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三角帆蚌消化系统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2
三角帆蚌消化系统扫描电镜观察欧阳珊,吴小平,邓宗觉,刘月英(南昌大学,330047)(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三角帆蚌,消化系统,扫描电镜SEMOBSERVATIONONTHEDIGESTIVESYSTEMOFHYRIOPSISCU...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卫星的胭脂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人工放流监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3个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了我国重庆、江西永丰、江西新干三个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繁殖基地子一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位点均呈现多态性,等位基因数目为8~17个,多态信息含量为0.35~0.84, 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61~1.64,观测杂合度为0.1081~0.8255,期望杂合度为0.3846~0.8568, Hard-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7189~0.0725,表明三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从群体间的遗传结构看,三个养殖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其中江西新干胭脂鱼养殖群体内具有显著的遗传分化。野外采自赣江的5尾胭脂鱼的遗传结构分析推断其可能来自永丰和新干胭脂鱼繁殖基地的子一代个体,其结果对胭脂鱼的人工放流监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6.
研究了亲鳝在不同培育模式下的产卵时间、产卵量及幼苗生长速度。结果表明,3月下旬网箱高密度培育的亲鳝未见产卵;3月下旬、7月上旬和7月下旬低密度分养的亲鳝产卵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高峰期分别在6月份、8月上旬和8月下旬;产卵率分别为53.5%、54.1%和24.5%;平均每组出苗数分别为45.1尾、69.4尾和60.7尾。到10月上、中旬为止,5—7月产卵孵出的幼苗(8~14cm)的体长明显大于7~9月产卵孵出的幼苗(6-9cm),但幼苗的整齐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对赣江鱼类早期资源的调查,可为赣江鱼类资源保护以及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5-7月,在赣江丰城段使用圆锥网采集鱼卵和弶网采集仔鱼,对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产卵规模和产卵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11215粒,仔鱼12645尾,隶属于4目、8科、36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24种.估算调查期间通过丰城段卵苗径流量为66.66×10^8粒(尾),其中鱼卵径流量63.84×10^8 粒,鱼苗径流量2.82×10^8 尾;“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为0.11×10^8 粒(尾),其中鱼卵径流量0.07×10^8 粒,鱼苗径流量0.04×10^8 尾.调查期间出现3次产卵高峰,集中在6 月上、中旬.各类群鱼卵数量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动态,银鮈(Squalidusargentatus)产卵高峰期主要出现在5月,银鲴(Xenocyprisargentea)、鳊(Parabramispekinensis)、赤眼鳟(Squaliobarbuscurriculus)以及“四大家鱼”则主要出现在6月.研究表明,峡江水利枢纽运行后,邻近峡江水利枢纽的巴邱“四大家鱼”产卵场消失,但其下游的仁和、新干产卵场保存较完整,在离坝较远的大洋洲镇江段新调查到一处“四大家鱼”产卵场.建议开展生态调度及增殖放流活动,以保护赣江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