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9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821篇
林业   670篇
农学   897篇
基础科学   850篇
  923篇
综合类   3525篇
农作物   754篇
水产渔业   243篇
畜牧兽医   776篇
园艺   229篇
植物保护   30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78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青贮饲料桑中的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柱、流动相、流速及样品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应用HPLC法同时测定青贮饲料桑中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乳酸、乙酸和丙酸在一定浓度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8.35% ~ 104.24%,标准品中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0.58%,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较好。3种物质检出限为4.928 ~ 9.489 mg/L,适用于青贮饲料桑中有机酸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HPLC)|青贮饲料桑|乳酸|乙酸|丙酸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境大豆所携带的病原真菌传入我国的风险极高。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批美国大豆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分离培养获得单一菌株,依据菌落形态、显微结构及分子技术进行鉴定。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大豆中所有真菌共计5门15纲35目63科112属155种,主要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球腔菌科(Mycosphaerellaceae)、小戴卫霉科(Davidiellaceae)、小囊菌科(Plectosphaerellaceae)、赤霉属(Gibberella)、附球霉属(Epicoccum)、间座壳属(Diaporthe)、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得到真菌共计40株10种,分别是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caulivora)、大豆南方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meridionalis)、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Diaporthe longicolla/Phomopsis longicolla)、大豆炭腐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镰刀菌(Fusarium sp.)、附球菌(Epicoccum sp.)、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小双胞腔菌(Didymella sp.)。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对野香优669、明Ⅰ优明占、田黄101等13个水稻品种进行展示示范,分析了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以及产量结构,结果表明:野香优669、野香优967、明Ⅰ优明占、中浙优华香占4个参试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较高,建议在沙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初一和高一新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考察孤独感和安全感在心理素质与高一和初一新生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UCLA孤独感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选取其中4个维度)和安全感量表对1 184名初一和高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心理素质对初一和高一新生问题行为有负向影响;(2)孤独感和安全感在心理素质与初一和高一新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心理素质—安全感—问题行为、心理素质—安全感—孤独感—问题行为、心理素质—孤独感—问题行为3条路径实现;(3)心理素质—安全感—问题行为这一路径的间接效应值最大,即安全感在心理素质与问题行为之间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巴马小型猪代谢疾病模型并分析肝脏转录组变化。选取1月龄巴马小型猪2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高脂诱导组,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诱导组饲喂含2.0%胆固醇饲料,定时监测体重、血常规及生化指标,6个月后试验结束,作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器官组织学检测及肝脏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高脂诱导组个体饲喂4个月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诱导期后血液生化指标中甘油三酯显著高于对照组,饲喂6个月时冠状动脉造影及器官组织切片未见显著病变,肝脏转录组分析显示高脂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有2 468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代谢途径相关。为期6个月的高脂饲喂未致巴马小型猪明显代谢性疾病及心血管病变,但血液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显著影响肝脏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文章系统探讨高脂诱导模型,结合血液生化、组织学、冠脉造影及肝脏转录组分析,进一步获得代谢通路相关潜在标记基因,为建立理想小型猪代谢疾病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酶抑制法的自助式农药残留检测平台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华火腿骨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其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及可溶性糖、有机酸、5''-核苷酸和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分析不同处理组间样品的差异,同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对提取物感官和呈味物质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感官评价发现,高压蒸煮的样品的鲜味、咸味和可接受度最高,其协同滋味的综合评分最佳;呈味物质分析发现,原液中所有呈味物质含量都最低,高压-复配酶解处理的样品中可溶性糖总量最高,高达132.68 mg/100 g;经过酶解处理样品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达到3 733.32 mg/100 g;样品经不同处理后,5''-核苷酸含量呈现显著性增加(P<0.05),总含量最高的是经过高压蒸煮处理的样品,质量分数高达1.24 mg/100 g,是原液和其他处理组样品的2.38~12.4倍;与样品原液相比,游离氨基酸总量都显著增加(P<0.05),高压蒸煮处理的样品中含量最高,总质量分数为642.44 mg/100 g。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样品的感官属性及呈味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样品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处理方式所释放的呈味物质分布规律显著不同,高压蒸煮的样品与咸味和鲜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酶解处理的样品与酸味和甜味有较强相关性,其他组样品与感官与呈味属性相关性不强。结论:不同处理方式的金华火腿骨具有不同的风味,其风味特征与多种物质有关,该研究结果为火腿骨的深度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提高金华火腿骨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7.
