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偏低温 (亚适温 )、临界低温、弱光以及偏低温弱光、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黄瓜苗期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变化及光合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弱光降低了黄瓜对低温的敏感性 ,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 ,使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额上升 ,但弱光下光合速率下降。在偏低温条件下 ,光照强度对黄瓜的生长起主导作用。在临界低温条件下 ,低温对黄瓜的生长起主导作用。不同黄瓜品种对单一低温和单一弱光的反应存在差异 ,同一品种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是不完全协同的 相似文献
2.
3.
结实期氮素营养和土壤水分对水稻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和氮素营养对两个水稻品种(组合)的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的水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增加;而氮素营养则能提高剑叶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水分胁迫促进茎鞘物质向外运转,而氮素营养影响则相反。水肥对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在高氮水平下,轻度土壤水分胁迫可增加产量。稻米品质因施氮水平和土壤水分胁迫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低温(15℃/8℃)条件下,以政党光和弱光2个试验区对4个黄瓜4d处理,在常温弱光下恢复,测定处理前后及恢复过程中的光合特性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光区,各品种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额减少,而弱光区增加,处理期的光合速率弱光区低于正常光区,而恢复期则相反,处理期间2个试验区光合作用的适温点均降低,处理后光合作用的适温范围明显变宽,低温处理4d对光系统Ⅱ的伤害在常温下能很快恢复,而我合作用的碳化恢复明显滞后,这些特性在品种间存在产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壤水分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大型活动式防雨旱棚,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研究全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夏玉米光舍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光舍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减少,引起果穗性状恶化,导致经济产量大幅下降。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的减少和百粒重的下降。严重水分胁迫可使收获期玉米籽粒、苞叶、穗轴、花丝含水量较充分供水约高20%~60%,从而导致玉米成熟期推迟。 相似文献
6.
遮光对花叶细辛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在遮光度为 4 3 %、70 %、95 %的 3种遮光处理条件下 ,花叶细辛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比值、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 -光响应曲线、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遮光度增加 ,叶绿素a +b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 ,叶绿素a/b降低 ;绝对光能利用效率增加 ;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降低。 4 3 %和 70 %遮光处理条件下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 ,而 95 %遮光处理条件下呈“单峰”型 ;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值在 4 3 %和 70 %遮光处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而在 95 %遮光处理条件下却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梨属4个重要种的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川梨(Pyrus pashiaBuch.Ham.)、滇梨(Pyrus pseudopashiaYu)、杜梨(Pyrus betulaefoliaBge.)和砂梨(Pyrus pyrifoliaNa-kai)为材料,研究了梨属4个种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水分利用率(WUE)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梨属4个种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存在差异,光合速率强弱顺序为川梨>滇梨>杜梨>砂梨。杜梨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最高。供试的梨属4个种在晴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强弱的顺序为杜梨>滇梨>川梨>砂梨。 相似文献
8.
9.
低温弱光对黄瓜植株生长、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偏低温弱光条件对5个黄瓜品种苗期植株下胚轴、真叶数、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偏低温弱光造成黄瓜下胚轴、真叶数以及叶长叶宽的生长量减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光化学效率降低。不同品种受低温弱光逆境影响的部位和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春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春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比露地对照增产达44.4%。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具有保墒和提高生育前期地温的作用,使覆膜小麦出苗早、整齐,促进营养生长,穗分化时间较长,灌浆充分,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地膜覆盖穴播小麦具有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光合“午睡”现象轻和干物质积累多的特点。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日平均光合速率为1.08mgCO2/dm2.h、13.70mgCO2/dm2.h和11.62mgCO2/dm2.h,分别比对照高23.3%、33.1%和12.7%。在拔节期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则为双峰型。净同化率最高可达13.01g/m2.d,平均为8.24g/m2.d,比对照高0.38g/m2.d和0.23g/m2.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