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8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625篇
基础科学   114篇
  197篇
综合类   1960篇
农作物   482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277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高等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研究药用微生物学课程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推行新课改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药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活动。通过明确课程定位、确定课程目标、做好课程设计、组织课程实施、严控课程考核、认真教学反思等过程实施,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锻炼其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期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甜瓜根际酸性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耐铝甜瓜枯萎病拮抗菌,命名为A2。根据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将其鉴定为Pseudomonas sp.。菌株A2对甜瓜枯萎病病原菌的相对防效为68.3%,且拮抗能力具有遗传稳定性。相比AlCl3处理,菌株A2对Al2(SO4)3表现出了更好的耐受性,最高可耐受50mmol/L Al3+。在含有A13+的S-LB培养基中,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0 ℃;培养基初始pH值的降低会加剧A13+对菌株A2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含活性铝的酸性土壤中甜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菌株资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综合性实验内容、综合性实验开设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综合性实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如何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开设综合性实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此实验的开设,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12份引进美国解禁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4份课题组骨干玉米自交系(KA105、KA064、KB043和KB204)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进行配合力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测验种KA105和KA064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表现优良,供试美国玉米自交系中PHPR5、MBST、LH213、2FACC、LH212Ht、LH209和PHR47产量GCA效应表现优良。杂交组合PHPR5×KA105、LH213×KA105、PHH93×KA105、2FACC×KA064、LH212Ht×KA105、PHPR5×KB204产量的超标优势较强,可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5.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利用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资源,以优良选系PB-2、PB-3、PB-7、PB-8、PB-10为母本,以与旅系具有强杂种优势的丹988、铁0322、M54、Mo17、铁7922为测验种,组配获得25份杂交组合,分析5份改良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Iodent种质改良旅系群体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能有效降低杂交种株高、穗位高、果穗行数,增加杂交种的产量、抗倒伏能力、子粒品质和果穗长度。丹598和丹99长改良群体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容易组配高产杂交组合,在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接种根瘤菌对西南地区大豆光合性能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接种根瘤菌对西南地区大豆固氮能力的有效性,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根瘤菌株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5038和B. japonicum 5136侵染南黑豆20和南夏豆25,比较两个大豆品种接种后植株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 含量,考察根瘤数量并测定分析其蔗糖含量、豆血红蛋白含量和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接种后两大豆品种叶片 chla/b值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增加;根瘤数、单株瘤重、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 均显著增加,单个瘤重和根冠比则无显著变化;根瘤内蔗糖含量和豆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固氮酶活性提高。 不同大豆品种对不同菌株的响应不同,南夏豆25与根瘤菌B.japonicum5136的适配性最好,接种后大豆光合性能和 固氮能力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南黑豆20。  相似文献   
7.
榕树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入侵害虫,对果蔬和园林植物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为满足开展检疫处理、防控、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研究的需要,本研究以南瓜为饲养材料,在室温条件下(26±1℃,RH 65%±5%)观察榕树粉蚧的生物学特性与发育历期。结果表明,榕树粉蚧具有典型的雌雄二型现象。雄虫主要经历卵、12龄若虫、预蛹、蛹、雄成虫阶段;雌虫经历卵、13龄若虫、雌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阶段,其发育历期(mean±SE)分别为8.51±0.03 d、9.79±0.09 d、7.46±0.10 d、6.52±0.11 d、12.13±0.11 d、8.16±0.11 d,世代发育历期54.4±0.25 d。雌成虫产卵量483651粒,平均550.87±51.07粒,卵期711 d,孵化率95.19%±0.75%。该研究结果表明榕树粉蚧繁殖能力强,应高度重视其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小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一种小麦病毒病,其传播介体是小麦蚜虫,在小麦生产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植物诱导抗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蛋白质激发子Hrip1可以激活多种植物的免疫防御反应诱导植物产生广谱抗性。本研究评价了Hrip1对小麦黄矮病的诱抗效果。用30 μg/mL的Hrip1溶液进行小麦浸种和幼苗喷雾,随后接种BYDV,接种后第14 d,Hrip1对小麦黄矮病控制效果在50%以上,接种后第21 d控制效果仍在3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Hrip1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BYDV外壳蛋白mRNA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EPG结果显示,在Hrip1处理的小麦幼苗上,麦二叉蚜寻找叶片刺吸位点和韧皮部取食位点的时间增加。以上结果表明:Hrip1能够有效地抑制BYDV在小麦体内的增殖;影响传毒媒介麦二叉蚜的取食行为,抑制其传毒能力。此外,Hrip1处理小麦能有效缓解BYDV引起的叶片黄化和植株矮化的症状。因此,Hrip1可以作为生物诱导剂综合控制小麦黄矮病。  相似文献   
9.
水生植物对不同氮磷水平养殖尾水的综合净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用于不同氮磷浓度畜禽养殖尾水的生态浮岛优势物种,选取水芹、凤眼莲、鸢尾、再力花、黄菖蒲5种挺水植物和狐尾藻、伊乐藻、金鱼藻3种沉水植物,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这8种植物在不同氮磷浓度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及其对水中氨氮(NH4+-N)、总磷(TP)、COD的去除效率,并对其进行曲线回归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水生植物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净化功能。结果表明:凤眼莲、再力花在较低氮磷水平(NH4+-N 80~120 mg·L-1,TP 8~16 mg·L-1)下的去除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水生植物;水芹和黄菖蒲在较高氮磷水平(NH4+-N 180~220 mg·L-1,TP 30~35 mg·L-1)下的去除效果较好,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沉水植物中狐尾藻净化效果较好,生物量增长显著(P<0.05);凤眼莲在实验过程中虽净化能力良好,但易引发次生环境问题,应谨慎选择,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vitamin C on growth, flesh quality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juvenile golden pompano Trachinotus ovatus, a 56‐day feeding trial with five graded levels of dietary VC (D1: 11.69, D2: 34.89, D3: 59.10, D4: 114.26 and D5: 227.93 mg VC per kg of diet) was performed on 375 fish (triplicate groups of 25 fish per diet, initial weight 13.57 ± 0.09 g). Results showed that fish of D3 group exhibited the maximum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and the highest liver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catalase (CAT)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at and gsh‐px. Besides, the D3 group also showed higher contents of protein and lipid, and lower cooking loss, drip loss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in muscle than D1 group. The docosahexaenoic acid proportion in muscl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VC levels. Furthermore, the lowest expression levels of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 (cpt1) an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 (pparα) were detected in livers of D3 group. The optimum dietary VC level was 49.73 mg/kg from the broken‐lin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GR, in which better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tive ability and flesh quality were observed in T. ovatus juveni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