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拔梯度对橡胶树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拔梯度对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理特性和胶乳产量的影响,对4个海拔水平(A1,650~750m;A2,750~850 m;A3,850~950 m;A4,>1 000 m)的2个橡胶树品种(GT1和RRIM600)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养分呈低-高-低的规律。海拔梯度对橡胶树生理生态特性和胶乳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2个橡胶树品种的Chl含量呈下降趋势,MDA和MP呈上升趋势,而非酶保护物质(SS、Suc、Pro和SP)系统和抗氧化酶(CAT、SOD和POD)系统相互协同发生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8个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得出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矩阵,最终提取前3个主成分(POD、SS和Pro)对不同海拔下橡胶树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经计算,2个品种在各海拔下综合得分(Q值)高低顺序为:GT1-A3>RRIM600-A3>RRIM600-A2>GT1-A2>RRIM600-A4>GT1-A4 RRIM600-A1>GT1-A1。此研究结果验证了云南热区山地植胶海拔上限为950 m的合理性,而超高海拔(>1 000 m)的确不适合植胶。  相似文献   
2.
空气湿度对澳洲坚果开花座果和果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期的澳洲坚果植株随着空气湿度的降低,其花粉育性降低、座果率及光合产物(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下降、幼果生长速度减慢。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湿度的降低导致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干物质积累少,生物产量降低,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生长速度慢,造成花期不遇、授粉受精不良、座果率低,最后造成产量降低。不同品种受空气湿度胁迫的影响程度不同,品种的内部生理特性、花粉育性以及产量都存在差异。澳洲坚果生长的适宜空气湿度为日平均空气湿度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不同遮荫度下土沉香幼苗的生理特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光强(100%、50%、25%和5%自然光)下适应生长1年后的4个土沉香种源幼苗为研究对象,对于季和雨季时幼苗叶片进行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4个土沉香种源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蔗糖(Suc)含量、叶绿素(Chl)含量、叶绿素a/b(Chla/b)、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质膜相对透性(RMP)在不同光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了雨季时4个土沉香种源的Pro下降幅度偏大外,SS、Suc、Chl和RMP在干季与雨季时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且变化幅度不大;各种源的Pro、SS和Suc均随着光强的减弱而下降,而其RMP和Chl呈升高趋势,但光强降至5%时,Chl明显降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7个与土沉香幼苗各遮荫度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即SP、SS、Suc、Pro、Chl、RMP和MDA.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干季与雨季时4个土沉香种源在不同遮荫度下测定的8个生理生化指标计算平均隶属度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云南种在全光强下(100%)生长良好,而大黄、大白和小白在中光环境(50%)下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西双版纳季节性干旱对‘东试早’柚开花结果的影响,以10 年生‘东试早’柚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连续2 年开展黑地膜覆盖、白地膜覆盖、杂草覆盖、添加保水剂和常规管理措施的田间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抗旱措施对柚子园土壤容重、营养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草处理下不同土层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而覆盖薄膜后土壤容重最大,孔隙度最小。不同处理土壤营养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覆盖处理均能增加土壤铁、锌元素含量,而覆草处理更能增加土壤表层大量元素及钙、硼等元素含量,保水剂处理能减缓中微量养分下降的趋势。各抗旱措施处理均能提高坐果率和产量,其中以黑膜处理的坐果率和产量较对照增加最为显著,比对照分别提高了91.7%和56.9%。覆盖处理对单果重及可食率影响显著,进而影响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还原糖,而对果形指数、囊瓣数量及种子数影响不显著,其中覆草能显著提高总糖、Vc 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8.7%、18.2%和11%。  相似文献   
5.
以30年生的3个品种的橡胶树为参试材料建立根系模型。测量根系拓扑、分枝规律、连结长度、连结直径和根系分枝角度,将这些数据应用于FracRoot模型,对橡胶树根系分段数量、总长度和生物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根段的逐渐变细对参数α值有很大影响,FracRoot模型轻微的低估了RRIM600和PR107中根系的分段数量和总长度,高估了GT1分段数量和总长度;过高的估计了所有物种的单一根系总的生物量;过低预测根系的水平分布,而过高的估计了垂直分布。  相似文献   
6.
