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9篇
  免费   2757篇
  国内免费   1959篇
林业   2849篇
农学   1879篇
基础科学   2171篇
  5545篇
综合类   13101篇
农作物   741篇
水产渔业   347篇
畜牧兽医   1245篇
园艺   498篇
植物保护   100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507篇
  2022年   857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824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514篇
  2017年   1076篇
  2016年   1311篇
  2015年   1057篇
  2014年   1680篇
  2013年   1695篇
  2012年   2651篇
  2011年   2311篇
  2010年   1749篇
  2009年   1733篇
  2008年   1473篇
  2007年   1637篇
  2006年   1427篇
  2005年   1160篇
  2004年   846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solutions to the effects of erratic rainfall patterns and droughts that limi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rowth, the Rwandan government has recently increased investments in irrigation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 the adoption of small-scale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SSITs) and its impact on land productivity using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a sample of 360 farmers in Rwanda. The study uses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echnique to address potential self-selection bias.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adoption decisions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education, farm size, group membership, gender, extension services, access to credit, access to weather forecast information, risk perceptions, access to a reliable source of water for irrigation, awareness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iques, and awareness of subsidy program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option of SSITs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land productivity.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policy implications that highlight the need to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SSITs among farmers as a strategy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food security in Rwanda.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市场对园林景观项目的生态目标、景观品质等要求不断提高,倒逼园林行业加速升级、创新发展.园林施工是园林方案的深化与最终呈现,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园林作品质量的高低.小庭院施工与人们的生活感受息息相关,庭院中砖砌体形式多样,形成了硬质景观的核心.以小庭院砖砌体作为载体,从生态化、创新化和精细化三个维度剖析高质量施工的内涵和策略,提出符合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具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时代在更新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近些年一系列饮食安全问题频发,因此,绿色食品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那么,要想生产出优质、绿色、健康的蔬菜,就需加强绿色蔬菜防控技术的应用,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作物本身的化学残留量,利用对蔬菜无害的防控技术,保障蔬菜的健康生长。基于此,本文认真分析了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希望为促进有机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国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创建国家层面的耕地保护补偿框架,测算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本研究基于生态补偿理论和发展权理论,通过构建耕地保护补偿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补偿测算方法和发展权测算方法,从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耕地面积存在盈余,盈余面积为1 267.89万hm~2;耕地赤字省份和盈余省份各13个,其他为耕地平衡省份;2)耕地生态补偿总支付额为474.52亿元,总受偿金额为355.1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和支付省份均为13个;3)全国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为84.85万元/hm~2,高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8个,低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23个;4)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是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未来占用耕地数量与单位面积耕地发展权价值的乘积之和,最终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每年的给付标准。  相似文献   
5.
广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其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为评估广西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2000-2018年MODIS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广西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基于相关分析等方法,结合地形因子、气候因子和土地利用数据,探讨了植被NDVI对地形、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广西植被NDVI呈增加趋势,但空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北高南低,边缘高中间低。2)随着高程的增加植被NDVI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随着坡度的增加植被NDVI呈先增加至稳定再减小的趋势;除无坡向以外,坡向的不同对植被NDVI影响不大。3)广西2000-2018年气温和降水对植被NDVI为正影响,复相关系数达到0.32。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植被NDVI对气候的响应是不同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广西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形、气候和土地利用的响应,能够为广西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尝试在青藏高原县级尺度上对荒漠化区域进行划分,并分析不同荒漠类型的分布特征,为荒漠区划及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为例,利用2018年的TM遥感影像,2000—2018年的MODIS影像数据,结合GIS制图技术,通过长期野外调查,探讨高寒区荒漠分类系统。[结果] 在分析荒漠形成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荒漠分类的主要原则和划分指标。利用气候区划、地表物质组成、地貌形态及成因、植被盖度等指标,将拉萨市城关区荒漠划分为2个Ⅰ级类型,7个Ⅱ级类型,18个Ⅲ级类型,31个Ⅳ级类型,并确定各级各类荒漠的面积及空间分布范围。[结论] 确定了高寒区荒漠分类的指标,对城关区的荒漠区域进行分级分类。初步建立了西藏高寒地区的荒漠分类体系,奠定了青藏高原高寒区荒漠分类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GlobeLand 30的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为该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00,2010,2020年的GlobeLand 30数据集,通过利用转移矩阵、坡度分布指数、标准差椭圆以及土地利用重心迁移,分析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①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明显。202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为:未利用地>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哈密市虽然面积大但能利用的绿洲面积较小。2020年草地面积为10226.39 km2,水域面积为295.17 km2。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中,草地的减少量最大,流失面积为671.48 km2,主要转换成未利用地、林地和少量耕地;建设用地增量最大,面积高达405.60 km2。2000-2020年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耕地面积呈增长趋势;未利用地和水域呈减少趋势,其中水域面积的减少量很小,基本保持稳定。②2000-2020年草地在5个坡度梯度上分布比较均匀;而耕地和建设用地基本分布在Ⅰ级和Ⅱ级坡度梯度,耕地在Ⅰ级坡度梯度上显优势分布;林地在Ⅰ级坡度梯度上面积最大;未利用地分布面积随着坡度梯度的增加而减少。③201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2000-2010时段的变化相比方向性较明显,范围更广,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结论]2000-2020年哈密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有着明显的时空特征,坡度对各地类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种植面积和多种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农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效益提升潜力大。光电技术在提升农业效益方面大有可为。概述了光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光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调研水产品在流通、加工、贮藏和零售四个产业链环节的损耗情况,对不同类型水产品损耗原因和差异进行分析,提出降低我国水产品产业链损耗的建议措施。单一水产品品种的损耗率数据通过调研直接获得,水产品(整体)及各品类产业链损耗率基于2008-2019年水产品品类及品种产量结构加权计算所得。结果显示:2008-2019年,我国水产品年均损耗量426.55万吨,年均损耗率8.09%。其中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的损耗率分别为12.37%、6.59%、5.82%。从产业环节看,水产品流通环节损耗量117.73万吨,损耗率2.23%;加工环节损耗量169.67万吨,损耗率3.22%;贮藏环节损耗量40.83万吨,损耗率0.77%;零售环节损耗量98.32万吨,损耗率1.86%。以鲜活方式流通与消费容易导致更高的损耗率,海水养殖产品损耗率较大、接近淡水养殖和海洋捕捞的总和,加工和流通是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降低损耗,应扩大加工产品消费,鼓励加工技术创新;升级冷链物流体系,降低产品物理损耗;促进组织化发展,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播种机的自主化作业水平,将光学和超声联合定位方法引入到了播种机导航系统的设计上,通过超声波测距和激光扫描的方法,实现了作业区域的定位和播种机行走路径的规划,从而提高了播种机作业的适应能力,提升了自主作业水平。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基于光学和超声联合定位的导航系统进行了实验,并建立了一个有田垄的农田作业环境,展开了播种机的导航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学和超声联合定位方法可以成功地规划播种机的行驶路径,对无人驾驶播种作业设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