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完全免费   186篇
  综合类   83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39,自引:12,他引:1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5个玉米杂种优势群和9个亚群的划分结果,总结探索出我国玉米杂交优势利用的10种主体模式、16种子模式,其中改良Reid群×四平头杂种优势群、改良Reid群×旅大红骨群、Mo17亚群×四平头群和Mo17亚群×自330亚群4种子模式利用最多,且均有很大潜力;改良Reid群×Suwan亚群,改良Reid群×综合品种选亚群和改良Reid群×自330亚群3种子模式有明显发展趋势。对各子模式组合的主要表现、应用地区及其主要性状的改良进行了评析,并对模式的运用、改良和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18,自引:6,他引:1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两用核雄性不育系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基础,我国现已育成17个达到规定标准的两用核不育系。根据育性对光温条件的不同反应,它们分为光敏型和温敏型两个基本类型,在生产上均有实用价值,但要因地制宜选用。两系法品种杂交水稻已经研究成功,一批优良组合开始在生产上试种和示范。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的选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子标记预测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7,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分子标记对 1 5个玉米 (Zea mays L.)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 1 0 5个双列杂交组合的产量及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 ,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1 )利用分子标记把 1 5个供试材料划分为唐四平头、旅大红骨、兰卡斯特、瑞德和 PN共 5个类群 ,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2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 F1产量、分子标记特殊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 (P<0 .0 1 ) ,相关系数介于 0 .52~ 0 .72之间 ,但相关程度还不足以预测杂种优势。使用与杂种优势相关的 QTL连锁的分子标记位点可能提高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 ,但最终解决将依赖于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阐明  相似文献
4.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研究   总被引:52,自引:6,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研究周开达1汪旭东1李仕贵1李平1黎汉云1黄国寿1刘太清2沈茂松2(1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温江611130;2重庆市作物研究所TheStudyonHeavyPanicleTypeofInter-subspecificHybrid...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各类品种功能叶面积与植粒重的关系入手,确定培育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超高产育种路线及其技术关键,经将近十年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大穗型不育系和广亲恢复系,组配出Ⅱ优6078等系列亚种间重穗型组合,五年试验示范表明,Ⅱ优6078在壮苗稀植栽培下,能比油化63增产15%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选用普通小麦品种(系)3338,6554和2410TD及其强优势杂种Ⅰ(3338×6655)和弱优势杂种Ⅱ(2410TD×6555),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生长至三叶一心(即分蘖初期)和产生二级分蘖时(即分蘖盛期)的幼苗叶片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杂种一代苗期基因表达较亲本明显不同,表现为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上的差异,但与分蘖初期相比,小麦杂交种与亲本之间在分蘖盛期的基因表达差异更明显,并且在分蘖初期主要为量的表达差异,而生长至分蘖盛期时,质的表达差异比例显著增高,这表明小麦杂交种与亲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与发育时期有关。分析发现,强优势杂种Ⅰ与其亲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比例明显高于弱优势杂种Ⅱ。另外,无论分蘖初期或盛期,在强优势杂种组合Ⅰ中,增强型和沉默型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弱优势杂种组合Ⅱ,而单亲表达减弱型比例则较杂种组合Ⅱ低。本文还对mRNA差异显示中扩增产物的检测方法及杂种和亲本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用两年田间试验数据和RAPD、ISSR与SSR分子标记,估算出36个陆地棉品种间的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为0.0701~0.4255,平均0.2844;表型遗传距离2.18~12.60,平均7.04;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3350。双列杂交配置的28个F1和28个F2杂种群体,3个环境试验综合鉴定的F1与F2单株铃数、铃重、籽棉产量、衣分和皮棉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5、0.8877、0.7135、0.9640和0.8956;F1、F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平均数分别为13.62%、16.31%和7.90%、9.02%;F1、F2杂种间籽棉产量、皮棉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89和0.3787。表型遗传距离、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F1、F2产量性状表现及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程度偏低,试验材料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它们之间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一套小麦 4× 5双列杂交组合的根系为材料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结合重复PCR扩增 ,分析了拔节期杂种与其亲本根系间基因表达的差异 ,并与杂种的 10个农艺性状表现和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cDNA 2次PCR重复扩增中可稳定出现的带 (992 .4条 )占总带数 (12 4 1条 )的 79.97%。统计结果显示 ,杂种和其亲本间存在显著的基因表达差异 ,可概括为双亲共沉默型 (W 1)、单亲表达沉默型 (W2 )、杂种特异表达型 (W3)和单亲表达一致型 (W 4 )这 4种差异表达类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6 .74 %、5 .93%、4 .38%和 10 .4 8%。相关分析发现 ,各种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性状表现的相关中有 3个呈显著相关 ,与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中则有 7个呈显著相关 ,其中双亲共沉默型 (W 1)和单亲表达沉默型 (W 2 )与主穗长和单株生物产量杂种优势均呈显著正相关 ,单亲表达一致型 (W4 )与千粒重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双亲共沉默型 (W 1)和杂种特异表达型 (W 3)与根冠比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基因的差异表达与作物杂种优势的形成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广亲和选系“02428”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初步利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是江苏农科院1980年从高光效筛选的入选材料之间杂交的后代中选育而成。全生育期140天,具有良好的株型,穗大花多,结实率高。与不同类型的籼稻或粳稻杂交,F#-1表现大部分结实率正常。与籼稻杂交的F#-1结实率为59.95-88.73%,而且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多数组合在许多农艺性状上超过中亲值(MP)或高亲值(HP)。在生物学特性上有两点比较突出:其一是,“02428”酯酶同功酶的酶谱为1A、3A、4A、5A、7A(典型籼稻和粳稻的混合谱带型)。这种谱型在美国长粒品种与我国云南光壳稻品种中均易发现。需进一步证实这种谱型是否可作为筛选广亲和性种质的指标。其二是,“02428”的净光合速率在变化光强下有较大的适应能力。用化学杀雄的方法,以籼稻为母本,以“02428”为父本配制了批量的F#-1种子,大田试种产量可达725.1公斤/亩(早献党/02428),这表明利用“02428”进行水稻亚种间杂优育种有令人鼓舞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超级稻育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技术,自1996年以来,全国超级稻研究协作组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确立、理论体系的建立、育种材料的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之所以能创新与发展,首先,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是超级稻发展的根本目标,第二是创新了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第三是良种良法配套使中国超级稻得以大面积应用,第四联合协作攻关是中国超级稻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