在中龄(定植10 a左右)橡胶林、老龄(定植30 a以上)橡胶树林和本区域种植面积较大、处于盛产期(定植15 a左右)的澳洲坚果林,连续3年调查研究了各林型的凋落物量月动态、不同季节凋落物组分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凋落物量动态和组分变化的多种因素。结果表明,在凋落物量上,中龄橡胶林(4.76±0.80)t·hm~(-2)·a~(-1)显著低于老龄橡胶林(7.80±1.12)t·hm~(-2)·a~(-1)(t=5.608,P0.05),而澳洲坚果林(7.00±2.45)t·hm~(-2)·a~(-1)与老龄橡胶林相当(t=0.603,P=0.608);在凋落节律上,"双凋落峰"为3个林型的共有特征,但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不同林型的凋落物组成比例也有所差异,橡胶林的凋落物总量格局主要由叶和枝凋落动态决定,而澳洲坚果林的凋落总量格局还会受到花果凋落情况的显著影响。除了树种、年龄和品种等植物本身特性会直接影响凋落物动态,日照、温度及湿度等气象条件也是影响凋落物量和凋落物各成分比例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橡胶林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助于深入了解橡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钻孔灌注桩由于具有许多优点,在桥梁、房屋、水工建筑物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桩型.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难度大,易发生质量事故,如何确保质量就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两个地理种源镇沅(ZY)和墨江(MJ)豆腐渣果的果实特征规律,对72份豆腐渣果果实的若干外观和数量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同时,以豆腐渣果的幼苗为砧木,利用澳洲坚果3个品种的芽条进行嫁接,观察嫁接成活率,以初步探索山龙眼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开发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在外观性状上,两种源豆腐渣果的果实均以绿色为主;但在果皮质地上有所差异,镇沅的果皮多较光滑,而墨江的全部为粗糙质地。两种源豆腐渣果除出苗率(镇沅75.39%和墨江83.26%)无显著差异外,墨江的其他数量性状指标均显著高于镇沅的;8个数量性状中,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对两种源样本累积贡献率分别为79.47%和96.23%。经各项指标代入综合评分模型,从72份样本中选出了15个果实综合性状优良的样本,可考虑进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初步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澳洲坚果芽条与豆腐渣果幼苗砧木二者表现为嫁接不亲和。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橡胶树种子中毒性氰苷类物质(HCN)的存在和含量变化对橡胶树种子捕食者取食行为的影响,将新鲜橡胶树种子置于室内自然放置不同天数,获得不同水分和氰苷含量的实验种子,并将其饲喂给野外半自然围栏场中的两种鼠类捕食者,观测其取食行为和格局。结果表明,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对放置时间少于30 d、水分和氰苷含量较高的种子主要进行分散贮藏(几乎100%);对放置30 d以上、水分和氰苷含量低的种子是以分散贮藏为主(33%~100%),同时也会进行部分搬运后取食和巢内贮藏;但相关性分析表明,黄胸鼠对橡胶树种子的取食数量与放置天数或与水分及氰苷含量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红刺鼠(R.surifer)对放置少于30 d水分和氰苷含量较高的种子更多是采取即时取食的方式,显然未受氰苷存在的影响;而对放置30 d以上、水分和氰苷含量低的种子则主要是进行贮藏,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种子更利于保存。综上所述,黄胸鼠和红刺鼠对橡胶树种子的取食行为仍是受其各自取食习性主导的,氰化物的存在和含量变化并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型啮齿类对橡胶树种子的捕食格局和传播能力,为橡胶林管理和森林保护提供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澳洲坚果多倍体的化学诱导及流式细胞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澳洲坚果品种‘云澳57’、‘云澳51’、‘云澳41’和‘云澳58’的萌动种子和幼嫩顶芽为材料,采用浓度为0.1%~0.3%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48、72(种子)或96 h(顶芽),对种子的发芽率、幼苗形态和顶芽存活率等进行观测,并对有形态性状变异的植株进行流式细胞术倍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速率减慢,发芽率呈现显著的降低趋势,且不同品种对秋水仙素浓度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大多数处理后种子萌发的幼苗出现了植株矮化、生长缓慢、第一对真叶显著变小或畸形甚至缺失、茎干明显增粗、叶尖出现分叉或卷曲、根系变为须根系等性状,部分幼苗叶片显著增大或分枝显著增多。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均可导致澳洲坚果嫁接苗顶芽存活率的降低,但大多顶芽并未出现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在处理后种子萌发的幼苗中出现了多倍体,但均为2C+4C或2C+4C+8C的嵌合体,且多倍体诱变率在5%以下;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嫁接苗顶芽并未检测到倍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