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9~2002年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468份,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临汾市设立试验点,对其进行了抗麦长管蚜特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中不同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的有11个,表现中抗的有63个,可作为抗蚜材料为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2.
小麦种质资源抗白粉病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1992年对我国16个省提供的2222份国内外材料进行了抗白粉病苗期和成株期的鉴定,其中高抗527份,占23.7%;中抗655份,占29.5%。结果证明,这些材料的抗病性是稳定的,有的可供育种部门作杂交亲本,有的可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
1991-1994年作者对274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人工苗期,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筛选出可作优良品种推广的8个;有希望的抗辣品系10个;可供抗病亲本利用的10个。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抗病性是稳定的,应加速推广及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抗吸浆虫的小麦品种或种质材料,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鉴定了90份小麦新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具有明显的抗性差异。对各种类型的材料分析表明,对麦红吸浆虫表现高抗、中抗、低抗、感虫类型的小麦品种(系)分别占参试品种(系)的4.44%、15.56%、61.11%、18.89%。不同小麦品种(系)具有不同的抗虫性,其单穗虫数、穗被害率、粒被害率、损失率、抗性指数均有较大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的品种(系)有4个,表现中抗的有18个,这些品种(系)可作为抗麦红吸浆虫的主栽和后备品种,或作为亲本材料提供给生产和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5.
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589份,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临汾市设立试验点,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以小麦抗蚜虫评价技术规范作为抗性定级依据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中不同品种(系)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高抗(HR)小麦品种(系)27个,占4.58%;中抗(MR)品种(系)93个,占15.79%,可作为抗蚜资源材料为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土壤淋溶试验研究了3种包裹型控释肥释放特性;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控释肥条件下灌水时期对临优2069籽粒产量、产量构成、节闽长度及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RCRF土壤淋溶释放速率相对较快,N、K释放期均在101d左右,这使小麦后期供肥不足,虽成穗数较WCRF和ACRF提高,千粒重、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相对较低;WCRF和ACRF释放相对较慢,养分释放期较长,其中WCRF的养分释放前期较ACRF慢,而后期较快,养分释放特性与小麦需肥规律更吻合,虽成穗数较ACRF降低,但千粒重、成穗数和籽粒产量较ACRF高.随灌水时期提前,NPK处理千粒重、穗粒数和籽粒产量降低,成穗数、下部和上部节间长度及株高增加,3种控释肥处理千粒重、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先升高再降低,成穗数、节间长度和株高增加,因此,施用控释肥应适当提前灌水时期,促进养分释放,以增加千粒重和穗粒数,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2002~2004年,在山西临汾以常规化肥品种为对照,就德国引进的复合肥料进行了肥效研究。结果表明:德肥1号(15 9 15) 德肥2号(16 8 12)的肥效最高,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较对照增产8.3%,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8.1%。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旱地小麦自然降水和肥料利用效果以实现稳产高产栽培,通过3个不同降水年型田间试验,研究了晋南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时间和氮、磷施用方式对小麦群体、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降水量及其分布、深翻时间和施肥方式共同影响旱地小麦播前0~200 cm土壤蓄水量、产量、水肥利用效率。休闲期丰水年较平水年和枯水年分别增产75.29%和170.39%,播前0~200 cm土壤贮水量分别多42.77 mm 和116.91 mm,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2.94和8.77 kg·mm-1·hm-2,氮、磷利用效率也较高。8月中上旬深翻蓄水效果较好,可促进小麦植株和籽粒对氮、磷的吸收,增加冬前茎数和穗数,8月中旬深翻较7月中旬深翻增产5.43%~18.15%,播前0~200 cm土壤贮水量增加12.12~18.45 mm,水分利用效率和磷素利用率也较高。与播种前配施氮、磷肥相比,8月中上旬深翻时配施磷肥,播种前施入氮肥,可提高冬前和拔节期茎数、穗数和穗粒数,促进氮、磷积累和转运,从而增产,同时提高收获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在当前气候、栽培条件下,晋南丘陵旱地不同降水年型下均以8月中上旬深翻配施磷肥,播种前施入氮肥可提高土壤渗水特性,最大限度纳秋雨蓄墒,增加小麦冬前和拔节期茎数和穗数,提高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1991-1993年作者利用山西的小麦白粉菌株对30个已知抗折粉病基因品种和推广品种(系)进行毒力频率测定,结果表明对Pm1,Pm3a,Pm5,Pm7,Pm8的毒力频率较高;对Pm4a,Pmb及Pm2+6的毒力频率较低,Pm2,Pm6的毒力频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对许多推广品种(系)毒力频率较高。此外,菌源中存在复杂的生理变化观象,其中对鉴别寄主低毒性小种仍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