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3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鲶(怀头鲶♀×鲶鱼♂)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怀头鲶♀×鲶鱼♂杂交F1代和亲本的肌肉中蛋白质、脂肪、水份、氨基酸及其脂肪酸中EPA、DHA含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虽杂交鲶粗蛋白含量(17.28%)略高于亲本怀头鲶(16.78%)、鲶鱼(16.82%),但粗脂肪含量高于亲本平均含量的4.3倍。EPA、DHA含量也明显超过亲本。3种鱼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杂交鲶肌肉中的THR、VAL、MET、IYS、TRY及有鲜味的ASP、GLU、ALA的含量也较突出。  相似文献   
2.
<正> 本试验于1981年10月在黑龙江泰来县宏胜水库,结合“鲢鱼自然早产试验”进行的。注射器械采用上海产的医用“皮下无针注射器”。注射液是由阿利新兰生物染色剂配制的,其可以和蛋白质较牢固结合,使组织产生蓝色。根据“早产”试验要求,共注射标志31  相似文献   
3.
曲维良  潘伟志 《水产学报》1985,9(2):143-153
本文对黑龙江省湖泊、水库等水域成熟白鲢卵巢进行了解剖学、组织学观察。对卵巢的色泽和不同时相卵细胞的组织演变和数量的关系作了叙述。着重讨论了在高寒地区白鲢卵巢发育的特点:即第4时相退化卵的滤泡细胞膜不论在秋、冬两季或在春季均呈扁平,没有吞噬卵黄的现象。退化卵一直延迟到翌年5月中旬才开始吸收,于此同时,正是第3时相卵细胞迅速发育阶段,退化卵的吸收和新一代卵细胞的成长两者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所以卵巢成熟系数在周期变化中,它的波动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黑龙江水系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心、肝、肾、眼、肌肉和性腺共6种组织进行了9种同工酶(ADH、EST、G6PDH、GDH、IDH、LDH、MDH、POD、SOD)的分析。结果表明,乌苏里拟鲿EST、GDH、IDH、POD同工酶谱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共记录19个基因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数P=21.05%,种群遗传偏离指数d=-1,该乌苏里拟鲿种群内部杂合子缺失较严重,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捕自黑龙江水域的怀头鲶为母本,鲶鱼为父本,应用自制催产药物DOS与LRH-A2、HCG进行人工催产,使催产率、受精率分别达到92%和88%。20-21.5℃水温条件下43h孵化出苗,孵化率75%。出膜仔鱼体长3.93mm,7.83mm下塘,池塘培育8天达到34.08mm,培育成活率50%。  相似文献   
6.
全人工饲料培育施氏鲟苗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施氏鲟的开食率和苗种成活率,在流水条件下,选取刚孵化出膜、体质健壮的施氏鲟仔鱼1000尾,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强化开口试验,观察其摄食习性、生长与形态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16~25℃水温条件下,经100d饲养,平均全长达28.3cm,平均体重达69.7g,并获得了的86.7%开口成活率和73.4%的最终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形态学和组织连续切片技术,对杂交鲇及亲本怀头鲇和鲇胚后生长及卵黄的吸引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相同条件下上述鲇鱼生长速度有明显不同,其中,怀头鲇的生长速度较鲇鱼快,而杂交鲇介于二者之间;(2)仔鱼对卵黄的日净消耗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膜后第1天,体长最大增长率出现在出膜后的第2天;(3)仔鱼出膜后第3天,卵黄全部吸引;(4)卵黄囊依照先卵黄球、后脂肪的顺序被吸收,三种鲇鱼卵黄吸收方式有所不同。其中,怀头鲇和杂交鲇卵黄吸收是由内向外,而鲇采用的是由外向内的吸收方式。  相似文献   
8.
鲶鱼Parasilusotus(Linnaeus)作为水产养殖一新品种,目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主要原因,鲶鱼在市场很受欢迎,价值也较高,另外池塘养殖水域中野生杂鱼滋生量较大,严重地破坏水体环境,影响鱼产量和增加养鱼成本,如果在成鱼池中套养一定数量的鲶鱼,就能基本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又能多增收有经济价值的鲶鱼,提高经济  相似文献   
9.
利用形态学和组织连续切片技术,对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鲇(Silurus asotus)及其杂交F1的肝、胰脏胚后发育和卵黄吸收方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3种鲇出膜后约2天在心脏后方有一肝细胞团,3天后肝细胞团逐步增大,4天后肝分叶.以后随着各种鲇生长速度不同肝、胰脏发育程度也不同.3种鲇的胰脏均为紧凑型,卵黄囊依照先卵黄球、后脂肪的顺序被吸收,3种鲇只有怀头鲇和杂交F1代卵黄吸收方式相同.出膜后4天,各鲇的卵黄均被全部吸收,腹腔上部大部分空间为肝脏占有,同时腹腔内出现结构简单的胃及肠.研究还发现肝脏的发育与卵黄囊密切有关.[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460-465]  相似文献   
10.
对乌苏里拟鲿的繁殖生物学性状做了测定分析,在6月初时体长225-468mm的个体绝对怀卵数2684±1029粒,发现比自然繁殖期中的怀卵数量少,认为可能一些卵细胞增殖或发育尚未达到一定程度而影响怀卵数量.该鱼的卵子为橘黄色,卵径平均2mm,在水温15-17℃时,受精卵需要约96小时以上的胚胎发育,鱼苗出膜.人工繁殖分三个试验组HCG、LHRH-A+HCG和对照组,第一次注射均采用了DOS催熟,分别获得40%、85%、0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