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完全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70篇 |
出版年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种盐生植物营养器官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肖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2,37(4):421-427
通过对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甘蒙怪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长芒草(Stipa bungeana)五种盐生植物显微结构观察,这五种盐生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均呈现一定的适应性特征:⑴ 气孔器下陷,角质层加厚,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而整齐;⑵多为等面叶,叶片栅栏组织发达,或退化为鳞片状,而具同化枝;⑶茎、叶多为肉质化,贮水组织发达;⑷具有含晶细胞,枝叶具盐腺。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气孔密度、大小及显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应用石蜡切片法对土壤中度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的气孔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水分胁迫的玉米叶片气孔密度增大,气孔的长、宽明显减小。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8664^**),气孔密度与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93l5^**),气孔密度与宽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8782^**)。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气孔的显微结构发生了规律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气孔开度逐渐变小直至关闭,且不同基因型玉米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3.
文冠果雄蕊发育的解剖学及雄性不育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文冠果雄性不育机理 ,该文观察了文冠果雄蕊发育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并通过双向电泳方法对花药蛋白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 :①两性花花药和雄花长、短花丝花药中均含有具萌发能力的花粉粒 ,但两性花的饱满花粉粒比雄花的饱满花粉粒少 ,两性花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双核花粉粒时期 ;②雄花的短花丝后期能伸长 ,花药能正常开裂散粉 ,而两性花的花丝始终不伸长 ,花药不能开裂 ,这表明文冠果雄性不育的症结主要在于花药不能正常开裂 ,其次在于部分花粉败育 ;③在蕾期 ,两性花花药蛋白与雄花花药蛋白无差异 ;至开花期 ,至少有 2个多肽(B1 ,B2 )的表达存在差异 .对B1 进行了纯化和测序 ,序列为AGSDDVKVPIHPGSG .经蛋白质数据库检索 ,尚无与之同源的序列 . 相似文献
4.
5.
大鸨羽毛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大鸨(Otis tarda)不同部位羽毛进行了微观结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具飞翔功能的飞羽和尾羽主要是由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构成;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相互扣搭形成坚实的羽面。有钩羽小枝的小钩数为5、6、7、8不等,背腹纤毛数为10、12对,腹齿为4枚;无钩羽小枝的腹齿为5、6枚。廓羽主要由有钩羽小枝、无钩羽小枝和节状羽小枝构成,有钩羽小枝的小钩数为6、7个,纤毛数为12、13对;无钩羽小枝的腹齿为4枚。不具飞翔功能的绒羽和头部饰羽主要是由节状羽小枝构成。研究还发现,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是由节状羽小枝演化而来。羽轴和羽枝轴的表面盖为多边形的角质花纹,髓质层由多孔的髓腔构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反复冷冻-解冻对猪肉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为肉类保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猪肉背最长肌经过反复冻结(-26℃,7 d)、解冻(18℃室温流水解冻)后,测定肌肉解冻损失(thawing loss, TL)、煮制损失(cooking loss,CL)、剪切力(cutting force,CF)、微观结构、肉的颜色((L*,a*和b*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等指标。【结果】随着冷冻-解冻次数的增加,猪肉的TL、CL、TBARS、L*和b*值明显增大(P<0.05),肌纤维排列混乱断裂、肌纤维间隙增大、结构疏松、肌内膜破裂,a*值逐渐变小;冷冻-解冻1次后猪肉CF明显高于新鲜猪肉,超过3次后,CF逐渐变小。【结论】反复冷冻-解冻过程严重破坏了肌肉微观结构、降低了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H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及其热诱导凝胶硬度、保水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 CD)测定不同pH下,猪肉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含量的变化;用物性测试仪测定相应pH下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硬度,用离心法测定其保水性,同时利用扫描电镜拍摄其微观结构。【结果】随着pH偏离肌原纤维蛋白等电点(pI)向中性范围靠近,其α-螺旋含量及其热诱导凝胶的保水性都逐渐增大;而凝胶硬度在pH 6.0时达最大值;在远离等电点的中性条件下,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具有较高有序性的微观结构,而且结构均匀,酸性条件下凝胶的微观结构有序性低,不均匀,且存在聚合物。【结论】猪肉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含量与其热诱导凝胶保水性呈正相关关系;蛋白含天然结构α-螺旋较多时,凝胶微观结构比较有序,反之,凝胶微观结构比较粗糙。 相似文献
8.
以中群14QPM和陕综5号QPM两个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为试材,采用胚乳硬质度5级分类法对籽粒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胚乳硬质度越高,籽粒物理性状越好,蛋白质品质越差;硬质度越低,籽粒物理性状越差,蛋白质品质越好。在含奥帕克-2(o2)的QPM群体中,胚乳硬质度、籽粒密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于胚乳内部组织(EN)的不同,而胚乳边缘组织(EN1)无差异。胚乳内部组织结构的疏密排布、淀粉粒形状、均匀性、角质化程度决定了籽粒物理性状的优劣;胚乳内部组织中基质蛋白形态、密度以及与淀粉粒结合紧密程度决定了优质蛋白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气候条件下,探讨遮阴(弱光胁迫)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1)、穗期遮阴(S2)、全生育期遮阴(S3)3个处理,遮光度为60%,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弱光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性状及其倒伏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指数,地上第3茎节长、茎节横截面积、茎秆穿刺强度均显著降低,且遮阴时期对其影响表现为S1<S2<S3;DH605和ZD958的茎秆穿刺强度分别较对照降低22.23%和24.41%。茎秆硬皮组织厚度和维管束数目及中央大维管束面积、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较对照也显著降低,田间倒伏率显著升高,全生育期遮阴两品种倒伏率分别高达36.5%和24.7%。遮阴后空秆率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显著降低,产量下降,减产幅度表现为S3>S1>S2。【结论】夏玉米生长期内光照不足影响产量形成,改变植株形态,通过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粗度、穿刺强度和茎秆硬皮组织厚度,减少维管束数目,降低茎秆抗倒伏性能,且花前遮阴对田间倒伏率的影响大于花后遮阴。 相似文献
10.
水稻叶表皮硅体显微结构及其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前期探讨水稻硅质化对稻草降解利用的阻碍关系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比较了汕优63、谷秆两用水稻201、低纤维基因突变体嫩稻和其亲本的叶表皮硅质化细胞显微结构与分布.观察发现:不同水稻品种叶片上表皮硅细胞排列除致密程度略显差异,形状变化趋向一致;角质—硅—蜡层上分布着沉积形成的硅质化大分子不可溶的晶体结构,与气孔周边排列的硅质化爪状突起一样,可能与气孔水分蒸腾后的硅化物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