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锯末基质发酵腐熟的理化性质及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研究了以尿素为氮源的锯末基质发酵腐熟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腐熟后基质中氮素水平降低 ,木质纤维素 (碳素 )得以降解 ,C/N值下降 ;锯末基质加入 7kg·m-3 尿素和 0 .2 1kg·m-3 EM处理的辣椒苗生长最好 ,可达到草炭基质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在5、8、15℃的低温下,对6个辣椒品种幼苗处理3 d,对处理后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6个辣椒品种均表现为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总体上先下降后上升;POD活性在8、15℃的低温下,每个品种表现不一,但在5℃下,所有品种POD活性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生物源脱落酸对盐胁迫下辣椒苗生长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辣椒品种苏椒5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了生物源脱落酸(ABA)提高辣椒苗耐盐性的效果及其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ABA能有效提高辣椒苗的抗盐胁迫能力,在盐胁迫下,经ABA(5.0~40.0 mg/L)处理的辣椒苗株高和干物质增长率的减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清水+0.5%吐温-20).经ABA(10.0 mg/L)处理能有效提高盐胁迫过程中辣椒苗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减缓丙二醛(MDA)的积累,促进辣椒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脯氨酸、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4.
茄果类幼苗低温伤害与膜脂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世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1,(2)
随着低温时间延长,番茄、辣椒幼苗GSH和ASA含量下降,CAT活性降低,H_2O_2含量相应增高;MDA积累和电解质泄漏增多,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膜系统受到的伤害加大。番茄和辣椒幼苗在2±1℃的低温胁迫超过2h时,膜系统的损害明显加大。自由基清除剂(GSH、AsA、SB和甘露醇)的预处理可减轻低温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低温下,叶绿体膜脂过氧化作用亦增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利用紫外线C(UV-C)抑制幼苗生长的特性来培育壮苗,以普通日光灯照射作为对照,在UV-C总辐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设间断照射(8 min×2)和连续照射(16 min×1)2个处理,研究了短期UV-C间断照射和连续照射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V-C间断照射处理辣椒幼苗的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比连续照射处理和对照高,株高、全株鲜重及根系活力比连续照射处理和对照低;间断照射和连续照射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在2~22 d比对照高,22~42 d比对照低。UV-C照射对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辣椒在UV-C辐射反应中的保护作用也不大。说明UV-C间断照射对辣椒幼苗的影响大于连续照射。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聚乙二醇处理对辣椒幼苗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PEG-6000)对辣椒幼苗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方法]以干制辣椒杂种一代种子为试材,PEG-6000按重量比(W/V)设0%(CK)、5%、10%和15%4个水平模拟干旱环境,对辣椒幼苗进行处理。[结果1随PEG-6000浓度增加,辣椒幼苗株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5%和10%浓度胁迫下株高分别增加了13.8%和8.8%,15%浓度胁迫下株高则降低了17.4%。辣椒幼苗叶面积随着PEG-6000浓度的递增而递减:与对照相比,5%、10%和15%PEG-6000胁迫下叶面积分别降低了33.8%、58.7%和78.5%。[结论]5%PEG-6000胁迫对辣椒幼苗株高有促进作用;大于10%PEG-6000胁迫对幼苗植株高度有抑制作用;各种PEG-6000浓度均抑制辣椒幼苗叶面积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发酵柠条粉混配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柠条粉(替代草炭基质)、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材料,按照不同比例混配形成柠条粉复合基质,对混配基质物理性状和在辣椒育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发酵柠条粉基质,提高了混配基质的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降低了基质的持水孔隙度,部分混配基质完全符合育苗基质要求,且育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壮苗二号育苗基质);发酵柠条粉体积百分比在55%至60%之间,总孔隙度在70%至90%之间,通气孔隙度在10%至11%之间育苗效果更佳。通过测定辣椒幼苗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确定用于辣椒育苗的发酵柠条粉混配基质中柠条粉∶珍珠岩∶蛭石的最佳比例为3∶1∶1或4∶1∶2。 相似文献
8.
9.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CMS三系的不育系、恢复系与相应杂交一代种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辣椒幼苗叶片对低温弱光及其恢复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弱光处理时间的增加,辣椒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先降低,又升高,随后降低;POD与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常温恢复阶段SOD与APX活性先降低又升高;就POD活性来说,杂交一代种F1逐渐升高,不育系与恢复系呈现"V"字形变化趋势。在低温弱光处理阶段,渗透调节物质Pr与可溶性糖先降低后升高;脯氨酸含量与之相反。在常温恢复阶段Pr呈现出一直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随后升高;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又降低。F1的SOD活性、POD活性、Pr含量高于A、R;R、F1的APX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高于A。恢复系与杂交种的各项指标优于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UV-C照射对辣椒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相关影响.[方法]按照农作物发芽标准,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并测定株高、茎粗、干鲜重等指标.[结果] UV-C辐射能使辣椒种子发芽势降低1.5% ~10.6%,但对发芽率没有影响.10、20 h处理使辣椒种子的出苗率分别提高18%和17%.通过测定生长指标,发现10 h处理能使辣椒幼苗的茎粗增加,植株高度降低,干鲜质量增加,壮苗指标有所提高.[结论]UV-C照射处理辣椒种子10 h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