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种根瘤菌对西南地区大豆光合性能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接种根瘤菌对西南地区大豆固氮能力的有效性,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根瘤菌株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5038和B. japonicum 5136侵染南黑豆20和南夏豆25,比较两个大豆品种接种后植株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 含量,考察根瘤数量并测定分析其蔗糖含量、豆血红蛋白含量和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接种后两大豆品种叶片 chla/b值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增加;根瘤数、单株瘤重、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 均显著增加,单个瘤重和根冠比则无显著变化;根瘤内蔗糖含量和豆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固氮酶活性提高。 不同大豆品种对不同菌株的响应不同,南夏豆25与根瘤菌B.japonicum5136的适配性最好,接种后大豆光合性能和 固氮能力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南黑豆20。  相似文献   
2.
何龙  师尚礼  康文娟  刘旵旵  王文娟  武蓓 《草地学报》2022,30(11):2892-2898
为探寻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有效灭菌方法,试验以‘甘农9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Gannong No.9’)种子为材料,设置DF(碘伏浸泡6min),DS(碘伏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ST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和0.5%吐温80浸1min),SH3(3%次氯酸钠浸泡6min)和SH10(10%次氯酸钠浸泡6min)4种灭菌方法,分别以完整种子、去皮种子、种皮、子叶、胚、子叶+胚、子叶-胚连接处、幼苗为研究材料,以无菌水浸泡相应时间处理为对照,分析4种灭菌方法对供试材料内生根瘤菌的灭菌情况以及对种子萌发能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根瘤菌主要分布于紫花苜蓿种子的子叶+胚(52.7个·粒-1)中,种皮有少量分布(16个·粒-1),而在子叶+胚组织中内生根瘤菌主要分布于子叶-胚连接处(38.33个·粒-1),其余分布数量依次为子叶(9.67个·粒-1)、胚(4.17个·粒-1);DS处理可对种子完全灭菌,且DS处理下完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幼苗长与CK差异不显著。综上,子叶-胚连接处是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主要存在部位,DS处理是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最佳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3.
豆科灰金合欢根瘤的固氮活性,自根瘤幼小时开始上升,成熟时达到峰值,至衰老时又急剧下降.根瘤菌在宿主豆科植物细胞内转变为固氮类菌体时,由宿主受侵染细胞分化衍生出周膜包裹.周膜内最初只有单个类菌体,随后增殖为几个群聚生存.成熟根瘤中含类菌体细胞最多,固氮作用也最大,根瘤衰老阶段固氮活性减低直至丧失.本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浓度0.5-1.0μmolL-12,4-D和0.2-0.6μmolL-1激动素,并接种根瘤菌ORS571菌株,可诱发出小麦类似根瘤结构的发育,且可测出微量固氮活性(乙炔还原率),但与豆科根瘤相比低得多.小麦类根瘤的侵染位置发生在根表皮与露出裂隙之间,用电镜照片证明根瘤菌存在于皮层受侵染细胞间隙及其细胞内部靠近核的区域.根瘤菌侵入后能够进行繁殖并可大量堆积  相似文献   
4.
4种除草剂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乙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等4种除草剂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除草剂均能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羧氟草醚的抑制作用最强,在高剂量下鲜重抑制率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68.5%,70.6%,与对照植株的结瘤率和总含氮量92%和2.620%相比,其结瘤率和总含氮量为31%和0.072%;异丙甲草胺的抑制作用最弱,高剂量下鲜重抑制率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18.5%和26.8%,与对照植株的结瘤率和总含氮量94%和2.136%相比,其结瘤率和总含氮量为60%及0.482%;紫花苜蓿经四种除草剂不同剂量处理后,总含氮量远远低于对照植株的总含氮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时期施氮肥与接种根瘤菌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R2和R5期,处理4(接种根瘤菌+R1期追施氮肥)植株干重和根瘤干重最大,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37.98%。其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单株粒重均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同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R2及R5期植株干重及R5期根瘤干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重金属镉对豆科植物的毒害作用,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绿宝六号)为宿主植物,在镉胁迫条件下,采用3室隔离盆栽系统,分别接种(单接种)和同时接种(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AM)和根瘤菌,在施加不同氮源的条件下,测定了绿豆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镉胁迫严重影响了单接根瘤菌绿豆的生长,但施加外源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接 AM 真菌和根瘤菌(双接种)绿豆的镉胁迫作用,并且相同氮源处理下,双接种的效果更好;双接种绿豆在 NH4 NO3外源氮时菌根侵染率最高,(NH4)2 SO4时根瘤数及根瘤鲜重最多,尿素为源氮时 Arg 含量最多;接种后 SOD、POD、CAT 活性明显提高,且氮源的施加提高了单接 AM 真菌和双接种下的酶活性,但不同氮源对其影响不同,双接种下酶的活性高于单接种。  相似文献   
7.
大豆——根瘤菌——菌根真菌联合共生对大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接种根瘤菌能扩大氮肥来源、接种菌根真菌有助于作物从土壤中吸取更多的磷素,应用这两项生物技术可改善大豆氮磷营养、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是作物走向自身从空中取氮,向土壤索磷的新方向。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土著根瘤菌和菌根真菌,要选择高效根瘤菌和菌根菌与之共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根瘤菌及其它革兰氏阴性细菌的RNA提取方法。它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且所提取的RNA样品质量较高,可直接用于RT-PCR合成、Nor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操作。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提取的RNA无DNA等污染物,并且其产量、纯度完全能满足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研究的需要。该方法简单、快速、纯度高、完整性强,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翻压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对植烟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等的影响,在烤烟地冬闲时种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VR)与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V),并预留不种苕子的冬闲地(CK)。紫花苕子初花期时(生育期187 d)采集植株测定其生物学性状及养分含量,然后全部翻压回田,45 d后种植烤烟。烤烟种植时,冬闲地按照广元烟草公司推荐施肥量,即全量施肥(CF);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翻压并减少20%施肥量(V-20%CF);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翻压并减少20%施肥量(VR-20%CF)。烤烟种植前及收获后,采集土壤测定理化性状、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 接种根瘤菌能增加紫花苕子的生物量及养分含量,相比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根产量、总瘤数、株高增加1.3%~50.7%;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加1.8%~5.0%;氮磷钾积累量增加14.3%~21.5%。2) 测定种烟前土壤可知,翻压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能更有效地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与冬闲地比较,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加2.5%~126.6%;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增加14.6%~82.5%;细菌、放线菌、真菌增加85.3%~236.9%。测定收烟后土壤可知,减少20%施肥量的情况下,翻压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与全量施肥比较,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加12.3%~64.1%;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增加5.4%~67.0%;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增加65.1%~473.3%。在减少20%施肥量的情况下,翻压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苕子能够更有效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对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厦门红壤地区生长的热带豆科树种,苏门答腊金合欢(Acacia glauca(L.)Moench)和有刺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 willd)其根瘤中的根瘤菌(Rhizobium SP.)类菌体周膜具有融合作用,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先是相邻膜间发生对位相嵌,接着两膜紧密贴近出现融合,由于中间部分的膜进行穿通融合,就成为哑铃状的融合体,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含有多个类菌体的近球状的新生融合体系。衰老阶段时,此周膜出现解离,不再包裹类菌体,共生细胞的结构体系崩溃,固氮的功能也随之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