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完全免费   8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基于RS与GIS技术的福建省森林火灾监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针对南方丘陵山区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研究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实时监测福建省林火的技术方法 通过计算机对卫星资料的自动处理和林火监测阈值的人工调整,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林火进行识别 将林火监测信息与地理信息进行有机地结合,做到林火地理定位精确到乡镇级 在2003年夏季福建异常林火高发期的监测应用中,林火灾情监测准确率达80%,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辽宁地区作物低温冷害的遥感监测和气象预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农作物低温冷害是造成辽宁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的三大灾害(洪涝、干旱)之一。应用卫星遥感(NOA/AVHRR)手段监测低温的发生、强度及路经等,研究它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综合分析定出主要作物受害指标,分析了500hpa高度场、海温场及太阳黑子、极涡面积指数、海冰面积等与低温冷害的关系。为及时采取农技措施提供适时可靠情报,建立了气象预报的系列模式,进行低温冷害预报。为防灾减灾,为粮食的稳产高产提供气象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信息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论农业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对农业信息系统工程的学科基础,即农业信息科学学科发展的科学背景、技术背景和应用背景作了较详细的讨论;进而提出了农业信息科学的定义及其科学体系、学科位置及分类的初步设想;最后简要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体系的主要技术及其应用于农业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需要大量的海洋环境数据。由于卫星遥感能大面积、长时间、近实时地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其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回顾了卫星遥感数据在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渔情预报、鱼类栖息地分类与保护、渔船监测、渔业安全、渔具渔法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在这些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相关学者了解卫星遥感在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4年青岛海域消亡漂浮浒苔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黄海绿潮每年周期性暴发,不仅对江苏、山东沿岸海洋生态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产生巨大经济损失。针对绿潮漂移至北黄海后迅速消亡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海上监测、室内实验等手段,对2014年青岛海区绿潮漂移过程、分布海域、覆盖面积动态变化、生长速率、藻体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探究总结了黄海绿潮藻衰亡规律。结果显示: 5月底绿潮开始影响青岛海区,6月至7月中上旬,绿潮影响规模不断扩大,达到峰值后,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直至8月中旬,青岛及周边海区的漂浮藻体逐渐消失;2014年7月青岛海区围隔实验显示,藻体生物量日生长率仅2%/d左右,偶尔出现负增长现象;海区漂浮藻体呈浅绿或黄绿色,部分发白,藻体多为囊状,管状和褶皱状,藻体细胞间隔增大,部分细胞出现颗粒化,并且少量藻体出现生殖细胞放散等现象,且藻体荧光活性均小于0.52,叶绿素含量普遍偏低,约0.3mg/g左右,以上现象表明青岛海区漂浮藻体已处于退化衰亡状态。本研究为阐释黄海绿潮消亡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绿潮灾害防控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林火预警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宏观区域的林火预警系统,以我国2000-2008年间发生的重大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估算森林可燃物的长势及含水量,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火险指数作为预报林火发生等级的定量因子,研究并建立了林火预警模型;在商业遥感和GIS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下,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语言,开发了林火预警系统。同时,利用选取的实验区及数据对预报方法和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林火预警系统所得的森林火险等级值,与实际发生的林火趋势基本一致;另外,火险指数可用作林火发生预警的定量分级因子。  相似文献
7.
马润年  孙智辉  曹雪梅  王治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08-12709,12715
应用NOAA气象卫星资料,研究森林主要防火期内地表特征的变化,结合分析相应的森林火灾资料,得出延安市火险等级分时段划分标准,应用延安市地理信息系统,指出高火险等级地理位置,预警未来火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李宝梓  陈添宇  陈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54-18359
基于NOAA-16/AVHRR的资料结合定西和兰州的地面反射率观测资料,推算中国西北区东部地表特征参数和植被指数的最佳方案,用2001~2003年4~8月作物生长季5个地表特征的图像,按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分析地面反射率、表面温度、地气温差、植被指数(NDVI)、修正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和植被覆盖度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NDVI和MSAVI两者在不同的土地类型之间变化差别明显,尤其是在黄土高原与秦岭山地和青藏高原交界处的变化差别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刘景利  陈明  梁涛  史奎桥  胡丹  张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70-16371,16540
利用锦州地区2009年5个气象观测站及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监测的资料和卫星遥感监测资料,依据中国气象局《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选择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进行2009年锦州地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全区各县(市)生态质量指标在30~55,生态质量等级为"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润琼  刘艳雯  黄天福  刘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17-20219
利用2010年2月8~9日贵州西部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重大森林火灾资料和2009年9月~2010年2月气象资料,分析了"2.8"森林火灾的天气气候成因,同时利用相应的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着火状况。结果表明:NOAA卫星资料是准确监测火灾发生,估算火区面积、强度和蔓延趋势最有效的途径;秋、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持续数月的干旱是贵州西部发生重大火灾的主要气候背景;贵州西部过渡季节干旱少雨的500 hPa平均环流特征是中高纬环流平直,东亚大槽偏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青藏高原上空气压场持续偏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是贵州西部火灾环流形势之一;气温持续上升、湿度持续下降是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