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西藏高原地区多因子作用下的青稞动态生长模型。【方法】于2016─2017年在西藏农牧学院农田水利试验场,监测了不同水分和氮素状态下的青稞动态生长过程,基于方差分析法研究了水分和氮素对青稞动态过程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4个自由度、描述土壤水分和氮素对春青稞干物质形成以及累积过程函数关系,构建了多因子作用条件下的青稞动态关系模型,分别采用2016年和2017年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和验证。【结果】西藏高原地区青稞动态生长过程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青稞的干物质增量和累积量与土壤水分和氮素投入量表现出非线性响应关系;采用偏相关系数能够有效地反映青稞的产量与干物质指标关系。模拟不同水分和氮素条件下的青稞生长过程与实测结果相比,全生育内Nash-Sutcliffe系数平均值为0.873;5%的显著水平下,不存在系统性偏差。【结论】构建的青稞动态生长关系模型能够描述西藏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对青稞生长动态过程影响机理,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综合分析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籽粒、面粉、面团品质指标的影响,为提升小麦品质提供有机肥科学施用基础。 【方法】 以鸡粪、猪粪和牛粪为供试有机肥料,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供试作物进行了田间试验。在施N 225 kg/hm2前提下,设单施化肥(尿素)、鸡粪、猪粪、牛粪处理,及三种有机肥各自分别以25%、50%和75%配合75%、50%、25%的化肥处理,以及化肥、鸡粪、猪粪、牛粪施肥料量加倍处理,共18个处理。小麦收获后,分析了3个籽粒品质指标、5个面粉品质指标、7个面团品质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了三种有机肥的不同利用方式和用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结果】 施N 225 kg/hm2条件下,单施鸡粪、猪粪对小麦各品质指标的提升作用与单施化肥处理相当,明显优于牛粪;与单施牛粪处理相比,单施鸡粪、猪粪、化肥处理的平均面团形成时间延长了50.85%,平均粉质指数提高了25.75%,平均湿面筋含量提升了19.71%,平均沉淀值提升了18.17%,平均粗蛋白含量提升了14.37%,面团拉伸比降低了36.84%。增加肥料用量一倍对小麦品质指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常量处理中,25%有机肥+75%化肥最有利于籽粒蛋白含量的提高。将15个品质指标分为3个主成分组,以湿面筋为代表的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占到60.2%,代表了大部分的数据信息。根据各施肥处理对品质指标影响的相似性,将18种施肥方式聚为四类:1)不施肥;2)单施常量、加倍牛粪处理;3)常量鸡粪、猪粪、化肥单施及常量配施处理;4)加倍化肥、加倍鸡粪和加倍猪粪处理,从1)至4)小麦多数品质指标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 【结论】 以常规施氮量(225 kg/hm2)为前提,鸡粪、猪粪配施少量或者不配施化肥,牛粪配施75%化肥都可以显著提升小麦品质,单施牛粪提升小麦品质作用不显著。因此,在有机肥源充足的条件下,在总施氮量不增加的前提下,鸡粪、猪粪氮的施用比例可提高至75%,牛粪的实用比例控制在25%,以获得优质的小麦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3.
