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不同外源激素浓度对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通过不同外源激素浓度对其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组合的扦插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处理插穗生根性状影响较大,其中分枝数、一级根根数、二级根根数和根长变异程度较大,达70%以上。经因子分析提取出2个特征根1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9.109%。综合得分来看,经500mg·L~(-1)的ABT1综合得分最高,插穗根系最多;经800mg·L~(-1)激素处理的插穗次之,生根率与苗高最高;对照(CK)生根性状各项指标均为最低。在生产推广过程中应根据育苗需求有选择性的配置激素浓度。 相似文献
4.
5.
6.
7.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西伯利亚花楸(Sorbus sibirica)、天山花楸(Sorbus tianschanica)与欧洲荚蒾(Viburnum opulus)3个观赏树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设-15(对照)、-20、-25、-30、-35和-40℃等6个低温处理,分别测定了这3个树种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REC)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西伯利亚花楸SS含量峰值出现在-40℃处理,出现较晚,抗寒性较强;在-40℃处理中西伯利亚花楸与欧洲荚蒾SP含量分别高于对照11%和27%;3个树种Pro高值均出现在-40℃处理中,其中最高为西伯利亚花楸,为0.016%,其次为欧洲荚蒾(0.013%)和天山花楸(0.010%);天山花楸-40℃处理枝条的MDA含量较高,为0.089μmol·g-1,说明其受低温伤害程度较重;-40℃处理西伯利亚花楸REC最低,其次为天山花楸;在-40℃处理中3个树种SOD、... 相似文献
8.
9.
10.
密叶杨×胡杨杂交种选育及抗盐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密叶杨(Polulus talassica Kom.)×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授粉杂交选育,选育出生长快、抗性强、无性繁殖能力高的优良杂交树种.[方法]采集密叶杨、胡杨枝条,在室内经水培,开花后采集花粉进行人工杂交.[结果]经授粉杂交获得杂交种子,种粒形状呈卵圆形和长圆形.对杂交种子分别播种育苗后,观察到卵圆形种子实生苗表现出父母本共同形态特征(中间型F_1代),长圆形种子实生苗表现出母本密叶杨型形态特征(极端型F_1代).对两种F_1代苗木进行耐盐试验,表现出密×胡的F_1代耐盐性较母本明显提高,无性繁殖能力较父本明显提高,F_1代年生长量均超过父本和母本.[结论]经20余年的胡杨杂交、良种选育、对比试验研究及良种推广,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