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
为研究不同水位时期大宁河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差异,于2011-2013年间分别在三峡水库低水位期(145 m)和高水位期(170 m)对大宁河的底栖动物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低水位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0.32±32.14)ind./m2和(1.44±0.45)g/m2,高水位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3.82±46.94)ind./m2和(1.53±0.51)g/m2。寡毛类在静水区域占优势,水生昆虫在流水区域占优势。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和分布表现为高水位期高于低水位期,流水区域显著高于静水区;不同水位时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优势种及其相对丰度有较大波动;生物多样性表现为高水位期高于低水位期,流水区域显著高于静水区。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大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城陵矶至宜昌江段非底部鱼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2011年使用EY60回声探测仪对长江中游城陵矶至宜昌江段进行了6次水声学调查。通过设定分析水层以及选择性分析-55 dB以上的目标,获得该江段大中型非底部鱼类的水声学分布特征。各年组中的平均密度以10月最低,2010年中7月最高,2011年中6月最高;年组间,2010年6月显著低于2011年6月,2010年7月与2011年7月、2010年10月与2011年10月两组差异不显著;鱼类纵向分布呈现独特的波动特征,不同时段的鱼类密度波动幅度、频率均有不同。各时段目标强度分布曲线10月相对6、7月更扁平,而且平均值大于6、7月;不同年组间目标强度差异均不显著;各月组间目标强度6月和7月对10月均表现极显著差异,6月对7月表现为显著差异。分析认为该结果的出现可能与鱼类的产卵、索饵及补充资源的临时分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5.
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作为许多肉食性鱼类重要的饵料来源,长期以来缺乏对其早期生活史阶段特别是重要产卵场资源量变动、早期发育方面的研究。为探究寡鳞飘鱼早期资源量在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前后的变化情况,并了解其早期发育状况,于2011-2015年的每年5月5日至7月10日在长江上游江津断面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的同时,对采集到的鱼卵早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5年,寡鳞飘鱼卵苗总径流量分别为2.964×10~8粒(尾)、2.759×10~8粒(尾)、1.335×10~8粒(尾)、1.758×10~8粒(尾)、3.926×10~8粒(尾);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后,江津断面寡鳞飘鱼卵苗总径流量和卵苗日均密度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产卵量占采样期间总产卵量的比例(相对多度)也呈波动上升趋势,已成为蓄水后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干流江段产卵规模最大的产漂流性卵鱼类;根据鱼类早期发育结果,寡鳞飘鱼的平均卵膜径为(5.44±0.05)mm,平均卵径为(1.61±0.03)mm,初孵仔鱼平均全长(5.07±0.07)mm。 相似文献
6.
以2017年5 6月和910月在怒江上游察瓦龙县至那曲县江段采集的225尾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为研究对象,对比脊椎骨和微耳石两种鉴定年龄材料,分析其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结果显示:微耳石判别年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裸腹叶须鱼优势体长为101~250 mm,占总样本的78.48%,优势体重为0~150 g,占总样本的91.11%。裸腹叶须鱼种群由1~10龄和13龄11个年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5龄,占样本总数的66.22%,其中4龄鱼数量最多,占样本总数的27.56%,高龄鱼较少。体长与体重的拟合关系式为:W=2×10-5 L2.8644(R2=0.9893,n=225),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 t=699.571-e-0.0615(t+0.842 9),W t=2 816.821-e-0.0615(t+0.842 9)2.8644,生长系数k为0.0615,表明怒江上游裸腹叶须鱼为缓慢生长型鱼类。拟合生长速度方程,生长加速度方程得出年龄生长拐点t i为16.27龄,对应的体长l i为455.36 mm,对应体重w i为823.42 g。 相似文献
7.