建立多重因子分析模型,经主成分分析抽取载荷较大的因子,编制了大学生亚健康自评量表和风险评估模型。检验表明,量表具有显著的区分效度,可有效诊断与评估大学生亚健康风险。风险评估证实,宁波市高校有27%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高风险状态,且男女大学生亚健康风险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对引导大学生理性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蜂业》杂志社在2008年第3期《中国蜂业》中发放《2008年1-2月全国养蜂业雪灾损失调查表》所反馈的信息,与各省蜂业管理部门及蜂业合作组织的调查资料汇总,借助社会统计学工具,通过相关分析、多因素独立样本总体分布检验、Asymptotic双尾显著性检验等计量和统计学方法,科学的分析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各种因素对我国养蜂业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各种因素与养蜂业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能力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转地能力强的养蜂户在地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上强于地能力差的定地养蜂户;经验丰富的专业养蜂户和经验相对差的业余养蜂户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中蜂在总体上抗逆性明显强于饲养西蜂;科学饲养蜜蜂的养蜂户明显强于传统饲养蜜蜂的养蜂户的结论,并且提出加大对蜂业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提高“大转地”养蜂户的比例;大力培养蜂业科技人员等建议来减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对我国养蜂业造成的损失。最后为有关农业部门预防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对养蜂业的破坏提出了几点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杉木种子园管理和建园无性系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综合分析了45个无性系单株产量、早期败育率、中期败育率、后期败育率、中期后期总败育率、优良粒率、发芽率、活力等指标的差异,并用单指标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从原有一代种子园淘汰15个劣质无性系来改善种子园的产量和质量;另从中选出速生、丰产、结实量高、质量好的15个无性系,结合子代测定,作为营建二代种子园材料。为现有一代种子园经营管理和二代种子园营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多因素综合评估对信阳市农科所选育的10个早代(S2代)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测定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交种12个性状(单株产量、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数、主花序角长、主花序结角密度、全株总角数、角粒数、千粒重、生育期)的权系数分别为:0.11、0.09、0.08、0.07、0.09、0.08、0.08、0.08、0.08、0.09、0.08、0.07;测交种的综合效果测度值大小顺序为:K1> K2> K9> K5> K10> K3> K7> K4> K8> K6;其中K1的综合效果测度值是0.9376,综合表现最大,其次是K2,它的综合效果测度值为0.8933,K6综合效果测度值是0.8226,综合表现最差。此排序值与以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位次排序值高度相关,以此来对评估早代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有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   总被引:31,自引:20,他引:11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推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尚未见参照做法.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逐级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在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评价基础上,修正得到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结合基本农田质量现状及其限制因子可改造程度,从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和经整治后可建成2个层次上划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全区适宜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农田有6036.98 hm2,占基本农田总量的43.54%.其中1026.70 hm2已基本具备建设条件,集中分布在马昌营镇和大兴庄镇等西南平原乡镇,其他5010.28 hm2为经整治后可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区和半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立足区域特点,分类推进,已具备建设条件的西南部平原区应致力于打造高端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平原区需要重点协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关系,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半山区应在提升农田质量的同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耕地利用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选取19项指标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1990-2009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水平,最后利用协调度模型判断影响耕地利用效益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 1990-2009年河南省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 20 a间耕地利用系统协调度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总体上由极不协调转变为基本协调状态.为实现河南省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应通过挖掘耕地利用潜力,加大土地整治和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科技,加大惠农支农力度,控制人口数量等方面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风险评价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分级赋值方法,基于熵值法和专家打分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构建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指数并在流域尺度上进行验证,划分氮素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等级并识别关键管控区。结果表明:种植源、养殖源和生活源分别贡献河南省31.52%、38.47%和30.01%的氮素流失负荷,流失负荷呈现为西低,中、东部高的特点。河南省有39.429km2的区域存在中风险,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3.61%,有17.318km2的区域存在高风险,约占总面积的10.37%;划定距河流2km以内的中、高风险区为一般管控区和重点管控区,面积分别为10.982km2和9.285km2。通过与同期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决定系数为0.82,表明模型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准度。综合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可用于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对某地区不同农产品受农药残留污染程度以及不同时间段受农药残留污染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AHP-E模型的多因子农药残留污染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农药残留侦测结果,综合考虑农药毒性、检出频次、检出含量、超标情况多方面因素,选择评价因子;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农产品受农药残留污染的程度进行评价,用熵值法对不同时间段受农残污染的程度进行评价。以2013年3月至6月A市6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侦测结果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对6种农产品受农残污染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发现,按农残检出率和超标率两个单因子评价指标进行排序的结果分别为黄瓜、苹果、番茄、青椒、芹菜、韭菜和芹菜、韭菜、黄瓜、苹果、番茄、青椒;而用本文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得出的排序结果为韭菜、芹菜、黄瓜、青椒、番茄、苹果。对不同时间段受农残污染程度进行排序发现,按农残检出率和超标率单指标进行排序的结果均为5月、4月、3月、6月,与本文方法的排序结果一致。对比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排序结果发现他们既有联系又有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单属性评价方法考虑因素单一,而本文提出的综合评价模型能较全面反映农药残留的污染情况,并有效突出不同农产品之间农药残留污染程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