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7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林业   563篇
农学   504篇
基础科学   195篇
  347篇
综合类   2950篇
农作物   428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395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橙瘿螨是茶树上一种常见害螨,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茶树,减弱树势,对茶叶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文章介绍了茶橙瘿螨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该害虫的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机采辣椒品种性状、产量的影响,以适宜机采的辣椒‘辣研102’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种植密度(P0:38 480株/hm2、P1:51 307株/hm2、P2:76 961株/hm2、P3:102 615株/hm2),分别于贵阳、遵义两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辣椒株高呈增加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辣椒根部、地上部生物量均在高密植条件下(P3)时达到最小。辣椒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高密植处理条件下(P3)达到最大,发病率分别为41.67%(贵阳)、43.33%(遵义),病情指数分别为31.05%(贵阳)、29.86%(遵义)。过高的种植密度导致单株辣椒光合作用大幅下降:P1、P2、P3处理条件下光合速率分别较P0处理显著降低13.94%、24.73%、29.66%(遵义);P1、P2、P3处理条件下辣椒叶片蒸腾速率较P0降低10.02%、19.81%、42.12%(贵阳)。辣椒总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而商品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商品果产量在P1条件下获得最大值,相对于P0、P2、P3贵阳辣椒商品果产量显著提高了16.43%、32.81%、41.67%,遵义提高了20.25%、26.67%、61.02%。综合辣椒生长与商品果产量,贵州机采辣椒‘辣研102’最佳种植密度为51307株/hm2。  相似文献   
3.
文中总结分析了1961—2017年世界溶解浆生产和消费情况。溶解浆的生产和消费呈现由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溶解浆生产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制浆造纸工业的技术进步,溶解浆的生产量将增加,进口占比逐年降低。世界溶解浆的生产和消费量在今后若干年内仍呈增长趋势。2017年世界溶解浆的消耗量为792.9万t,进口量占比为64.3%。乐观预测到2030年世界溶解浆消费量将达到1 230万t,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60%。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溶解浆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但溶解浆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浆料品质不够稳定,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亟待投入研究力量,开发适宜的溶解浆生产工艺,提升溶解浆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确定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品种的多性状评价指标,建立龙井茶适制品种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鉴定筛选优良龙井茶适制品种或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对浙江省15份主要栽培茶树品种(系)的芽叶长宽比、百芽重、展叶角度、亮度值(L)、红绿属性(a)、黄蓝属性(b)、色彩饱和度(C)、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比、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17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对茶树品种(系)的龙井茶适制性进行综合评价。17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05%,百芽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8.15%),叶底的变异系数最小(0.86%),适制龙井茶农艺性状变量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7个评价指标压缩成6个综合指标,经过分析6个主成分函数式中的17项农艺性状系数,可以将17项农艺性状分为外形因子、内质因子、感官因子3个主要指标,这3个主要指标可以较准确地评价龙井茶适制品种,其中芽叶长宽比、a值、茶多酚、酚氨比、外形、香气和汤色是主要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15个品种分为2个大的类群,采用层次分析可以将茶树品种采制龙井茶的适宜性进行综合排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5份茶叶品种的17项农艺性状进行龙井茶适制性综合评价是可行的,结合层次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排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较全面客观评价,为龙井茶适制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荔枝果实的成熟特性,以‘糯米糍’和‘桂味’2个花期和成熟期较一致的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当‘桂味’果皮首先开始转黄时,定期测量2种果实的纵横径和果实各部分质量,测定果实固形物(TSS)、糖、酸和Vc等含量,从果实外观成熟度变化、果实的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等方面探讨荔枝的成熟特性。结果表明,‘糯米糍’果实的初始缓慢生长期较‘桂味’长,果皮推迟转黄约13天,但后期大部分时间内生长速度更快,两者果径和单果重的差异在缩小,成熟度趋于一致;后期果径的生长以横径为主;当果实的鲜食品质趋于最佳时,果径有暂时收缩的趋势;‘糯米糍’和‘桂味’的果肉分别以积累蔗糖和还原糖为主,过熟时还原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持续下降,当可滴定酸含量位于0.23%~0.69%、糖酸比位于20.93~61.75时,果实鲜食品质较佳;‘糯米糍’可食率较高,维持在约80%,过熟时‘桂味’可食率下降,单果重的增加以果皮和果核增重为主;2种果实过熟时继续生长,‘糯米糍’生长速度较快,但果实TSS下降,Vc含量较低,果实品质劣变更加严重。2个荔枝品种的果实具有独特的成熟特性。