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解析了生态宜居城市的概念,认为中小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化的主体形态,相比大都市更有可能成为生态宜居城市。结合怀化市的实际情况,指出怀化市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面所具有的交通、生态、基础、民族特色优势,并从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怀化市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其城市生态规划有待完善,城市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民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就怀化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应完善城市生态规划,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即“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虽然每一要求各有侧重,涉及的领域、建设的重点、发展的规律各有差异,但五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往研究者多着力于研究某一方面要求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本文将跳出传统研究视角,从新的研究视角出发,重点着眼研究乡风文明与生态宜居两个内在要求间的关系,首先阐述乡风文明对生态宜居的韵染作用,然后分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以乡风文明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郭兴兴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2,(1):10-15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文章基于生态宜居视角,建立1949—2019年我国4 858条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政策文本库,剖析其数量与结构分布、类型与部门、阶段性内容,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公共服务和乡村文化传承等5维度构成的生态宜居视角推演我国乡村建设历史进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形成过程,为制定并实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