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76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48篇
  90篇
综合类   361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农艺性状是影响植株个体发育状况及群体生产效能的重要因素。本试验以甜玉米T8(♀)和T33(♂)为亲本,组配杂交组合,F2代乳熟期调查各单株主要农艺性状,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茎粗的最佳遗传模型符合A-3模型,即2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穗位高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6,即2对等显性基因遗传;穗位叶夹角最适遗传模型为B-1,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两对基因都以加性效应为主;雄穗分枝数最适遗传模型为B-4,即2对等加性基因控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本试验结果可为甜玉米育种实践及农艺性状遗传改良和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普通丝瓜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普通丝瓜的果皮颜色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旨在为果皮颜色控制基因的挖掘及外观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绿果皮丝瓜材料YX014和白果皮高代自交系丝瓜材料LJ-01为亲本,配制成P1、P2、F1、F2、B1、B2等6个世代,通过目测的方法对6个世代单株的丝瓜果皮色性状观察和分级处理,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丝瓜果皮色性状进行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普通丝瓜果皮颜色的最佳遗传模型为B-1,即符合2对主基因控制并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B1、B2和F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分别为96.4%、99.1%和99.4%。此外,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分别为-2.50和0.00,显性效应分别为0.50和0.48,说明第一对主基因在加性效应中占主导地位,且为负向效应,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近似相等。控制普通丝瓜果皮色的主效基因的遗传力较高,普通丝瓜果皮色遗传改良可以在早期分离世代时进行。  相似文献   
3.
肖文珍 《中国食用菌》2020,(1):105-107,110
介绍了我国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给出了食用菌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对食用菌的物流成本进行了核算;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条件下,食用菌产业可以尝试订单生产模式等一些新型的商业来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整合互联网资源,共同应对机遇和挑战,从而达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方便对温室环境的监控和控制,使用Netty网络框架设计了一个农业物联网服务器系统,能够简化物联网服务器端的开发,实现下位机与上位机的实时通信。本文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总体设计,以期为实现大棚农作物生长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和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玉米病害环境监测系统,笔者设计了包括感知层、传输层、云服务层和应用层的4层架构。在感知层,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玉米病害环境的温湿度、降雨量、风向风速、光照强度和土壤温湿度等数据;在传输层中使用4G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云服务层中,基于四川农畜育种攻关云服务平台,应用数据库技术、云服务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最后,在应用层采用B/S模式实现数据展示服务。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采集、稳定传输和安全存储数据,降低了人工成本。因此,它能够为玉米病害研究课题组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扶贫的三种新模式,指出了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力量 各自在网络扶贫中的定位和职责,进一步夯实网络扶贫基础,从而提高扶贫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7.
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果肉褐变是影响丝瓜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对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进行遗传分析,为丝瓜的品质改良奠定基础。以易褐变自交系‘YX014’和耐褐变自交系‘LJ-01’配制成6个世代(P_1、P_2、F_1、F_2、B_1、B_2)为试验材料,应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丝瓜果肉褐变特性进行遗传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的最佳遗传模型为E-_1模型,即由_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B_1、B_2和F_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1.20%、72.08%和0.52%,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18.8%、27.92%和99.48%,表明丝瓜果肉褐变程度主要受2对主基因控制,以遗传效应为主,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B_1、B_2世代主基因选择率高,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因此,在丝瓜褐变的群体改良中,可对低褐变单株进行定向选择或轮回选择,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8.
涉农人员对智慧农业建设的支持意愿将直接影响智慧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推广与普及。基于我国西部边陲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就不同认知水平的涉农人员对县域智慧农业建设的支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涉农人员对智慧农业越了解、信息获取能力越强、对当地农业发展现状越满意、地理效应认知度越高,则支持意愿越强;涉农人员的文化水平越高、工作类型与农业科技关联度越高者,对智慧农业的建设越支持,但年龄越大的涉农人员越不支持智慧农业的建设;而行为主体的创新意识与其支持意愿关联度不强,说明我国对新技术在农业中运用的宣传不到位,造成涉农人员的创新意愿与前沿创新技术没有严格相符,农户的知识结构与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需求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强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宣传、提高涉农人员的知识水平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10.
《牛生产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适应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主动做出调整与改进,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特征,结合牛生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动物科学专业《牛生产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认真审思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提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创新,培养更适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