可滴定酸和糖酸比可作为判断果实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糯米糍’成熟果实衰退快速,维持适宜含酸量和糖酸比的时间较短,宜鲜食的品质保持期和适宜采收期较短,‘桂味’果实衰退速度较慢,适宜保质采收期较‘糯米糍’长,这也是‘桂味’品种的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紧实度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暴露期间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变化的影响,为生产实践选择适宜的青贮紧实度提供参考。以新饲玉10号青贮玉米为材料,发酵装料密度设计为5个梯度(350,400,500,600,700kg/m3),发酵期为50d,检测开窖后各紧实度处理第12,24,36,60,108h青贮发酵品质和主要微生物的变化,并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监测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有氧暴露时间与紧实度的交互作用对pH、乳酸、乙酸和氨态氮含量以及乳酸菌、霉菌、酵母菌和好氧细菌数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开窖108h后,紧实度为600kg/m3青贮饲料的乳酸菌数量最多,达到8.17lg cfu/g FW,其pH值和氨态氮含量最低,霉菌和酵母菌数量最少,分别为5.38和7.72lg cfu/g FW;且紧实度600kg/m3有氧暴露后稳定的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达到100h。通过综合评价,在有氧暴露后紧实度为600kg/m3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最好,建议600kg/m3为全株玉米最佳青贮紧实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沧州生态类型区主要农艺性状在玉米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方法]以自主选育的66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品比试验,进行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与穗粗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位和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由逐步回归分析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t检验也在显著水平,千粒重、行粒数和穗行数对产量均有显著的正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高产型玉米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雪上项目的举办地,其中宣化区是当地重要工业区,对当地用水和水质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宣化区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保障冬奥会顺利进行。[方法]采用水足迹理论对张家口市宣化区2007—2014年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水量、水质评价其水资源短缺状状况。[结果](1)宣化区2007—2014年平均蓝水足迹5.77×10~7 m~3,且工业占比最大;绿水足迹年平均值为9.90×10~6 m~3,全部来源于农业。(2)以COD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核算该地区灰水足迹,年平均灰水足迹为4.22×10~7 m~3。(3)根据年平均水量型缺水指标(Iblue为3.55)和年平均水质型缺水指标(Igrey为0.51)可知,宣化区属于严重水量型缺水地区,且水质型缺水情况日益明显。[结论]从宣化区用水现状来看,当地亟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率,改善区域水资源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设置田间小区试验,开展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5.0、30.0和45.0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5.0、18.0和24.0kg/hm~2)和渝峰"99植保"(15.0、22.5和30.0kg/hm~2)不同的滴施用量对棉花黄萎病、生长发育及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3种施药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指,防病效果随着枯草芽孢杆菌剂施药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木霉菌剂施药量18.0kg/hm~2防效显著高于15.0和24.0kg/hm~2,全生育期达到61.86%;"99植保"不同的用量处理平均防效达到72.46%,但22.5和30.0kg/hm~2防效增幅差异不大。(2)3种施药处理对棉花生长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棉花的株高、果枝数和蕾铃数随枯草芽孢杆菌剂施药量增加显著增加;木霉菌剂、"99植保"施药量的增加对株高影响不大,但果枝数和蕾铃数基本上随施药量增加而增加,中、高施药量之间的结蕾数差异较小。(3)3种药剂滴施后对棉田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细菌数量均随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枯草芽孢杆菌剂和"99植保"处理后放线菌数量表现为随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真菌数量随施药量增加依次降低,木霉菌剂施药量18.0kg/hm~2的放线菌数量高出15.0和24.0kg/hm~2近2倍。综合棉花防病效果及生长表现,"99植保"滴施用量建议22.5kg/hm~2、木霉菌剂18.0kg/hm~2、枯草芽孢杆菌45.0kg/hm~2。  相似文献   
10.
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果肉褐变是影响丝瓜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对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进行遗传分析,为丝瓜的品质改良奠定基础。以易褐变自交系‘YX014’和耐褐变自交系‘LJ-01’配制成6个世代(P_1、P_2、F_1、F_2、B_1、B_2)为试验材料,应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丝瓜果肉褐变特性进行遗传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的最佳遗传模型为E-_1模型,即由_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B_1、B_2和F_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1.20%、72.08%和0.52%,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18.8%、27.92%和99.48%,表明丝瓜果肉褐变程度主要受2对主基因控制,以遗传效应为主,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B_1、B_2世代主基因选择率高,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因此,在丝瓜褐变的群体改良中,可对低褐变单株进行定向选择或轮回选择,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