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陕西省关中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青枯病(茎腐病)是世界性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国内有发展和加重的趋势,并成为抗病育种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2.
1992~1993在陕西省汉中、宝鸡、咸阳、安康、商洛、榆林等地区的25个县、62个乡调查玉米穗粒腐病,并采集病穗标样570份。霉坏籽粒占果穗面积1/3以上、发病严重的果穗占35.61%。对病穗标样分离鉴定结果,按出现频次计:Fusarium moniliforme占42.58%,F.graminearum 20.34%,依次还有Rhizopus nigricans(13.59%)、Penicillium sp(7.95%)、Trichothecium roseum(4.21%)、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2.37%)、Olpitrichumofricanum(1.91%)、F.brachygibbosum(1.15%)、Acremoniella verrucosa(1.07%)、Bipolariszeicola(0.92%)等。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出现频次占优势,是陕西省玉米穗粒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区高粱丝黑穗病菌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做好抗二化螟水稻的鉴定工作,作者于近年探索了二化螟饲养及大量保存技术。结果表明:在大田自然感虫条件下抗性表现在3级以上的品种,需进行室内、室外多次重复的人工接虫鉴定才能肯定抗性。这就需要积累大量的虫源。作者采取的办法是天然饲料饲养幼虫加上低温保卵、幼虫和蛹。研究表明:前、后期卵均比中期卵耐低温。  相似文献   
4.
禾谷镰刀菌浅盘培养产生无性及有性子实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青枯病(茎腐病),其主要致病菌之一——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在PSA人工培养过程中极不易产生孢子。作者采用浅盘培养方法综合产生无性及有性子实体,生产量大,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主要技术要点是:PSA斜面菌种转接在麦粒或高梁粒培养基上,25℃扩繁培养6~7天,至基物长满菌丝,后平铺于白磁盘内(即浅盘培养),给予一定光源的照射处理,并经常喷水,保持一定湿度。经48~72小时即可丰产分生孢子及有性子实体,环境适宜温度18~25℃。  相似文献   
5.
玉米穗粒腐病接种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穗粒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为接种菌源,采用4种接种方法进行比较,以针刺果穗较深处(籽粒与穗轴间)发病最重,花丝喷雾法发病最轻;接种时期以玉米乳熟期接种为好;接种浓度10×40倍下每视野60个分生孢子;接种量以每果穗接种2.5ml孢子悬浮液发病最重。同时规范了病情分级标准及品种抗、感程度划分标准。采用规范程序,对63份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6.
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与遗传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玉米丝黑穗病(Sphaoelotheca reliana Var.zeae)是春玉米地区的重要病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病害严重发展,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实践证明,贯彻以抗病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防治此病的有效途径。研究品种抗病性与遗传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基础。本文报道我们于1976—1982年期间关于上述问题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1978~1980年研究了应用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粗提液快速测定T型细胞质玉米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Olpitrichum africanum (Saccas)Zhang et Li com. nov.的寄生性研究结果表明:(1)O.africamm是一种接触性活体营养菌生真菌,它产生球形或指形的吸收细胞从寄主真菌上取得营养;(2)O.africanum的寄主范围较广,能在镰刀菌属、链格孢属和芽枝霉属的17种真菌上寄生;(3)O.africaunm不能生长在缺乏寄主的GYA培养基上,当在GYA培养基上加寄生菌的菌丝提取液时,可以在GYA培养基上获得它的纯培养;(4)O.africanum对营养的要求较特殊,它仅在酵母浸汁和葡萄糖或果糖为氮源和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相似文献   
9.
玉米丝黑穗病早期特异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 var.zeae是系统侵染性病害。典型症状在雌、雄穗抽出后呈现。拔除病株是防治丝黑穗病的一项有效措施。但后期拔除却不能挽回当年损失,拔除过程中有遗漏病株、病穗,仍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探索早期症状表现规律及识别方法,争取对病苗、病株早认、早拔,在防治上有一定意义。我们于1976—1978年进行了初步观察。试验在人工  相似文献   
10.
玉米穗粒腐病的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在陕西省25个县调查玉米穗粒腐病,采集病穗标样570份。霉坏籽粒达到果穗面积1/3以上的发病严重果穗占35.61%。分离得到1308个菌株,鉴定为17个种,分属14个属,其中串珠镰刀菌出现频率最高,占42.58%,其次为禾谷镰刀菌,占20.34%。对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等10种主要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试,平均病级1.14~2.41,病情指数22.9~48.4。串珠镰刀菌是玉米穗粒腐病的优势病原菌,禾谷镰刀菌为次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