取条带明亮的Av3进行16SrRNA测序分析,与GenBank中的维罗纳气单胞菌B565株核苷酸同源性为100%。用核苷酸同源性99%以上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Av3与运动性气单胞菌聚类。综合动物回归试验结果,确定维罗纳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是导致该渔场罗非鱼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 de Lehaie]林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为毛竹林的精准施肥和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选择生长良好,具有代表性的毛竹纯林,在样地经垦复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毛竹专用肥(ZYF)、矿渣肥(KZF)和不施肥(CK)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9块20 m×20 m的样地,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毛竹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肥料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笋数、退笋数和成竹数。毛竹专用肥处理出笋数和退笋数最高,分别较对照高出19.48%和51.17%,矿渣肥处理较对照处理分别高出16.05%和16.96%;而矿渣肥处理的成竹数最高,其次为毛竹专用肥处理,二者分别比对照高175、108株/hm~2。不同施肥处理间,竹笋地径总体呈毛竹专用肥处理最高,其次分别为矿渣肥和对照处理,而笋高在不同处理间的波动较小。2种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新竹胸径和大径材毛竹的比例,并以毛竹专用肥处理效果更为明显。毛竹专用肥处理新竹枝下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而矿渣肥与对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毛竹专用肥更有利于作为以生产竹笋、大径材竹为目的的毛竹林培肥措施,矿渣肥对促进毛竹林优质、丰产的短期肥效低于毛竹专用肥,可能与其为缓释肥有关。  相似文献   
4.
梭鱼(Barracuda,Pike),又名红眼鱼,属于鲻形目的鲻科。其适盐、适温范围广,从35的高盐度海水到5的咸水均能存活,温度范围为0℃~35℃,最适生长温度为18℃~28℃[1]。梭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群体密度和混播群落结构对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种子产量、质量和种子产量构成等性状的影响。将播量作为群体密度控制因素,将混播方式(同行混播、异行混播)和混播比例作为群落结构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随着播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呈增加趋势,各混播处理种子产量均小于单播处理,但发芽势有所提升;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种子发芽势均呈增加趋势,混播方式(同行、异行混播)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小。2)群体密度和群落结构主要通过影响箭筈豌豆分枝数和结荚数来影响其种子产量;而荚长、每荚籽粒数、发芽率等生物学性状变化较小。3)燕麦(Avena sativa)在混播系统中处于强竞争者的地位,提高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和采用异行混播有利于增加其竞争率,也有利于提高种子产量。因此,在冷凉地区进行箭筈豌豆种子生产,其播量应高于120 kg·hm–2为宜;为了提高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防止倒伏,可采用箭筈豌豆混播比例高于75%+异行混播方式进行种子田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混播方式对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型豆禾混播草地混播优势的影响,在新疆昭苏盆地采用同行混播、异行混播与不同豆禾比的播种方式建植混播草地,利用牧草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和籽粒产量等指标分析混播方式对生产性能优势的影响,以不同混播方式下土壤养分变化与生产性能的内在联系为依据,探讨生产性能优势获得的途径。结果表明,1)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可获得混播优势,其中同行混播+豆禾比50∶50、异行混播+豆禾比50∶50和同行混播+豆禾比75∶25组合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优势明显,生产性能较高。2)混播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量养分影响较小,单播燕麦具有较高的土壤浅层速效磷含量,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氮素养分的供应,而同行混播方式则有利于土壤碱解氮的积累。3)以混播群体结构作为控制因素时,牧草和粗蛋白产量依赖土壤氮素养分,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以混播比例作为控制因素时,高箭筈豌豆混播比例下(80%和100%),土壤氮素养分可负向影响牧草和粗蛋白产量、牧草产量优势,否则则为正向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负向影响牧草和粗蛋白产量、产量优势,正向影响种子产量优势,与混播比例无关联。因此,在冷凉牧区进行燕麦+箭筈豌豆型混播草地建植时,采取同行混播+豆禾比75∶25的混播组合既能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收获牧草产量和品质较优的草产品。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有的山地果园电动单轨运输机的中控制系统PT2262/PT2272发射电路功率有限,导致传播距离有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的中继系统,使其能匹配原有控制系统并实现控制距离的增加。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个中继系统后,山地果园电动单轨运输机远程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距离为200 m,与不使用中继系统相比,平均增加了85 m,遥控距离增加了74%。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8月份,陕西某牛场发生牛魏氏梭菌病,从病死牛肝脏、脾脏分离得到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牛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各年龄牛均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牛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俗称"牛猝死症"。该病常继发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牛大肠埃希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一种各年龄牛均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1]。该病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别是1~3日龄的幼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南亚热带红锥人工林的碳氮磷积累及其分配特征,为区域尺度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算和碳汇潜力的评估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样地标准木生物量实测和实验室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乐昌林场15年林龄红锥人工林的生物量分配和碳氮磷积累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胸径(D)的增加,红锥整株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呈增加的趋势,器官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依次为干、皮、枝、叶和根。(2)采用DD2H建立的红锥生物量方程差异很小,2个整株生物量模型y = 0.490 5 D2.082 8y = 329.01(D2H)0.830 4拟合度高。(3)红锥根的C含量显著低于叶、枝、干和皮(P < 0.05),而红锥叶的N和P含量显著高于枝、干、根和皮。(4)红锥各器官C积累量排序为干>根>皮>叶>枝;N积累量排序为叶>枝>干>根>皮;P积累量排序为皮>枝>根>叶>干。综上,红锥人工林碳氮磷积累量较大且具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在南亚热带人工林经营和林分改造中,选择如红锥阔叶树种造林可获得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和碳汇效益。  相似文献   
10.
山地果园履带运输机采用轮毂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链传动方式来减速增矩,为计算该主减速比,设计了一款台架,用于获得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模型。将试验数据通过SPSS软件处理,得到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并得到电机的外特性曲线模型为n=446.835-3.848T,然后根据设计指标计算履带运输机在极限工况下所需功率为0.868k W。再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及输出功率特性,求得在该功率输出下,电机对应的转速为179 r/min。又已知驱动轮的设计转速为9 6 r/min,从而求得主减速比为1.8 6。本试验研究可为设计山地果园履带运输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