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石蝉草根、茎、叶为材料,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石蝉草内生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根、茎、叶样品共测得167个OTUs,归属于11个门,分别为变形菌门、Ignavibacteriae、芽单胞菌门、梭杆菌门、厚壁菌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各样品的菌群组成和多样性虽有差异,但以变形菌门为优势菌群,约占62.48%~93.24%。在各样品菌群丰度最高的10个OTUs中,叶部优势群落芽孢杆菌属、根部特有群落粘球菌目与石蝉草中具有抗炎、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存在潜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云烟121健康与患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侵染特征的差异,为后续AMF在缓解烟株土传病害方面的应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云烟121健康和患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显微形态观察法对2种烟株根系AMF侵染水平及根际...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落表征性状统计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石蝉草根、茎、叶内生细菌的数量分布、群落组成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从各组织器官中分离出内生细菌383株,通过菌落表征性状,以类平均连锁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0的水平上可聚为19个亚群。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亚群隶属于8属13种;其数量表现为叶根茎,多样性表现为茎叶根,其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石蝉草内生细菌的优势属。  相似文献   
4.
利用密闭箱法对滇池流域西芹保护地在不同肥料用量下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流域蔬菜地通过反硝化途径损失的氮为4.47~11.88kg/hm^2,同时该值受施肥量的影响最大,其次土壤干湿交替作用影响也较大。在整个作物生育时期内,NOx-N排放通量的变化与施肥量和作物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弄清马铃薯生产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作用,随机采取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的根系样品,以DNA提取产物为基础,Nested-PCR扩增目的片段,利用该产物构建AMF部分18S rRNA基因克隆文库,运用ARDRA筛选、DNA测序和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分析丛枝菌根真菌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文库Coverage C值为89.7%,但Rarefaction曲线不够饱和;获得的8个AMF类型均与免培养的球囊霉属克隆序列相似度较高,其中Seq2、Seq3、Seq5和Seq8代表的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近明球囊霉(Glomus claroideum)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me)分类地位较为清晰,其余序列可能代表的球囊霉属较新种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揭示万寿菊与烟草套作体系中不同生长期烟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烟草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根际土样的16S-V4区及ITS1区序列。利用Flash软件拼接、Qiime软件过滤原始序列,整理各样品有效序列和分类操作单元,对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到260 578条细菌序列,划分为14 360个OTUs;得到189 716条真菌序列,划分为3288个OTUs。现蕾期细菌香农指数最大,且套作处理香农指数高于单作,说明现蕾期细菌种类最丰富,套作可提高细菌多样性;对于真菌而言,套作处理香农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终又升高的趋势,与单作变化趋势相同,并且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说明套作可增加成熟期的真菌种类多样性。【结论】套作降低了旺长期食碱菌属(Alcanivorax)和海杆菌属(Marinobacter)的丰度,且增加了团棵期锥盖伞属(Conocybe)的丰度,降低了成熟期Microidium属的丰度,改变了不同生长期的真菌群落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滇池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及产甲烷菌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引物NirS1F/NirS6R和Me1/Me2分别对沉积物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000 bp的反硝化细菌和760 bp的产甲烷菌特异性片段。【结果】证实了滇池沉积物中存在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菌,且推测产甲烷菌的丰度高于反硝化细菌。2个克隆文库分别获得阳性克隆子55和99个,利用Mothur软件将序列分别划分为10和5个OUT,说明尽管反硝化细菌的丰度低于产甲烷菌,但物种多样性高于产甲烷菌。