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251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33篇
  145篇
综合类   1372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1197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稻鸭共作模式下成都麻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健康的15日龄成都麻鸭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4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3组在基础饲粮中按照质量比分别添加0.5%(低剂量组)、1%(中剂量组)、2%(高剂量组)的复方中草药,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1)试验1、2、3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19%、4.34%、4.98%(P<0.05);试验2、3组的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37%、3.63%(P<0.05);(2)试验2组和3组的总蛋白(TP)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20%、6.08%(P<0.05);试验2组和3组的尿素氮(BUN)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2.72%、16.36%(P<0.05);试验2组和3组的谷草转氨酶(ALT)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5.84%、19.22%(P<0.05);试验3组的谷丙转氨酶(AST)较对照组降低19.34%(P<0.05);(3)试验2组和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80%、20.00%(P<0.05);试验3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提高22.37%(P<0.05);(4)三个试验组的IgA、IgM、IgG、IFN-γ、IL-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提高10.06%(P<0.05),试验2组和3的组溶菌酶(LZM)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79%、5.66%(P<0.05)。综上,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提高稻鸭共作模式下成都麻鸭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饲喂剂量为1%。  相似文献   
2.
3.
旨在探究陈皮、青皮、木瓜、厚朴、红景天等5种中药材提取液以及饲喂了陈皮和青皮的猪尿液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原因。建立测定猪尿及中药提取物中辛弗林的LC-MS/MS检测方法,测定陈皮、青皮的提取物和饲喂陈皮、青皮后猪尿中的辛弗林浓度。用小鼠肝微粒体孵育CGIA检测呈阳性的陈皮、青皮、木瓜和厚朴4味中药提取物。饲喂陈皮和青皮后的猪尿液检出辛弗林,浓度分别为1.36和1.65 μg·mL-1;在陈皮和青皮的提取复溶液中检出辛弗林,浓度分别为132.6和312.7 μg·mL-1。厚朴和木瓜两种中药提取物经过肝微粒体孵育后,在2~5 h逐渐由CGIA检测阳性转为阴性,陈皮和青皮孵育后,0~6 h的结果均为CGIA检测阳性;阴性中药组CGIA检测均呈阴性,而添加辛弗林的阳性对照组0~6 h CGIA检测均呈阳性。猪较大剂量使用陈皮和青皮会引起猪尿β-受体激动剂CGIA检测出现假阳性,该假阳性现象跟中药成分辛弗林有关,体外试验中辛弗林不易被小鼠肝微粒体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褐腐初期,腐朽菌定植对木材颜色、微观形貌以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木材褐腐初期降解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对南方松边材进行不同时长的密黏褶菌腐朽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腐朽材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探究褐腐菌进入木材内部的通道。同时,利用色差仪、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表征木材在不同腐朽阶段的质量损失、颜色变化、化学成分、官能团变化和结晶度变化等。  结果  腐朽过程中木材明度降低,总色差增加,整体上有偏红褐色的趋势。菌丝通过射线薄壁细胞、纹孔和管胞等细胞结构进入木材内部,并于褐腐20 d内基本完成初期定植。褐腐初期质量损失主要是由半纤维素降解导致,而纤维素降解缓慢。此时,纤维素结晶区的晶格间距降低(3.962 ?),相对结晶度增至最大(47.02%),阻碍了对褐腐菌的降解,因而此后木材质量损失增速减缓。  结论  在南方松木材的褐腐初期,菌丝通过纹孔、射线薄壁细胞和管胞等结构进入木材,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优先严重降解,结晶纤维素的晶格间距减小且相对结晶度增加,这一理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木材的初期褐腐降解机理,同时为木材防腐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肥供应对南疆沙区滴灌红枣生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南疆沙区水肥供应对滴灌红枣生理、生长指标与产量的影响,以当地8 a成龄骏枣树为供试材料,结合大田试验,在滴灌条件下进行水肥二因素三水平完全处理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灌水因素对红枣叶片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_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红枣梢径和梢长增加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水肥交互作用对红枣光合特性、梢径和梢长增加量、产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施肥对红枣以上指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过高或过低的灌水量均不利于红枣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及增产效果,较低的施肥量可以促进红枣生理生长、达到红枣增产的目的;W2F1处理下红枣叶片Pn(8.94μmol·m~(-2)·s~(-1))、Tr(3.86 mmol·m~(-2)·s~(-1))、Gs(0.49μmol·m~(-2)·s~(-1))和Ci(707.41μmol·m~(-2)·s~(-1))值最大,比最小值分别提高23.00%、22.54%、58.06%和58.08%;W3F3处理下WUE值(2.56μmol·mmol-1)最大;梢径增加量和梢长增加量最大值分别在W2F2处理(6.31 mm)、W3F2处理(64 cm),比最小值分别提高51.32%、33.33%;W2F1处理下产量(7 256 kg·hm~(-2))最大,比最小值处理增产55.67%,增产效应(33.14%)最大;iWUE最大值在W1F3处理(8.17 kg·m~(-3)),与W2F1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枣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密切相关,红枣产量与红枣梢径增加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梢径增加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红枣产量。灌水量820 mm、施肥量N-P_2O_5-K_2O:200-100-150 kg·hm~(-2)(W2F1处理)为南疆沙区节水、节肥的最佳水肥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6.
7.
为优化制备大黄芩鱼复方中草药泡腾片的工艺,本试验采用湿法分别制备酸性粒和碱性粒,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选制备泡腾片的最优工艺。结果显示:大黄芩鱼复方中草药泡腾片最优的制备工艺为泡腾崩解剂用量为60%、酸碱比为0.5:1、PEG-6000用量为4.5%、甘露醇用量为1%,且pH、崩解时限、发泡量等均符合药典中对泡腾片的质量检查要求。  相似文献   
8.
9.
2014年-2017年度先后对331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系)在温室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条锈菌混合菌鉴定和甘谷试验站大田成株期分别接种CYR32、CYR33、CYR34、G22-14、中4-1和混合菌鉴定,同时在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发现: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苗期、成株期表现抗病的分别有‘XK201465’等36份和‘XK20132’等72份材料,分别占10.88%和21.75%;有‘XK62483’等11份材料全生育期表现抗病,占3.32%;两地三年自然诱发鉴定发现,仅有‘XK20132’等5份材料在两地均表现抗病,有‘川农17’等30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对供鉴材料在甘肃陇南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讨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对跨内皮迁移中性粒细胞(PMNs)溶菌酶释放量的影响及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马齿苋的干预作用。选取0、0.1、1、10、100 μg/mL LPS刺激RIMVECs,采用ELISA法检测12和24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以确定后续试验所需LPS浓度。建立PMNs跨RIMVECs黏附模型和迁移的Transwell模型,采用细胞计数法、染色法、ELISA方法评价5种中药对LPS刺激RIMVECs后PMNs的黏附情况、迁移率及其溶菌酶释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 LPS作用RIMVECs后24 h时的IL-6水平极显著升高(P<0.001);与LPS组相比,黄连、白头翁组的PMNs黏附率显著降低(P<0.05),溶菌酶释放量极显著升高(P<0.001),秦皮、白头翁组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LPS刺激内皮细胞显著抑制了PMNs杀菌酶的释放,中药黄连、白头翁可以显著减轻这种抑制作用,PMNs杀菌酶的释放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完整性有关,本试验为进一步筛选有效中药水溶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