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完全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75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确定利用人工湿地在北方地区冬季运行所需的设计参数,利用在官厅水库岸边建立的人工湿地,开展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官厅水库水的冬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寒冷的冬季,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在隔离层保护下可以正常运行,使用不同的覆盖物进行隔离保温,对系统的处理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水力负荷率为0.25~0.45m·d-1时,冬季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15%和50%,BOD5、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65%、25%和35%。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率的提高而降低,当水力负荷超过0.4m·d-1时,去除率明显降低。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在冬季寒冷低温条件下对微污染地表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潮白河流域水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潮白河是北京市主要的供水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对于维持北京市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潮白河水质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潮白河的水质呈现从上游至下游不断恶化的趋势,上游的北甸子桥、石匣断面及密云水库的水质属轻度污染(Ⅱ级),基本满足功能水体要求;至中游溪翁庄镇断面,水质开始迅速降低,属于重度污染水体(Ⅳ级);至河南寨西断面,水质恶化为严重污染水体(V级),不能满足北京市地表水资源规划利用水质要求。分析其污染原因,主要与近年来该流域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大量排污有关,因而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上游重点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的治理,以确保潮白河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3.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及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于1979-2000年对大伙房水库6个站点进行了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生态调查和水化学分析。共发现藻类174种,底栖动物34种。分析了水库水生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水质生态学综合评价结构表明,大伙房水库水体只受到轻度污染,水质等级为2级,属中-富营养型水平。 相似文献
4.
灰色模型在大武水源地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根据大武水源地的实际,运用灰色理论和方法进行GM(1,1)模型的建立、精度检验、模型修正的过程,并用该模型对大武水源地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证明,该模型用于地下水源地水质预测,符合地下水系统色特性,适用性好,预测结果与环境状况吻合。另外,本文还就残差模型修正中的约束条件、残差阶次和随机成分较大变量 的预测精度相对误差的修正等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灌溉水质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空间分析,对鞍山宋三灌区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工业废水进行灌溉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低于利用河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进行灌溉的区域,土壤重金属Cd和Hg分别超标1.8倍和2.2倍。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差异明显,6种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峰值均出现在工业废水进行灌溉的区域。由此所得结论是: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对农田土壤环境影响明显,应避免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在农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中,在对重点污染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应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胞杆菌对斑节对虾饲养池水净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将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制剂施放于斑节对虾(Pcnaeus monodon)饲养池,利用血清学鉴定和TCBS培养基平板计数,分别监测养殖池水中B.subtilis和弧菌(Vibrio)的消长情况,并定期测定养殖水体的pH值、总碱度、COD值和亚硝酸盐、H2S浓度等水化学指标,研究了B.subtilis制剂对斑节对虾饲养池水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在饲养池中添加B.subtilis制剂后,池水的COD值、亚硝酸盐、H2S浓度比对照池有显著降低,而总碱度显著上升,pH值维持在8.02—8.60之间,表明B.subtilis制剂对净化斑节对虾饲养池水水质和调节养殖水体微生态结构稳定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柰氏试剂法和重氮-偶氮比色法分别在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期间对幼体较为敏感的水中氨氮(NH3-N1)、非离子氨氮(NH3-Nm)、亚硝酸盐氮(NO2^--N)进行监测,以期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对幼体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NH3-Nt、NH3-Nm与NO2^--N无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但在整个育苗期间NH3-N1、NH3-Nm与NO2^--N含量的变化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变化与管理方式有关。在幼体发育期间,水中NH3-Nm的含量超过0.11mg/L,6d时,幼体变态时间延长、存活率低。建议罗氏沼虾育苗水中的NH3-Nm含量控制在0.11mg/L以下,并通过适当调整水的pH值减少NH3-Nm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水养殖环境质量及其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水养殖提供了大量水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缓解了对天然渔业资源的捕捞压力。中国的海洋鱼、贝类产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幅度增长,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海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然而,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渔业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自身污染加剧、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海水养殖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在改善水质,促进健康品种养殖方面展示了良好前景。分析研究海水养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挖掘海水养殖潜力,推动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发展渔区经济,增加渔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针对我国海水养殖环境质量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生态修复技术的进展,对海水健康养殖的发展构想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藏东南冷杉原始林不同形态水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藏东南冷杉原始森林的林外雨、林内雨、树干径流、壤中流、河流、溪水等各种形态的水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林外雨的泥沙含量最少,为5.67mg/L;滑坡山体流出水的泥沙含量最高,达393.33mg/L;树干径流、林内雨中的泥沙含量高出林外雨94%和52%,林外壤中流的泥沙含量高出林内壤中流31%。冷杉原始林下土壤呈微酸性,河道中的水呈微碱性。降雨透过沼泽地土层后,除pH值未变,SO4^2-、C、P三种物质含量减少外,其余各元素及泥沙含量都大量增加,其中HCO3^-增加了20倍,Fe增加到1.5倍。整个冷杉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中的HCO3^-、CL^-、N(硝氮、氨氮)、Na、Ca、Mg、Fe等离子和元素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致使部分营养成分流失;SO4^2-离子、C、P、K、Cu、Zn等元素被土壤和凋落物层吸附、滞留,输出量小于输入量,营养成分积累。降雪中的各元素含量均表现为林外高于林内。 相似文献
10.
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2004年逐月在淀山湖6个站点进行水质参数测定。水质参数在各站点的月平均变化范围为DO7.210~9.943(mg/L)、BOD53.810~4.940(mg/L)、CODMn6.016~7.053(mg/L)、TP0.137~0.366(mg/L)、NH3.N2.176~3.362(mg/L)、Chl.a29.814~56.02(mg/m^3)。对各站点2004年水质参数的月平均测定结果应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富营养化程度和水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调查的六个站点全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六个站点的水质全部处于V类水等级。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过程中,权系数最大的是氮、磷及叶绿素a。因此,在淀山湖人工栽植水草进行脱氮除磷、放养滤食性鱼类抑制藻类大量繁殖是改善淀山湖水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