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5 g·L~(-1)、5 g·L~(-1)、10 g·L~(-1)。36 d后,G3组中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为(0.21±0.03)%·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11±0.028)~(0.21±0.03)%·d-1,P0.01],而单养组的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仅为(0.063±0.022)%·d-1;G3组中披针形蜈蚣藻特定生长率为(0.96±0.20)%·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62±0.16)~(0.96±0.20)%·d-1,P0.01]。G3组生态系统对营养盐(NO_3~--N、NO_2~--N、NH_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38±1.40)%、(96.79±1.97)%、(98.38±2.06)%、(96.86±3.16)%,显著高于G2组(P0.05),而与G4和G5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当紫贻贝与披针形蜈蚣藻湿重比为1∶0.5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2.
不同条件下2-苯氧乙醇对扁吻鱼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麻醉剂2-苯氧乙醇浓度(50、100、200、400、600、800、1 000μL/L)、暴露时间(2、4、8、12、16、32 min)和溶解氧浓度(4、8、12、16、18、22 mg/L)作为参考指标,研究2-苯氧乙醇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幼鱼[(9. 91±0. 31) g]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麻醉时间与麻醉浓度呈负相关,复苏时间与麻醉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200μL/L,扁吻鱼幼鱼的呼吸频率在初期会下降,随后上升并维持在11次/10 s,当浓度≥400μL/L时,呼吸频率随着麻醉时间的增加下降,直至休克。当浓度为800和1 000μL/L时,幼鱼可在3 min内麻醉,并且在5 min内苏醒,因此,扁吻鱼幼鱼的最适麻醉浓度范围为800~1 000μL/L。在高浓度麻醉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幼鱼的复苏时间减短,当暴露32 min时,幼鱼仅(100. 51±10. 60) s就可以复苏(P 0. 05)。不同氧浓度下,幼鱼的复苏时间存在差异,其中12 mg/L最低只需(129. 00±36. 50) s,22 mg/L最高需(406. 33±53. 20) s,是12 mg/L的3. 15倍(P 0. 05)。  相似文献   
3.
<正>传染性套肠症是目前危害斑点叉尾鮰养殖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多发于春秋两季,呈流行性,具有传播广、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2018年春季首次在新疆暴发疫情。本文根据2018年春季昌吉市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2019年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对该病的病因、病症、防控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2019年5月、8月和11月,在上、中、下游共设5个采样点,采用单层刺网(网目1、2、3 cm,网长20、30、40 m)和地笼网(开口40 cm×40 cm,长8 m)调查新疆天山南麓中段塔里木河流域九大水系之一的渭干河(N 41°06′~42°42′,E 80°40′~84°10′)的鱼类资源状况.调查共采集鱼类1...  相似文献   
5.
6.
文章采用干法受精获取受精卵的方法,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胚胎发育和仔稚鱼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扁吻鱼卵为沉性卵,卵细胞呈青灰色、微黏性。该次孵化共获取成熟卵21.45×104粒,受精率88.95%,孵化率93.27%。扁吻鱼成熟卵卵径(2.46±0.13)mm,受精卵吸水后膨胀,卵径(3.42±0.15)mm。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和典型特征将其分为受精卵、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分化和孵化共8个阶段,整个胚胎发育耗时115.72 h,所需积温3765.42℃·h。初孵仔鱼全长(7.58±0.31)mm,从初孵到卵黄吸收完全历时9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3.63±0.68)%。仔鱼后期历时36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3.51±2.10)%。稚鱼期历时63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1.32±0.17)%,与仔鱼前期和仔鱼后期差异显著(P<0.05)。1年后幼鱼全长(15.71±0.89)cm,体质量(28.29±6.15)g,体色和体型接近成鱼。  相似文献   
7.
<正>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俗称"斑黄瓜鱼",是新疆土著鱼类,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水系以及伊犁河水系。斑重唇鱼是冷水杂食性鱼类,栖息于有沙砾的河流和山间支流。由于生长缓慢、过度捕捞以及人为破坏,斑重唇鱼的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II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8.
9.
为掌握坛紫菜叶状体生长与发育的最适光谱成分,实验以坛紫菜雌性叶状体为培养材料,探究了不同光质(白、蓝、绿、红光)的LED光源对叶状体营养生长、发育分化、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光合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复合型白光下培养25 d后,藻体的叶长和鲜重分别为单色光下的2.42~3.86倍和2.64~4.50倍,白光下叶状体生长速率最快,鲜重增加最多,而单色光限制了藻体的营养生长。与白光下培养相比,在红、绿光下培养,藻体的藻胆蛋白合成受到明显限制,藻红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44.1%和43.2%,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11.6%和12.5%。然而,在蓝光下培养的藻体,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较白光下分别增加了94.3%和16.2%,且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始终较高,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表现出对光源的长期适应。蓝、绿光在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发育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均能加快藻体梢部细胞的分化并提前进行单性生殖,而白光和红光在这一过程中的效应不明显。其中,蓝光能够促进单性生殖孢子萌发成正常的单性生殖丝状体,而绿光则会阻断这一发育途径,使单性生殖孢子萌发体的色素体暗淡、内含物中空,最终消亡。研究表明,单色光源限制了坛紫菜叶状体的营养生长,且会对叶状体的光合色素组分和Fv/Fm产生较明显的影响,但其中的蓝光可以诱导坛紫菜单性叶状体提前进行单性生殖。这也为进一步探讨坛紫菜叶状体的光适应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于2019—2020年对塔里木河上游5个干流的叶尔羌高原鳅群体进行生物学研究,发现体长(L)、体重(W)相关关系为W=0.072 6 L2.16,野外群体体长、体重分布范围分别为31.00~188.00 mm、0.42~163.30 g,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相对繁殖力为1 600~2 717粒·g-1,卵径在0.54~0.59 mm,性成熟系数为0.11%。在5个干流中,田河上游和叶尔羌河上游是叶尔羌高原鳅主要分布区域,喀什噶尔河和阿克苏河次之。叶尔羌高原鳅的食物有黄?、石蚕、虾、麦穗鱼、鳅、摇蚊幼虫、襀翅目、昆虫、植物种子,属于杂食性鱼类,偏肉食。2019年度流域内充赛度为0,占比达到50%,说明塔里木河流域野生环境下叶尔羌高原鳅食物来源处于匮乏状态,生活环境较为恶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