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对2017~2018年铁岭地区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从接种开始到流行末期2017年和2018年,试验小区日平均温度为25℃和26.3℃,平均湿度分别为74.9%和60.5%,病情指数为53.1和44.5。2017年相比2018年病情指数高8.6,根据玉米大斑流行特点,这说明气候对玉米大斑病的扩展起到一定作用。应用SPSS 20.0中回归分析的曲线估计程序将两年的病情指数进行拟合,Logistic模型最适用于描述铁岭地区玉米大斑病流行时间动态。同时推导了病害流行阶段:始发期(0~0.05),这一时期7月7日至7月15日持续8 d,该时期也是最佳药剂防治理论时间。盛发期(0.05~0.95)为7月15日至9月4日,持续天数为51 d。衰退期(0.95~)为9月4日至玉米生育后期。该病的指数生长期也是为最佳药剂防治时间。2017年和2018年生长季流行阶段天数以及季节最大病情指数虽然各有差异,但与Logistic模型推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由疮痂病菌(Elsinoë arachidis) 引起的花生疮痂病,近年来在辽宁省大面积发生,严重制约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花生疮痂病菌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疮痂病菌在PSA上菌落褶皱、隆起,生长缓慢,在最适培养基PSA上培养30d菌落直径仅为28.1mm,最适碳氮源分别为半乳糖和酵母浸粉,最适温度25℃,pH4~6时菌丝长势良好,黑暗有利于该菌的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4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5,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1%葡萄糖,最适氮源为1%丙氨酸和1%甘氨酸,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差异不显著,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7℃。  相似文献   
3.
<正>黄瓜棒孢叶斑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国、美国、德国、巴拿马、韩国、新西兰、西印度群岛等地均有发生和报道。1960年在我国江西省首次发现了黄瓜棒孢叶斑病。迄今为止,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遍及全国,在温室、露地均有发生且不断加重。黄瓜棒孢叶斑病成为我国黄瓜栽培中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田间叶片发病率为10%~25%,严重时可达70%,甚至100%。各地  相似文献   
4.
2010年对沈阳地区稻曲病病菌孢子捕捉发现,稻曲病病菌分生孢子始见于7月下旬,飞散期为7~9月.其中8月为飞散盛期,9月初进入消退期.自捕捉到孢子20d后田间开始陆续发病.稻曲病分生孢子飞散动态与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2,Sig=0.007<0.01),与积累降雨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0.774,Sig=0.014<0.05),与田间病情扩散动态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对树莓(Rubus idaeus L.)黏菌病病原菌黏菌原质团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黏菌原质团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树莓叶粉培养基、査氏培养基、水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8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树莓叶粉培养基上生长最佳,菌落直径可达8.45 cm;最适碳源为乳糖和淀粉,最适氮源为精氨酸,最适p H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培养条件为24 h连续黑暗。  相似文献   
6.
对白头翁叶斑病菌胞壁结合黑色素和胞外黑色素进行了理化性质和红外光谱扫描测定, 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 均易溶于KOH、H2O2和NaClO, 不溶于水、乙醇和丙酮。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白头翁叶斑病菌YS-24菌株的胞壁结合黑色素与胞外黑色素为同一种类型的黑色素。DHN黑色素的特异性抑制剂—三环唑, 对白头翁叶斑病菌黑色素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以白头翁叶斑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 得到了聚酮体合成酶基因的同源片段 AaPKS , 初步推断白头翁叶斑病菌黑色素合成属于DHN途径。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北苍术病害调查及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为我国传统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在辽宁省东部山区大面积人工种植。为明确辽宁省北苍术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降低人工驯化栽培可能面临的病害风险,本研究于2011-2015年对辽宁省抚顺、清原和新宾等7个主要北苍术种植区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辽宁北苍术生产的主要病害有3种,为苍术叶斑病、苍术炭疽病和苍术菌核病。苍术菌核病多发生于早春,病株率相对较低,约为4.8%~9.9%,但病株死亡率高,达90%以上。苍术叶斑病和炭疽病为辽宁省新发生病害,其中苍术叶斑病分布十分广泛且危害严重,各调查种植区均有分布,以清原地区发病较为严重,病株率约为15.1%~100.0%,病叶率为35.2%~91.8%。苍术炭疽病仅在抚顺、本溪和沈阳发生,抚顺地区发病相对较重,病株率约为25.0%~40.4%,病叶率约为14.9%~54.1%。  相似文献   
8.
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BS015最适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BS015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20%,接菌量5%,pH7,温度28~30℃;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8 g/L、L-谷氨酸钠12 g/L、牛肉浸膏5 g/L、磷酸氢二钾4 g/L、硫酸镁1 mg/L、氯化钠3 g/L、硫酸锰5 mg/L。  相似文献   
9.
辽宁玉米大斑病流行监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大斑病为调查对象,对辽宁省5个玉米主栽地区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辽宁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严重.针对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特点,结合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严重流行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了未来几年的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正>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引起的侵染性病害。1868年葫芦科作物霜霉病首先在古巴报道,之后一直没有关于该病害的具体报道,直到1888年日本东京附近发现霜霉病为害黄瓜,1889年美国亦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