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高温时,养殖水体水华现象频繁发生,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常见水生植物释放的活性物质在低浓度下可以起到抑藻作用,对藻类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实验室静态模拟方法,取养殖池塘暴发蓝藻水华的水体,与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及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进行共培养,研究这2种沉水植物对养殖水华水体营养水平、藻类生长、藻类结构及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可显著降低水华水体氮、磷等营养水平(P<0.05);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可有效抑制水华蓝藻(Cyanobacteria)生长,尤其对颤藻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效果显著(P<0.05),且篦齿眼子菜对水华蓝藻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实验结束时,篦齿眼子菜培养组藻密度下降93.6%,生物量下降98.9%,叶绿素a含量下降60.5%;金鱼藻培养组藻密度下降72.5%,生物量下降86.8%,叶绿素a含量下降54.3%;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的存在可促进养殖水体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增加,且金鱼藻提高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效果更显著。金鱼藻培养组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升高98.4%,篦齿眼子菜培养组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升高50.3%。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生态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发育阶段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身体大小和对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溶液的反应,在室温为(25±2)℃条件下,戈斯纳37、38~39、40~41、42~43、44~45和46期蝌蚪被取样,测定了体重、体长、尾长、体全长和重长比,以及注射PHA-P溶液前(0 h)和注射后3,6,9和12 h被注射部位皮肤组织的增厚程度的变化。不同发育阶段蝌蚪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体长、尾长和体全长均随发育进程推进而缩短(P<0.05),但重长比在登陆前后明显增大(P<0.05)。登陆前(37~43期)蝌蚪对PHA-P的反应的峰值出现于注射后3 h(P<0.05),登陆后(44~45期和46期)出现于注射后6 h(P<0.05),但不同发育阶段的最大PHA-P反应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黑斑侧褶蛙登陆后尾部萎缩,重长比明显增加,这些特征有利于提高其对陆生环境的适应性,但对PHA-P的反应的峰值被延迟,这可能是造成蝌蚪登陆后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对临床常见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敏感性及rmt B耐药基因流行情况,试验对从1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237份猪肛门拭子进行菌株分离与鉴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分离得到的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通过PCR方法检测rmt B耐药基因流行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分离培养得到230株大肠杆菌,经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析符合大肠杆菌特征;分离菌株对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61.3%(141/230),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22.2%(51/230),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6.1%(129/230)和42.6%(98/230);PCR检测显示,有36株大肠杆菌携带rmt B耐药基因,检出率为15.7%(36/230)。说明闽西地区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较为严重,rmt B基因在菌群中流行较广。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升温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变态时长、形态表型和血液参数的影响,在水温为21、23、25和27℃条件下,测定了从37期蝌蚪发育至46期变态完成期时的变态时长、身体大小、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及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的比值)的变化。结果显示,21 ℃组和23 ℃组的变态时长显著长于25 ℃组和27 ℃组(P < 0.05);体重、体长以及体重与体长的比值都在21 ℃组最高,25 ℃组最低,但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 > 0.05)。水温对血液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以及N/L的比值均无明显影响(P > 0.05)。升温可加速黑斑侧褶蛙蝌蚪的变态过程,但不影响各型白细胞所代表的天然免疫能力和应激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抗寒种质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左山–1’叶片组织为试材,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酵母均一化cDNA文库,库容量为1.36×107 cfu·mL-1,外源基因插入片段均大于1 kb,重组率为100%,符合后续试验要求。以VaMYB4a113-252C端调控区段为诱饵,经酵母双杂交筛选获得17个候选互作蛋白,选取2个与非生物胁迫应答密切相关的候选互作蛋白分别在酵母、拟南芥原生质体中进行互作验证,发现锌指类转录因子VaCOL4、VaCOL5均与VaMYB4a全长及VaMYB4a113-252存在互作关系。经系统进化与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推测葡萄COL基因家族中VaCOL2与VaMYB4a具有潜在互作关系,进而通过BiFC验证表明,VaCOL2与VaMYB4发生蛋白互作;顺式作用元件预测表明VvCOL2、VvCOL4与VvCOL5启动子区包含多个激素及逆境应答相关元件,其中VvCOL2包括多个低温响应元件(LTRE);低温胁迫下,VaMYB4a、VaCOL4与VaCOL5...  相似文献   
6.
7.
<正>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红莲型杂交水稻现场观摩和产业化国际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科研团队培育的红莲型中稻新品种"珞优8号",不久前通过农业部验收、评审,并被确认为湖北首个、全国第三批示范推广的"超级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从‘嘎拉’苹果中克隆了一个NAC转录因子基因MdNAC143(序列号:MDP0000334047),其开放阅读框为924 bp,编码30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量为35.59 k D,等电点为6.32。结构域分析表明,MdNAC143蛋白N端含有保守的NAC结构域。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MdNAC143的全长及C端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dNAC143在苹果的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和花中表达相对较高;MdNAC143的表达明显受盐胁迫的诱导。将MdNAC143遗传转化‘王林’苹果愈伤组织,进行抗盐表型鉴定后发现,MdNAC143在愈伤组织中过量表达后能明显提高对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玉米苗期叶片在田间和室内条件下NSC日变化特征,分析自然条件下光照和温度变化与光合碳同化产物间的关联性,对室外水培条件下玉米苗期根系蔗糖、总可溶性糖和淀粉日变化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叶片NSC累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特征,不同处理NSC峰值均出现在光照结束阶段;田间光温条件下淀粉和可溶性糖累积浓度均高于室内水培。光温变化对NSC积累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前一时间点的光照与后一时间点的淀粉和可溶性总糖之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R2=0.77;R2=0.90)。根系中可溶性糖浓度呈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淀粉则在141.9~161.9 mg/g DM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物对藻类的影响,为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常见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研磨液为培养液,对常见绿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卵囊藻(Oocystis sp.)开展室内模拟试验培养,通过绿藻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变化,了解新鲜菹草是否对普通小球藻和卵囊藻存在一定的化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菹草对普通小球藻和卵囊藻的生长均未呈现显著抑制效应;普通小球藻对菹草具有形态响应,一次性添加的菹草研磨液在试验初期显著促进普通小球藻群体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普通小球藻逐渐裂开转化为小群体或者是单细胞;试验结果还表明,菹草对卵囊藻形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