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药物对中国对虾“红腿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中国对虾红腿病病原菌对26种抗生素和15种中草药的敏感性及3种常用杀菌剂的杀菌效力。结果表明:对抗生素中氯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吡哌酸高度敏感;对白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痢特灵中度敏感;对中草药黄岑、黄柏、大黄、黄连高度敏感,对地榆、苦参、野菊花、桉叶敏感。在每ml含有4×10~6个细菌悬液中,经1ppm漂白粉、20ppm生石灰、0.5ppm硫酸铜杀伤作用60min后,存活率基本为零。为防治对虾红腿病的用药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用卤虫(Artemia)无节动体作为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螅状幼体的饵料,按不同投饵频次划分为7个营养水平,考察不同营养水平对海蜇螅状体形成足囊及足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条件不仅对螅状体形成足囊的数量有直接影响,而且对足囊萌发也有明显的间接影响。在具备丰富的营养条件下,螅状体形成足囊活跃,个体大,易于萌发;缺乏营养则抑制足囊形成,即使形成足囊,个体也小,不萌发或萌发率很低。 相似文献
4.
5.
6.
虾池水域环境细菌数量变动与患“红腿病”虾心脏带菌率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养虾过程中,虾池水和底泥泥浆中细菌数量变化规律以及“红腿病”虾心肌带菌率。结果表明;虾池水细菌数量受季节影响,底泥中细菌数量不受季节影响而一直上升;同期底泥细菌数量均高于池水细菌数量。病虾心脏带菌率随养虾时间延长而上升。并与底泥细菌数量增加趋势相同,与池水细菌数量关系不明显。说明底泥细菌含量过高是引起对虾红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9.
10.
本文对越冬中国对虾烂眼病的病因,症状,药物治疗,分离菌9013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烂眼病的发生初步断定是由革兰氏阴性,弧状,端生单根鞭毛的孤菌9013感染所致。大蒜、痢特灵、漂白粉对烂眼病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分离苗9013对新诺明、红霉素、白霉素、吡哌酸、土霉素、先锋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显示高度敏感,对丁氨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氯唑青霉素、链霉素、头胞菌素、痢物灵、卡那霉素显示中度敏感,对磺胺嘧啶、青霉素,新青Ⅱ号、羧苄青霉素、磺苄霉素显示耐药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