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小麦中bar基因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转基因小麦中bar基因检测假阳性率偏高的问题,采用不同环境下PCR检测、叶片Basta涂抹检测和转基因试纸检测3种方法对转bar基因小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无菌环境下进行PCR检测、利用适宜浓度的Basta进行叶片涂抹检测和转基因试纸检测均能准确进行bar基因检测。此外,本研究还讨论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不同情况下如何避免假阳性及假阴性植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工艺转光膜对日光温室环境及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以番茄品种金棚荣耀为试材,研究加入同种转光剂、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的消雾无滴转光膜的透光性、保温性及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多层共挤和内添加型棚膜相比,涂覆型棚膜的透光性及保温性均有所提高,明显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和果实番茄红素、VC含量。  相似文献   
3.
花椒籽饼熏蒸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GC-MS分析方法以及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离体触杀试验,研究了花椒籽饼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土壤生物熏蒸处理30d后,随花椒籽饼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p H值呈上升趋势,速效磷含量则下降;番茄定植30d后,随花椒籽饼施用量的增加,植株根结指数逐渐下降,株高、茎粗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浓度的花椒籽饼浸提液均对根结线虫虫卵孵化产生抑制作用,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GC-MS分析结果表明,花椒籽饼中含有2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具有杀线作用的D-柠檬烯和芳樟醇两种物质之和占总成分的13.53%;不同浓度的D-柠檬烯和芳樟醇均能够有效抑制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活性,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综上,适量施用花椒籽饼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番茄植株生长,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根结线虫的发生,其杀线机理主要归因于花椒籽饼中含有丰富的D-柠檬烯和芳樟醇。  相似文献   
4.
小麦DH群体氨基酸含量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小麦营养品质改良提供依据,以花培3号/豫麦57构建的小麦DH群体的168个株系为材料,利用该群体两年的表型数据,对小麦籽粒所含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组成不平衡,谷氨酸在籽粒总氨基酸中所占比例最高,达25.81%;亮氨酸和脯氨酸次之;赖氨酸和组氨酸在籽粒总氨基酸中所占比例最低,仅2.27%和2.10%。所有氨基酸含量在两个年份中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大于7%),半胱氨酸含量在两个环境中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为23.16%;天冬氨酸含量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为7.62%。除赖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在两个年份中均不存在相关性外,其余氨基酸含量之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多数氨基酸含量在两个年份中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同时两年数据略有差异,说明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受气候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测墒补灌节水条件下实现小麦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的最优施氮量,以小麦品种烟农1212为材料,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条件下,设置0、120、180和240 kg·hm-2施氮量处理(分别用N0、N1、N2和N3代表),分析施氮量对测墒补灌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2处理下小麦花后7~28 d旗叶光合性能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但施氮量增至N3时光合性能无显著变化。N2处理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量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但与N3处理无显著差异。成熟期N2处理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N0和N1处理分别高5.00和2.86个百分点。N2处理的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和活跃灌浆期长,最大灌浆速率下粒重高,籽粒产量较N0和N1处理分别高41.01%和22.44%,且氮肥农学效率最高,氮肥偏生产力较高。综合考虑,180 kg·hm-2施氮量为测墒补灌节水条件下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6.
株行距配置对宽幅播种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宽幅播种高产栽培下冬小麦产量形成调控的生理基础,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泰山28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150×104、225×104和300×104株·hm-2),副区为播种行距(25、20和15 cm),研究了不同株行距配置下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产量亦较低;在种植密度225×104株·hm-2配置20或25 cm行距和种植密度300×104株·hm-2配置25 cm行距时,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在种植密度225万株·hm-2和行距20 cm处理下,小麦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的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量、开花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泰山28在种植密度225×104株·hm-2配置20或25 cm行距和种植密度300×104株·hm-2配置25 cm行距下均可实现三者的协调,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是实现宽幅播种高产栽培小麦高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新型肥料的施用方案在苹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筛选有利于苹果高产高质的新型肥料种类。研究5种新型肥料的施用方案对苹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应用效果,并结合其氮素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对农民传统施肥处理,新型肥料各套餐处理节肥效果显著。每公顷节肥156~432 kg,其中每公顷节氮24~180 kg,减少了氮肥用量4.2%~31.3%。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苹果叶片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与叶片氮含量,其中以T3处理水平最高。T3处理下果实的单果重与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相对农民传统施肥处理增产16.27%。T3与T4处理的果实品质显著高于其它施肥处理。T3、T4和T5处理的氮效率较高,分别为73.6、73和75.6,是农民传统施肥的1.44、1.43和1.48倍。综上所述。T3施肥处理(秋季基肥为蓝力士16-8-16 硫基,每株1.5 kg;套袋前追肥为螯合肥16-7-18硫基,每株0.5 kg;膨果期追肥为螯合肥15-5-25硫基,每株0.5 kg,两次分施)显著促进了苹果的叶片生长与氮素高效利用,对产量的提高与品质的形成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津优35’黄瓜为试材,无色膜覆盖为对照(CK),研究不同颜色棚膜对夏秋季黄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膜处理的黄瓜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体积分数(Ci)与CK差异不显著,蒸腾速率(Tr)明显高于CK;红色、蓝色和绿色膜处理的Pn和Gs均显著低于CK,Ci和Tr低于CK或与CK差异不显著。红、紫色膜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CK差异不显著,蓝、绿膜处理的明显高于CK。红色和紫色膜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等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而蓝色和绿色膜处理的明显小于CK;黄瓜产量以无色和紫色膜处理的最高。红膜处理可促进黄瓜糖的合成与积累,而蓝膜处理可提高其蛋白质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腐植酸施用量对不同筋度小麦品种生长特性、产量与籽粒品质的影响,以中筋小麦品种山农38、中强筋小麦品种山农47及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为供试材料,设置0、75、150、300、600 kg·hm-2共5个腐殖酸处理(分别用F0、F1、F2、F3、F4表示),分析了不同基施腐植酸施用量对不同筋度小麦品种生长特性、产量与籽粒品质相关指标的效应。结果表明:(1)施用腐植酸能够显著提高供试小麦品种的株高、穗长、产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稳定时间,增加小麦旗叶的SPAD值,对小麦的成穗率、千粒重、籽粒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及直/支比没有显著影响。(2)施用腐植酸能够显著增加中筋小麦品种山农38的最大分蘖数、有效穗数、籽粒硬度、形成时间;显著提高中强筋小麦品种山农47的有效穗数;显著提高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的穗粒数、籽粒蛋白质含量。腐植酸对不同筋度小麦品种生长特性、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从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中筛选出耐盐种质,对来自墨西哥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141份人工六倍体小麦材料,采用水培法,在小麦芽期和苗期进行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0、100、150和200 mmol·L-1),筛选适合耐盐性鉴定的盐胁迫浓度,并通过表型及生理指标测定、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系统聚类等方法对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对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多数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系干重和鲜重及根冠比受盐胁迫影响较大,对盐胁迫敏感性较强。100 mmol·L-1NaCl为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耐盐性筛选的理想鉴定浓度。通过系统聚类将141份材料划分为四类,其中高耐盐材料17份(占12.06%),耐盐材料61份(占  43.26%),中度耐盐材料48份(占34.04%),盐敏感材料15份(占10.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