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3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194篇
  606篇
综合类   2287篇
农作物   213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476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12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the technique focus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vitaliza⁃tion. Carbamate pesticide residues are seriously threatening the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and human life and health. Nowadays, the common detection methods are instrument-based for carbamate pesticide residue, which dis⁃ satisfy the request of an on-site rapid, sensitive and simultaneous detection for multiple carbamate pesticide resi⁃ dues. Based on the home-made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carbofuran and carbaryl respectivity, a microarray for rapid and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carbamate pesticide residues was developed within 30 min.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limits of detection(LODs)were found to be 0.11 and 0.09 ng/g, while the linear ranges were 0.33-3000 and 0.18-1500 ng/g for carbofuran and carbaryl respectively. By using spiked peanut samples, it recorded recoveries of 88.4%-98.3%, 90.1%-118.8% for carbofuran and carbaryl respectively. The RSD of intraarray were found at 9.0%, 3.5%, while the RSD of inter-array were recorded at 12.3%, 16.3% respectively. The de⁃ tection results of the microarray we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HPLC-MS/MS. This proposed microarray provid⁃ ed an on-site high-sensitivity, simultaneous and rapid detection of carbofuran and carbaryl, and could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foo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2.
卜燕萍  焦键 《农机化研究》2021,(2):163-168,173
传统农药喷雾机具作业同步性较低、机械折叠展开复杂及震动幅度大等问题,无法满足越来越严格的作业要求。为此,基于ANSYS对农药喷雾装置进行设计与模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可变数据与喷杆振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计算得到的相关参数具有可靠性。针对各阶段的固有频率进行整合,根据对比分析能够可知:最大误差值为7.15%,二者固有频率大致相同,说明建模分析结果比较准确。试验结果表明:当农药喷雾装置的作业速度为1.25m/s、农药喷射压力为0.3MPa、喷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600m时,农药喷雾装置的作业均匀性与覆盖性良好,喷杆在喷射过程中没有明显振动现象,沿杆喷雾量、喷头喷雾量及沉积量三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62%、2.56%、31.25%,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植保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天然芸苔素属于甾体类植物内源生物活性物质,其骨架为甾醇,其中芸苔素内酯生物活性最强,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是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为更好地将芸苔素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概括了芸苔素内酯的生物活性及在粮食、果蔬等作物上的应用。探讨了芸苔素内酯在提高种子活力,促进作物生长,大幅度促进产量提升以及品质改善,提升作物抗逆性,缓解农药对作物影响的研究概况及取得的进展,指出了芸苔素内酯的应用是作物增产增收的关键途径,同时,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作物种植成本与减轻环境污染,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调查了养分专家系统 (Nutrient Expert, NE) 推荐施肥在西北旱地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明确该方法在西北旱地小麦推荐施肥中的可行性。   【方法】   在陕西渭北旱塬两年共布置15个田间试验,所有试验均设置两个处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 (NE) 和农户习惯施肥 (FP)。在小麦成熟期采集小麦样品和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调查分析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经济效益和肥料偏生产力。   【结果】   NE推荐的N施用量平均为158 kg/hm2,较FP处理 (N 192 kg/hm2) 减少了18%;P2O5施用量平均为62 kg/hm2,较FP处理 (134 kg/hm2) 减少了54%;而K2O用量为40 kg/hm2,较FP处理 (28 kg/hm2) 增加了43%。NE处理的冬小麦平均籽粒产量为5171 kg/hm2,与FP处理 (5111 kg/hm2) 籽粒产量接近,经济效益提高了7.8%,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5.1%,磷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39.8%。与FP相比,NE处理的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无显著差异。   【结论】   相比农户习惯施肥,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的施肥方案减少了18%的氮肥和54%的磷肥用量,增加了43%的钾肥用量,冬小麦产量保持稳定,氮肥和磷肥的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均显著提升,具有较好的化肥减施和增收效果,可在旱地冬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现有报道的食品和环境基质样品中阿维菌素残留分析最为常用的检测仪器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基于此,已建立了一系列的不同样基质中多种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除了关注常见的多种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也关注了食品和环境样品中单种阿维菌素化合物的专一性检测方法。