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研究材料,采用滤纸片法、显微观察和电镜分析等方法探索12种源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蓝蛋白化学合成肽段的抗黑曲霉活性。结果发现,6种合成肽段(B2、B10、B13、B14、S7和S9)在80μg/mL时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黑曲霉的生长,抑制率为30%~100%,其中,S7和B10抑制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用B10分析其对黑曲霉孢子数目和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B10不仅可以明显延迟黑曲霉孢子的生长,而且还可以显著抑制孢子囊的发育。由此推测,对虾血蓝蛋白可能可以降解产生具有抗黑曲霉活性的功能性肽段,这对进一步阐明对虾血蓝蛋白功能性降解肽段的免疫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HE染色及石蜡切片的扫描电镜观察方法,描述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蜕皮间期(C期,intermolt stage)及新旧表皮更替变化剧烈的蜕皮前晚期(D4期,late premolt stage)和蜕皮后期(postmolt stage)A-B期头胸甲外骨骼的形态结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日本沼虾外骨骼分为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三层,D4期出现新的上表皮和外表皮,B期出现新内表皮,外表皮强嗜碱性而内表皮弱嗜酸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期头胸甲内、外表皮均为几丁质-蛋白质纤维构成的平行板层结构且板层内有发达的孔道系统(pore canals,pc),但内外表皮板层间排列紧密程度不同,外表皮板层切面边缘较整齐,结构致密,板层内pc大小均一、近似圆形,内表皮板层切面边缘粗糙,结构较疏松,板层内pc大小不等、多为梭形。在蜕皮前后,新外表皮结构变化显著,与C期相比,D4期新外表皮超微结构与旧内表皮结构相似,而在A期,外表皮超微结构由疏松变为致密,这可能与蜕皮后表皮的钙化相关。本研究旨为阐明沼虾的蜕皮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4次/d组达到最高(P<0.05);饲料利用效率4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与其它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在4次/d时达到最高(P<0.05)。试验表明:黄鳝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4次是黄鳝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5.
2009年3、6、9和12月在胶州湾大沽河河口潮滩采集均长25cm的沉积物柱状样,利用室内培养法,培养柱状样72h。该时间段内的营养盐在水—沉积物界面的平均迁移速度视为营养盐的扩散通量。在培养中,上覆水的盐度,分别被调整到17、22和28。不同盐度水平下,氨氮和磷酸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通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在所测试的盐度范围内,氨氮的扩散通量与盐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而盐度对磷酸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具有显著的影响。在6月和9月,所有测试站位中均表现为盐度增加,磷酸盐的扩散速度下降。大沽河径流的衰减会抑制磷酸盐自沉积物向水体释放,从而导致初级生产磷的供应不足。因此,大沽河径流的降低是大沽河潮滩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7.
采用试验围隔模拟湖泊富营养化过程,选取磷的不同动态变化,研究其动态输入模式对附草螺类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量相同时,中短期内低频次的磷输入比高频次的磷输入对螺类生物量的影响更显著,而长期条件下高低频次的磷输入对螺类生物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营养的添加显著促进螺类生物量(密度和丰度)的增长。试验系统中附植藻类的生物量与螺类的生物量成显著负相关(P〈0.05),沉水植物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与螺类(Radix)生物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表明螺类是螺类-附着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胶州湾大沽河河口潮滩贝类底播养殖区生态功能退化的原因,2009年2月、5月、8月和11月,在该潮滩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并评价表层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2月,非底播潮滩、底播潮滩和河道的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是7.35%、6.00%和4.12%;5月,上述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90%、6.67%和3.29%;8月,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6%、5.69%和3.7l%;11月,表层沉积物物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8%、4.20%和4.94%.贝类养殖潮滩表层沉积物的环境质量在5月为三类水平,在2月、8月和11月属二类;非养殖潮滩在2月属三类水平,在5月、8月和11月属一类;河道在2月、11月属二类水平,在5月、8月属一类.因此,潮滩底播养殖区生态功能退化源于表层沉积物中过多有机物质的积聚,在2月,贝类食物短缺也是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