长江安庆段春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长江安庆段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15年4-6月对该江段鱼类进行调查,共采集鱼类36种,隶属于5目、11科、31属;其中鲤科鱼类占优势,占总种类数的52.78%。按生态习性划分,定居性鱼类占总种数的88.89%,江湖洄游鱼类占总种数的11.11%;按栖息空间划分,底栖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0.00%;按摄食类型划分,杂食性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4.44%。鱼类优势种为鲇(Silurus asotus)、鲫(Carassius auratus)和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渔获物中小型鱼类占据较大比例,大型鱼类比例偏低、规格偏小。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值分别为2.114、3.476、0.248和0.670。与历史资料相比较,鱼类优势种的数量占比降低,群落多样性、丰富度较高,均匀度较为稳定,但个体小型化现象依然存在,渔业资源仍有衰退趋势。建议强化禁渔措施,确保安庆江段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十年禁渔”前沱江中游江段鱼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于2017—2020年对该江段鱼类资源进行了8次调查,并对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相似度、种群优势度、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87种,隶属于5目14科52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8种,外来物种6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0.69%和6.90%。鱼类群落以底层、缓流型、产沉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蛇、鲤等中小型鱼类为优势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00~3.742、0.873~0.968、5.374~11.323、0.737~0.887,表明沱江中游鱼类群落分布均匀。等级聚类分析 (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NMDS)显示,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上,沱江中游江段鱼类的群落类型基本可分为3组,莲花山、麻柳坝工业园与铁路沟可以聚为一组,万古庙、五里店水电站、资州大桥、银山镇、二水厂与西林渡口聚为一组,沱桥独立成组。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西林渡口和沱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相对较高,其余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均受到中度干扰。研究表明,与历史资料相比,沱江中游鱼类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鱼类占比减少,鱼类个体呈现小型化和低龄化。本研究补充了沱江中游鱼类资源现状的基础数据,以期为该江段鱼类资源管理与“十年禁渔”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克隆及测序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长江3个群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Class II B基因编码β1和β2区的第2和第3个外显子及两个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分析了草鱼MHC的进化模式和种群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实验共定义了34个等位基因,每条序列包括长为130~136 bp的第2个外显子,长为218 bp的第3个外显子以及长81~371 bp的内含子。序列分析揭示,第2个外显子有106个核苷酸变异位点(78%)和40个氨基酸变异位点(88%),而第3个外显子有100个核苷酸变异位点(45%)和4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56%),β1变异要大于β2区。用β1和β2区序列分别构建的邻接(NJ)系统树均显示5个具有高支持率的谱系,结合序列变异特点和内含子长度,推测草鱼至少存在5个MHC Class II座位。分别计算β1的肽结合位点(PBR)、非肽结合位点及β2的非同义替换率(dN)和同义替换率(dS),PBR的dN/dS为2.03(P<0.05),非肽结合位点和β2则小于1,表明草鱼MHC受到歧化选择作用。根据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作分子方差分析(AMOVA),得出FST为0.37%,提示长江草鱼MHC没有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怒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于2017-2020年在怒江西藏段干流及主要支流设置9个调查站点进行了8次鱼类资源调查。调查共采集到鱼类23种,隶属于2目6科9属,其中怒江特有种有6种,外来鱼类5种。鱼类种类数分布总体上呈现随着海拔上升而逐渐减少的分布趋势。优势种为怒江裂腹鱼(Schizothorax nukiangensis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和热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thermalis),3种鱼类共占调查鱼类总生物量的96.28%,占生物总数的91.25%。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范围分别为0.369~0.908、0.222~0.496、0.317~0.754和0.405~0.692,怒江西藏段鱼类群落多样性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生态类型上分为底栖缓流型、底栖间隙型、急流吸附型及静水中层型4类,摄食类型基本上都为杂食性。下游察瓦龙乡与那曲大坝上游的鱼类物种组成相似性指数(11.76%)最低,支流左贡玉曲河与比如大坝下游的鱼类物种组成相似性指数(70.00%)最高。流域总体上处于中度干扰状态,上游大坝之间的河段及支流玉曲河处于较为严重的干扰状态。为了保护怒江西藏段鱼类多样性,降低区域内干扰,建议在玉曲河支流设立保护区,同时加强流域渔政管理,规范放生行为,做好流域开发的生态保护修复与预案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