本研究从阿维菌素在食品和环境领域的应用以及赋存状态、前处理方式(提取和净化方法)、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及定量方式和基质干扰等方面,综述了2010—2020年不同检测技术在食品和环境样品基质中阿维菌素类化合物残留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综述了多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未来的关注点以及对阿维菌素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可为开展烟草中阿维菌素类化合物残留分析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药防治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病虫害突发或爆发时具有快速高效的防治优势。茶树叶片表面具有亲水性,常量施药会造成茶叶农残超标、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茶树减量施药是减少茶叶农残的有效手段。系统综述了茶树生物特性、茶树病虫害预测诊断及防治方法、茶树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强调提高茶树低容量喷雾的农药有效利用率是实现茶树减量施药的关键。针对目前茶园地面工况复杂及农药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从低容量仿形喷雾机、茶树病虫害喷雾决策及智能终端等六个方面提出茶树病虫害施药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建议,指出低量化、精准化及智能化是未来茶树植保喷雾机械及施药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柑橘中5种杀螨剂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后,取有机相用Qu EChERS方法净化,利用G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5种杀螨剂在0.005~0.5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6,方法定量限为0.005 mg/kg。在0.005、0.01和0.1mg/kg 3种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0.6%~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14.64%。本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柑橘类水果样品中杀螨剂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有效成分质量分数:5%乙霉威,5%腐霉利)在设施黄瓜上施用后的沉积分布特性及残留消解动态,采用PC-3A(S)型激光粉尘仪及粉尘取样片,分别研究了不同设施类型、不同温湿度及不同施药角度下,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设施黄瓜上的沉积分布情况;并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北京市进行了该药剂在设施黄瓜叶片和果实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设施类型、不同温度条件下,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的沉积分布特性无明显差异,且其有效成分分解率不受温度影响;不同湿度条件下,该微粉剂在黄瓜叶片上的沉积量不同,湿度越大沉积量越多。乙霉威和腐霉利在黄瓜叶片和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或一级动力学方程,2种药剂在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2 d和3.0~3.2 d,在果实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0~4.3 d和3.1~3.8 d。采用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分别按100 g/hm2和150 g/hm2(1.5倍)剂量于黄瓜幼果期施药,最多施药3次,施药间隔期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间隔7、10和14 d分别采样,乙霉威在黄瓜果实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88 mg/kg,低于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其最大残留限量(MRL)值(5 mg/kg),腐霉利在黄瓜果实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49 mg/kg,也低于其MRL值(2 mg/kg)。该研究结果可为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设施黄瓜上的安全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Barley/cereal yellow dwarf viruses (YDVs) cause yellow dwarf disease (YDD), which is a continuous risk to cereals production worldwide. These viruses cause leaf yellowing and stunting, resulting in yield reductions of up to 80%. YDVs have been a consistent but low‐level problem in European cereal cultivation fo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mostly due to the availability of several effective insecticides (largely pyrethroids and more recently neonicotinoids) against aphid vectors. However, this has changed recently, with many insecticides being lost, culminating in a recent European Union (EU) regulation prohibiting outdoor use of the neonicotinoid‐insecticide compounds. This change is coupled with the growing challenge of insecticide‐resistant aphids, the lack of genetic resources against YDVs, and a knowledge deficit around the parameters responsible for the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YDD. This means that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of cereal cultivation in several European countries including France and United Kingdom is now again threatened by this aphid‐vectored viral disease.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YDV pathosystem, describe management options against YDD, analyse the impacts of the neonicotinoid ban in Europe, and consider future strategies to control YDV. © 202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0.
我国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种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病是小麦生长后期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近年来,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为害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为此,统计了我国登记用于防控赤霉病的农药品种数量、产品剂型、毒性级别,简要评析了不同农药的成分、作用机理及优缺点,指出当前已登记防治该病的农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