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玉米已成为当前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且总产量最高的第一大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 要战略意义。全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历程及各发展阶段的生产特点,并重点从自然 资源分布、农田基础设施、玉米品种与种子质量、栽培技术、生产经营方式、收储流通等方面深入分析了 当前中国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扶持、 加强技术服务、加大高产创建力度和改善产后储运流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政策建议 ,以及加强玉米新品种选育、抗旱节水、保护性耕作、提高播种质量和群体整齐度、机械化栽培和病虫草 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中国高粱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高粱以其高产、抗旱、耐瘠、耐涝、耐盐碱的特性及秆、穗的多种用途 ,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人民赖以生活的重要作物 ,已有 5 0 0 0年的栽培历史。 2 0世纪初至今 ,中国高粱生产大体经过了自然品种利用、杂种优势利用及栽培目的转型三个阶段。中国的高粱品种改良始于 2 0世纪初叶 ,当时仅有少数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进行高粱品种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工作。 5 0年代以后 ,全国各科研单位在系统选育新品种的基础上普遍开展杂交育种工作 ,育成不少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 80年代是中国高粱育种全面发展时期 ,同时也是高粱生产的转型期 ,育种目标逐步向专用型调整 ,酿造、饲用等专用高粱品种相继问世和推广 ,对酿造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先进性;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微处理器,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DSP处理器、嵌入式片上系统.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嵌入式系统的几个应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发展历程,并对生态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生态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应该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推动力在世界范围进行产业链耦合,在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高效的国际贸易制度和较高的人口素质的条件下,不断提高产业的生态和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虎眼万年青胚珠及胚囊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虎眼万年青的胚珠及胚囊的发育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发现虎眼万年青的胚珠为倒生胚珠,具双层珠被、薄珠心.具有变形珠被绒毡层。胚囊发育类型为英地百合型,合点端形成胚囊吸器。 相似文献
6.
对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的几个主要性状的发育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拔节期后,节数、叶片数迅速增加,现蕾后节数不再增加,可见叶片数还略有减少。同时,从拔节期到现蕾期,地上部鲜重和干重、鳞茎的鲜重、干重及种球围径的变化动态都与现蕾到开花期不同;并对东方百合生长过程中鳞茎内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鳞茎的淀粉含量先下降,花芽分化进程完成时达到最低,后开始增加。而可溶性糖的变化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回顾了我国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的建议,如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创新机制、提高效率,积极扶持、提升能力,科学评价、促进升级,扩大交流、推进合作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建立Balb/c小鼠感染新孢子虫的急性和亚急性发病模型,并研究新孢子虫在小鼠体内的发育过程。【方法】分别对两组小鼠腹腔接种新孢子虫8×106个/只和5×105个/只,接种后小鼠进行定时宰杀,取心、肝、肺、脑和后肢肌肉等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检测。【结果】发现Balb/c小鼠感染后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器官组织的广泛性出血,非化脓性脑炎和肝细胞空泡变性。接种后第16天观察到脑组织内包囊,在其它组织中未观察到包囊样结构。PCR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12 h即可检测到肺脏和心脏组织内的新孢子虫特异性基因Nc-5,脑内最早于第8天检测到。接种25 d后在肝脏、肺脏和脑内仍能检测到新孢子虫基因。综合观察和检测结果,发现新孢子虫对肝脏、肺脏和脑组织有一定的组织亲嗜性;雄性小鼠对新孢子虫更为敏感。【结论】 成功建立了新孢子虫感染Balb/c小鼠的急性和亚急性发病的动物模型;跟踪观察了新孢子虫在小鼠体内各器官组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分布的规律,初步掌握了新孢子虫在其体内发育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虚拟植物植株和器官两级几何建模,提出一种以Bezier曲线为核心、结合三维自由曲线轴和果实外形控制曲线的植物果实建模新技术。根据果实的不同品种,分别确定轴曲线和半径控制曲线,以实现外形各异的果实三维模型。同时,运用消隐处理、光照处理、凹凸纹理映射等多种技术对生成的果实模型进行真实感处理,以提高模型的逼真程度。基于所设计的建模方法,以龙眼果实为例,进行单果建模与仿真,并依据龙眼果实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果园实地考察与观测,对其生长发育过程进行模拟,生成不同生长阶段的虚拟龙眼果实。该果实模型构建方法,模型参数的植物学意义明确、易于理解、便于计算机实现,构建的模型具有可控性好、精确度高、通用性强等优点,适合于多种类果实的几何建模,对于果实三维几何模型的构建和生长过程模拟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龙眼果实的生长调控和虚拟果园的经营管理提供一种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