牦牛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牦牛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现状,以"牦牛、基因组、转录组和高通量测序"为关键词,对2012—2018年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检索。研究发现:在牦牛基因组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对牦牛基因组进行了首次测序和重测序分析,构建了基因组"草图"和变异图谱,比较了家、野牦牛及与其他物种间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异同,阐释了牦牛高原适应的遗传学机制,探究了牦牛的驯化和群体历史发展动态,初步揭示了牦牛与普通牛种间杂交渐渗状况,并对部分性状(如角、多肋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遗传机理揭示;在牦牛转录组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对牦牛睾丸、卵巢、心脏等多个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和胚胎细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发掘出一批潜在的与牦牛经济性状及一些生物学变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推动牦牛分子育种进程,应进一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牦牛大数据,继续完善牦牛全基因组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香稻品种苗期耐高温的形态生理响应特征,筛选出耐热性较好的香稻品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于光照培养箱内,以超级常规香稻玉香油占为对照,研究了常规香稻品种巴斯马蒂、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象牙香占、中香1号、美香占2号在苗期高温处理下的形态生理响应特征。于高温处理前后测定了8个香稻品种苗期各项形态生理指标。【结果】与玉香油占相比,高温胁迫下,巴斯马蒂的株高、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增幅更大,成活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更高,丙二醛含量反而下降了33.39%,表明巴斯马蒂的耐高温胁迫能力较好。湘晚籼13在高温处理下的单株干质量增幅与玉香油占相近,株成活率较玉香油占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幅较小,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幅在8个品种中均为最低,说明其耐高温胁迫的能力略低于玉香油占。农香18、象牙香占和美香占2号的成活率分别为13.33%、12.67%和16.00%。桂香占(4.33%)、中香1号(1.33%)在高温处理后的成活率最低,表明两者的耐高温能力均较差。【结论】8个品种耐热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巴斯马蒂、玉香油占、湘晚籼13、农香18、象牙香占、美香占2号、桂香占和中香1号。  相似文献   
9.
Potassium (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ze yield, but K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high yielding maize is still not well documented. 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K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HY)(>15 t ha?1)spring maize compared with medium yield (MY)(10–15 t ha?1), and low yield (LY)(<10 t ha?1). The maximum K accumulation stage in maize appeared between V6 and V12 stage (LY, MY, and HY was 125.46, 138.05, and 146.22?kg ha?1,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 K (94.27–97.13%) was accumulated during vegetative stages. HY exhibit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K accumulation than either MY or LY. For different organs, the K remobilization amount of leaf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remobilization amount of stalk was the lowest, the K remobilization amount of leaf and stalk showed as HY?<?MY?<?LY, same as the total K remobilization amount, but the K remobilization amount of sheath and husk plus cob showed the opposite ord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fficient nutrient supply for maize can not only accumulate more K but also delay leaf senescence and maintain high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resulting in reduced K remobilization from vegetative organs, and reduced K loss in whole plant.  相似文献   
10.
FAB2位于油酸合成通路的上游,编码硬脂酰-ACP脱饱和酶,调控硬脂酸(C18:0)向油酸(C18:1)转化。本研究发现高油酸品种开农176种子发育前期FAB2的表达量升高,而成熟期油酸过量积累会抑制FAB2的表达。利用开农176与开农70构建F2杂交群体,发现当植株油酸含量超过60%时会从整体水平上抑制FAB2的表达。种子发育前期,油酸不断积累会导致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并且活性氧含量随之增加;但是在种子发育后期均降低,该结果与FAB2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相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 FAB2与FAD2分别定位于叶绿体与内质网。FAB2编码区序列多态性分析显示,该蛋白序列氮端的氨基酸结构缺失可能会导致硬脂酸含量升高。FAB2启动子序列存在大量AT碱基的富集区域,并且含有光响应、激素调控、转录因子结合的保守顺式元件。本研究发现过量积累的油酸会激活过氧化物酶介导的活性氧信号途径,进而通过细胞核内的未知转录因子调节上游基因FAB2的表达量,该结果不仅拓展了对FAB2的功能认知,也为培育高油酸花生品种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