运用BLASTN程序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序列比对,发现55个反硝化细菌阳性克隆子可分为10个种类,OTU10类序列与细菌Dechloromonas aromatica的相似性达86%,是反硝化细菌中的优势类群;99个产甲烷菌阳性克隆子可分为5个种类,OTU5类序列与甲酸甲烷规则菌(Methanoregula formicicum)相似性达86%,该类群是反硝化细菌中的优势类群。【结论】滇池沉积物中的反硝化细菌与产甲烷菌多为潜在的未被培养的新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闭通气气室法,在滇池流域旱季和雨季开展了2个生长周期内集约化西芹地NO/NO2排放研究。结果表明,NO/NO2排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午时段最高,凌晨时段最低。西芹生育期间,CK处理(裸地)的NO/NO2排放速率维持在一定水平,中后期NF处理(不施氮)NO/NO2排放速率有所升高;LF(N450 kg/hm^2)和HF(N 1200 kg/hm^2)处理受西芹的生长和频繁氮肥追施的影响,生育期NO/NO2排放速率逐渐升高。旱季与雨季CK处理NO/NO2排放量分别为1.30和NOx-N 1.51 kg/hm^2,NF处理分别较CK高出NOx-N 1.0和1.44kg/hm^2。LF处理旱季与雨季NO/NO2排放量分别为NOx-N 4.88和5.67 kg/hm^2,其损失率分别为0.79%和0.92%;HF处理旱季和雨季NO/NO2排放量分别为NOx-N 7.58和10.19 kg/hm^2,其损失率分别为0.63%和0.85%,说明氮肥用量较高时,土壤-作物系统的NOx-N损失量也较高,但其损失率并不随施氮量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9.
滇池流域集约化西芹地的N2O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集约化菜田的土壤养分和水热条件适合土壤的硝化反硝化作用,而我国集约化菜田N2O排放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采用密闭式箱法,在滇池流域旱季(95 d)和雨季(99 d)开展了2个生长周期内两芹地N2O排放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集约化菜田土壤氮素养分含量较高的情况下,(1)N2O排放的日变化规律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午时段N2O排放速率最高,凌晨时段最低;(2)N2O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是在种植后不久,出现1个小的N2O排放高峰外,随后CK处理(裸地)的N2O排放速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而种植作物的不施肥(NF)、推荐施肥(LF)和习惯施肥(HF)处理受西芹的生长及频繁氮肥追施的影响,中后期N,2O排放速率有所升高;(3)在中后期,不施用氮肥的NF处理较CK的N,2O排放速率高;旱季与雨季,CK处理N,2O排放量分别为2.79和2.66kgN2O-N·hm-2;NF处理分别为3.07和3.67 kgN2O-N·hm-2远高于粮田1.0 kgN2O-N·hm-2·a-1的N2O背景排放量;(4)LF处理旱季与雨季为5.25和6.66 kgN2O-N·hm-2其损失率分别为1.17%和1.48%;HF处理旱季和雨季N,2O排放量分别为9.35和12.12 kgN2O-N,其损失率分别为0.78%和1.01%,说明氮肥施用量较高时,土壤-作物系统的N,2O-N损失量也较高,但是N2O-N损失率并不随施氮量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以2种常春藤Hedera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密封的玻璃容器中,设置甲醛、弱光及甲醛+弱光3个胁迫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4个月后,分别采样测定叶的解剖结构及根、叶的生理生化指标,探讨甲醛和弱光环境胁迫处理对2种常春藤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及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常春藤Hedera helix的栅栏组织厚度、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在甲醛和弱光胁迫下均显著(P<0.05)减小,而甲醛胁迫使叶厚和海绵组织厚度增大,弱光下气孔密度增大;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的叶厚、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和气孔密度在各胁迫下均减小。各胁迫使2种常春藤的根系活力均显著(P<0.05)下降;在甲醛和弱光双重胁迫下,洋常春藤的甲醛质量分数高于中华常春藤;中华常春藤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在甲醛胁迫下下降,而弱光下则上升,洋常春藤与之相反;双重胁迫使2种常春藤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P<0.05)下降,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P<0.05)上升。弱光下2种常春藤根系和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而甲醛和双重胁迫使2种常春藤根系和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P<0.05)下降。此外,各胁迫还使2种常春藤的过氧化氢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相对电导率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上升。可见,中华常春藤对弱光的适应性强于洋常春藤,而洋常春藤对甲醛的抗性强于中华常春藤。图5表1参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