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湾扇贝自交家系的建立和自交效应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以1992年12月从加拿大引种到中国、以群体交配的方式在中国繁养了7代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为材料,随机选取15个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分为A、B、C3组,分别通过自体受精建立15个自交家系,每组设各自混群对照。结果表明,海湾扇贝自体交配家系的受精率较高,并与对照组相近;但孵化率变化较大,15个自交系的孵化率变化范围为1.35%~68.23%,平均为31.44%。自交家系F。面盘幼虫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附着变态时间也迟于对照。在15个自交家系中有14个获得成体子代,共1311个个体,但各家系间差异很大,从13个到186个不等。自交家系子代个体可以发育到性成熟并可繁殖F2,证明通过自交培育海湾扇贝家系在技术上可行。方差分析表明,除A组自交家系体重与其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绝大多数自交家系和对照组相比,在壳长、壳高和体重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本研究还表明,海湾扇贝的自交可导致自交衰退,表现为发育迟缓和个体小型化。在面盘幼虫阶段自交衰退率为25.9%,成体阶段平均为12.7%。 相似文献
2.
3.
4.
5.
化学物质对不同发育天数海湾扇贝幼虫变态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受精后第10天起,定期取一定量海湾扇贝幼虫,分别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KCl、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L-DOPA、5-羟色胺、GABA、茶碱和咖啡因等8种诱导物中,处理时间为8h。实验后第14天取出幼虫观察显示,这8种诱导物对不同发育天数海湾扇贝幼虫的变态有着不同的诱导作用。13.42×10-3和20.13×10-3mol/L的KCl对第12天幼虫的变态有抑制作用,变态提高率为负值;当幼虫发育至第13和14天时,上述两浓度的KCl能够明显诱导幼虫变态,变态率均提高20%以上,而对于第16天的幼虫诱导作用有所减弱,变态提高率有所降低;26.85×10-3mol/L的KCl对第12和13天幼虫的变态均有抑制作用,变态提高率为负值,对第14和16天幼虫的变态却有明显持续的诱导作用,变态率分别提高22.98%和37.5%。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L-DOPA、5-羟色胺和GABA的诱导作用规律基本相似,即对第13天海湾扇贝幼虫的变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变态提高率均为负值,而对第14天幼虫的诱导作用较显著。茶碱和咖啡因作为影响细胞内cAMP的物质,其诱导作用规律与神经递质有所不同,对第13天海湾扇贝幼虫变态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7.
8.
四十里湾栉孔扇贝的生长余力和C、N、P元素收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物沉积法在四十里湾养殖海区现场对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的生长余力和C、N、P元素收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四十里湾不同海区生长余力SSFG差别很大。Ⅰ龄栉孔扇贝SSFG为 - 0 .74~ 2 4 .0 8J/ (ind·h) ,SSFG与饵料浓度CPOM 呈正相关关系。SSFG负值的出现主要与低饵料浓度有关。C、N、P的生长余力 (SSFG C、SSFG N、SSFG P)分别与CPOC、CPON和CPP呈正相关关系。在N的生长余力SSFG N计算中 ,如果仅考虑NH4 N排泄 ,而不考虑其他形态N的排泄 ,就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偏差 ,偏差范围为 11%~ 36 % ,SSFG N越低 ,产生的偏差就越大。在饵料不足、扇贝生长受到限制的环境下计算SSFG N时 ,必须考虑其他形态N的排泄。在栉孔扇贝浅海养殖中 ,养殖密度和规模过大显然会影响扇贝本身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10.
烟台四十里湾养殖海区影响栉孔扇贝肥满度和生长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6月~1998年5月用现场方法测定了烟台四十里湾海区栉孔扇贝Chlamys(Azumapecten)farreri肥满度和生长率与TPM(总颗粒物质)和POM(颗粒有机物)现存量、饵料质量(POM/TPM,Q)、栉孔扇贝同化率(AE)和同化量(AR)的关系。结果表明:(1)TPM对软体部干重的瞬时生长率IGR-并没有影响,而对于干贝指数IA、干内脏指数IV以及壳高的瞬时生长率IGR1却有明显的影响,其中,IA和IV与TPM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IA=5.2149(TPM)0.2478,IV=5.262(TPM)0.4405,而IGR1与TPM呈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IGR1=6.0756(TPM)-2.436;(2)POM对于栉孔扇贝所有的肥满度指标和瞬时生长率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并且都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IA=6.1278(POM)0.2749,IV=7.1837(POM)0.6086,IGR1=0.1160(POM)1.8586,IGR2=0.1708(POM)2.4994;(3)Q对IV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对于IA以及所有瞬时生长率指标都有明显的影响,回归方程分别为IA=8.2881(Q)0.3211,IGR1=1.8428(Q)1.7807,IGR2=6.4216(Q)2.0404;(4)AE只对IA和IGR1有显著影响,回归方程分别为IA=20.7280(AE)-0.3137,IGR1=0.0068(AE)1.1193,AE对于IV和IGR2并没有明显影响;(5)AR对于栉孔扇贝的肥满度和瞬时生长率指标都有显著影响,并且都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IA=7.0289(AR)0.2052,IV=9.1800(AR)0.2868,IGR1=0.5357(AR)1.0351,IGR2=1.5236(AR)1.038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