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119篇
  179篇
综合类   652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31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discriminating ability of 15 parameter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s, including results from analysis of plasma endotoxin, the Nycomed plasma D-Dimer test and phospholipase A2, were analyzed to predic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equine gastrointestinal colic. Endotoxaemia was 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the colic horses. The problem of adequately predicting non-survivors among colic horses required several parameters to be included in the logistic model: if the “classical parameters”,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PCV, anion gap) were included in the model, addition of plasma D-dimer, phospholipase A2, and C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logistic model. Increasing heart rate and D-dimer together with decreasing chloride was a risk factor for nonsurvival. The sensitivity of this three-parameter logistic model to predict nonsurvival was 78% and specificity 77%. The Nycomed D-Dimer test is recommended as a horse-site test to predict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nonsurvival in equine colic.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利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简单,快速,准确同时定量测定饲料添加剂中的烟酸,烟酰胺,盐酸吡哆辛,氰钴胺素,核黄素和硫胺素。样品前处理简单,六个维生素能在12min内获得满意的分离,各组份之间的分离度Rs大于1.60。各个维生素的回收率在87.0~101.0%,相对偏差为3.1~2.0%。色谱柱为LichrosorbRP-18 250×φ5mm,流动相为甲醇/水,0.25%TEA,1.25mmol/l PICB-5,3.75mmol/l PICB-7,pH3.00,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采用MAXPL操作方式λ 1=254nm,λ_2=280nm,λ_3=354nm,流速1.1 nl/min。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SS—1型声速实验仪的原理、结构和测量方法。波动学和分子物理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速的测量"和"Y值的测量"两个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波动相位的空间分布、谐振动的合成、李萨育图、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  相似文献   
4.
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特征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琪琪  刘文  韩千慧  龚恒  侯温甫  周敏  王宏勋 《水产学报》2020,44(12):2076-2086
为明晰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冷藏期间的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经微酸性氧化电解水和ε-聚赖氨酸两步法保鲜处理的冷鲜鲟鱼肉在冷藏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和滋味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能够对挥发性成分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贮藏后期保鲜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鲟鱼肉挥发性气味的数据集无重叠区域,差异明显。利用SPME-GC-MS定性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烃类和醇类等物质,其中己醛、庚醛、苯甲醛、辛醛、壬醛、癸醛和2,5-辛二酮、苯乙酮、3,5-辛二烯-2-酮为保鲜处理组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保鲜处理延缓了冷鲜鲟鱼肉腥味的产生以及鱼肉香味的下降。电子舌检测冷藏过程中鲟鱼肉的滋味物质时发现,保鲜处理组苦味、涩味、咸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样品贮藏6 d后,在苦味、涩味、咸味、鲜味方面均呈显著差异。保鲜处理起到了减缓冷藏期间冷鲜鲟鱼肉风味物质下降的作用,为保鲜处理在冷鲜鲟鱼肉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为例,介绍了地下水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分析方法,计算了其动力学特征指标:Hurst指数为0.91~0.97、Kolmogorov熵为0.054~0.081、最大Lyapunov指数均大于零、分维数为2.50~3.36。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的各子系统都具有混沌性;Hurst指数刻划了系统的开放程度和受外界干扰程度;分形维描述了非线性系统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6.
7.
蝗虫灾害是人类历史上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对农牧业、环境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关蝗虫学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60年前,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0年过去了,中国蝗虫学研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文主要综述了最近60年中国蝗虫学研究的发现与创新,展示蝗虫分类学、生态学、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蝗虫控制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是世界昆虫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30年,我国科学家深入揭示蝗虫两型转变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飞蝗的综合生物学研究积累使飞蝗成为继果蝇之后又一个昆虫模式系统。更重要的是,我国科学家开发的真菌生物农药和群聚信息素可以作为重要的防治手段用于蝗灾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介绍了一种利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前处理并将一种新型反相色谱柱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硒蛋白多糖中硒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以2,3-二氨基萘(DAN)为螯合剂,400μL乙腈为分散剂,120μL氯苯为萃取剂,硒(Ⅳ)与2,3-二氨基萘的螯合物(Se-DAN螯合物)经乙腈稀释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进水流速的智能调控,可降低饵料残留,避免水质恶化。为此,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进水流速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该研究设计出一套确定进水流速调控的实验方法。首先,通过对比Standard k-ε、RNG k-ε和Realizable k-ε 3种湍流模型及多种壁面函数的仿真效果,确定RNG k-ε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作为仿真配置。同时,针对多相流模型,对欧拉多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进行对比,为提高计算准确性选用DPM离散相模型,并基于上述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制定网格划分方案。其次,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为例,模拟不同进水流速下养殖池流场、排污和水温调节的效果。最后,针对仿真结果提出进水流速调控方案。结果显示,日常采用1.0 m/s的进水流速,可有效提高适宜流速区面积并控制水处理成本;投饵前,采用0.2 m/s的进水流速可以解决循环水养殖中存在的饵料浪费问题;进食结束后,采用1.2 m/s的进水流速可快速排出残饵避免水质恶化;水温异常时,采用15 ℃的水、以1.2 m/s的进水流速注水230 s,可使20 ℃的水下降到正常水平,精准化控制水温。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针对不同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设计进水流速智能调控策略,可用于解决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水质变差和水温异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更好地勾兑青梅酒,研究青梅浸泡酒、青梅汁、青梅汁发酵酒以及浸泡基酒的香气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浸泡基酒、青梅浸泡酒、青梅汁及青梅汁发酵酒4种样品的香气成分.[结果]试验显示,4个样品依次检测出14、32、17、46种香气成分,香气成分本质的差异决定了其特有的风味和口感.其中,青梅在浸泡过程中产生的特有香气成分为苯甲醛、S-(-)-2-甲基-1-丁醇、苯甲酸乙酯、5-羟甲基糠醛等.青梅汁中特有的香气成分为糠醛、苯乙醇、苯甲醇等.青梅汁发酵酒中产生的主要微量香气成分有苯乙醇(6.941%,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下同)、异戊醇(6.940%)、辛酸乙酯(3.734%)、癸酸乙酯(2.590%)、己酸乙酯(2.479%)、9-癸烯酸乙酯(2.080%)、5-羟甲基糠醛(1.756%)等.[结论]研究可为青梅酒的品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