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清洗去除研究是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的保证。臭氧处理技术是去除农药残留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于去除水果蔬菜上农药残留的臭氧处理技术,包括:臭氧产生方式、应用形式以及臭氧与其他方法联合处理技术的应用,综述了影响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的因素,也介绍了臭氧去除农药残留的同时对果蔬外观、营养等影响,进一步探究了臭氧去除农药残留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价值,旨在为臭氧清洗技术用于去除果蔬农药残留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舸  朱莉 《湖南农机》2011,(11):217+219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课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四川现有主栽小麦品种的抗病现状,发现并推广多抗性小麦品种,选用四川省153份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系,采用条锈菌接种诱发鉴定的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进行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与分析,同时利用已知抗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Yr26、Pm21和Fhb1的分子标记分别对其进行抗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153份供试小麦材料的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中,两年度均表现为抗病的材料有122份,占供试材料的79.7%。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可能携带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的小麦材料分别有12、25、77、12、4和90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7.8%、16.3%、50.3%、7.8%、2.6%和58.8%;可能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材料有40份,占供试材料的26.1%;可能携带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小麦材料有12份,占供试材料的7.8%;有15份抗病材料未检测到本研究所测基因。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抗填料霉病地方小麦品种贵协3号的赤霉病抗性遗传基础,利用感赤霉病品种绵麦96-5及其构建的含有196个株系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四川绵阳对赤霉病严重度进行调查,并利用55K DArT基因芯片技术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遗传图谱覆盖小麦全基因组,图谱全长15 195.8 cM,平均图距10.6 cM。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3个抗赤霉病QTL(QTL-FHB.GX-2BQTL-FHB.GX-5BQTL-FHB.GX-7A),分布在2B、5B和7A染色体上,抗性等位基因均来自于抗病亲本贵协3号,可解释1.2%~1.5%的表型变异,说明贵协3号的赤霉病抗性是多个微效基因/QTLs的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小麦既是制曲原料(小麦占95%~100%),也是酿酒发酵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品质影响着白酒的质量和风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白酒的品质要求也更高,越来越多的酒企更加注重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每一个细节,白酒企业对制曲和酿酒专用小麦的需求不断上升。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酿酒专用小麦研究逐渐被重视,我国酿酒专用小麦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育成了一批酿酒专用小麦品种,酿酒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我国白酒产业“酒强粮弱”的整体现状仍未改变,且酒企对制曲和酿酒的质量评价通常以感观评价为主,酿酒专用小麦品质与酿造品质指标缺少有效衔接,还未建立相互联系的定量指标体系。本文试图探讨酿酒专用小麦的质量要求、需求现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进展;针对我国酿酒专用小麦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从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为酿酒专用小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数控专业作为一门以计算机、数学、普通机床及电子画图设计为基础的数控应用专业,对学生本身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中专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达不到所期望的教学结果。  相似文献   
7.
弱筋小麦是白酒酿造的主要原粮之一,四川是白酒生产大省,随着白酒产业发展,对酿酒专用弱筋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四川省北部丘陵、平坝区域适合弱筋小麦生产,针对性配套集成弱筋小麦生产技术较为重要。介绍了品种选择、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收获与烘干等技术要点,助力实现四川北部酿酒专用弱筋小麦优质绿色、丰产高效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四川小麦分蘖发生、消亡及成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四川小麦分蘖发生、消亡与成穗规律,了解穗数形成的制约因子,在四川两个典型小麦生态区(川西平原区和川中丘陵区),以主推品种川麦104(春性)和半冬性品种川农30为材料,通过定点调查茎蘖动态,以及定株调查分蘖发生、消亡时间和叶位,研究过早播(10月16日)、早播(10月23日)、适播(10月30日)、晚播(11月6日)下小麦的分蘖成穗特性。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分蘖发生一般持续50d左右,分蘖发生数量少且低位分蘖缺位多。平原区(温江点)小麦第1叶位分蘖发生率为61%~80%,丘陵区(仁寿点)为13%~60%;第2叶位分蘖发生率在两生态点分别为63%~98%和45%~83%;第3、第4叶位以及二级分蘖很少发生。川麦104单株分蘖数(1.4~2.4个)显著低于川农30(1.6~2.9个)。四川小麦分蘖消亡持续时间长,从拔节一直持续到开花,分蘖消亡率高达50%以上,花后也还有8.0%~19.4%的分蘖消亡,其中川麦104分蘖消亡各期(拔节-孕穗、孕穗-抽穗、抽穗-开花)比较均衡,川农30分蘖消亡集中在孕穗-抽穗阶段(占总消亡率的43.9%)。四川小麦分蘖成穗率低,平原区和丘陵区分别为27.7%~48.8%和9.0%~19.4%,其中平原区第1、2叶位分蘖成穗率分别为65.0%和50.2%,丘陵区分别34.8%和24.4%。10月23日左右是利于丘陵区小麦分蘖成穗、高产的适宜播期,平原区还可提前到10月16日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四川小麦分蘖冗余及理想群体构成,以5个典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分蘖始期至拔节期每2d剪一次分蘖,设置3个处理[仅保留主茎,剪除所有分蘖(B0);保留主茎和1个大分蘖(B1);保留主茎和2个大分蘖(B2);不剪分蘖(CK)],对成熟期小麦株高、穗部性状和单株产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间各性状对剪除分蘖的反应表现较一致。单株穗数以B0处理最低(1.00穗),B1、B2和CK处理单株穗数在同一水平(1.96~1.98穗);B0处理下穗粒数(49.5粒)、千粒重(53.2g)、穗长(11.3cm)、有效小穗数(17.7个)较CK显著增加,但株高(86.5cm)和单株产量(2.54g)均最低;B2处理的单株产量(4.27g)介于B1(4.39g)和CK(4.13g)之间,但与二者差异均不显著;B1处理下株高(88.1cm)适中,主茎和分蘖的穗长(11.0、10.6cm)增加,有效小穗数(17.8、16.4个)增多,最终主茎和分蘖的穗粒数(47.4、39.5粒)显著高于B2(44.2、34.7粒)和CK(43.8、36.0粒),主茎和分蘖的千粒重(50.7、52.5g)略高于B2(50.3、50.9g)和CK(49.6、51.3g),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协调,单株产量(4.39g)最高。因此认为,保留主茎1个分蘖处理消除了冗余分蘖对资源的浪费,减少了内耗,是四川小麦优质、低耗、高产的最佳茎蘖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