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heat flour replacement from 0 to 40% by single tef flours from three Ethiopian varieties DZ-01-99 (brown grain tef), DZ-Cr-37 (white grain tef) and DZ-Cr-387 (Quncho, white grain tef) yielded a technologically viable ciabatta type composite bread with acceptable sensory properties and enhanced nutritional value, as compared to 100% refined wheat flour. Incorporation of tef flour from 30% to 40% imparted discreet negative effects in terms of decreased loaf volume and crumb resilience, and increase of crumb hardness in brown tef blended breads. Increment of crumb hardness on aging was in general much lower in tef blended breads compared to wheat bread counterparts, revealing slower firming kinetics, especially for brown tef blended breads. Blended breads with 40% white tef exhibited similar extent and variable rate of retrogradation kinetics along storage, while brown tef-blended breads retrograded slower but in higher extent than control wheat flour breads. Breads that contains 40% tef grain flour were found to contain five folds (DZ-01-99, DZ-Cr-387) to 10 folds (DZ-Cr-37) Fe, three folds Mn, twice Cu, Zn and Mg, and 1.5 times Ca, K, and P contents as compared to the contents found in 100% refined wheat grain flour breads. In addition, suitable dietary trends for lower 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 and starch digestion rate index were met from tef grain flour fortified breads.  相似文献   
2.
儿茶素及其组合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化学发光方法研究了4种儿茶素及其组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并对其之间的清除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GCG、ECG、EGC和EC的O^*2^-清除率为50%时的浓度SC50分别为4.2、4.9、5.2和6.2μmol/L,而OH^*清除率为50%时的浓度SC50则分别为0.22、0.25、0.26和0.30μmol/L。4种儿茶素的浓度相同时,其O^*2^-和OH^*清除率的大小顺序为:EGCG〉ECG〉EGC〉Ec。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来优化4种儿茶素的组合,结果表明:清除O^*2^-和OH^*的最佳组合是EGCG:ECG:EGC:EC为3:3:1:1。EGCG对自由基清除率影响是最大和最显著的。在4种儿茶素的组合中,当EGCG所占的比例较大时,其组合物的自由基清除率比单体的自由基清除率要大。文中最后还模拟了不同茶叶中4种儿茶素所占的比例不同时,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的大小。本研究为利用儿茶素的不同配伍寻找一种更能发挥其药用功效的复合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多酚可用于还原重铬酸钾制备铬鞣剂,儿茶素是缩合类植物多酚缩合母体,是重要的林产化工产品植物多酚的前体,在皮革化工中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了解其与重铬酸盐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对制备铬鞣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光谱法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影响儿茶素与Cr6+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动力学特征,确定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阶段及达到平衡的时间,即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发生在反应开始1 min.实验发现儿茶素的浓度、H+的浓度与反应温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影响显著.常温下(25℃)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速度方程可表示为r=k·Ccr6+·C儿茶素·CH+,而当温度超过35℃,儿荼素与Cr6+反应对Cr6+可能有多个基元反应同时进行,其反应机理可能显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4.
黄光萎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萎凋过程利用黄光照射茶叶,分析黄光处理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光照射处理对红茶的外形和汤色品质影响较小,香气和滋味品质显著提高,香气的甜度以及滋味的鲜爽度和甜度显著提高。理化分析结果表明,除多酚和可溶性糖外,黄光处理对红茶的儿茶素、茶黄素、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较显著。红茶经过黄光处理后,其儿茶素总量提高21.6%、茶黄素含量提高17.6%、氨基酸含量提高6.8%,香气总量增加21.7%,而醛酮类和烷烯烃类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5.
李春美  谢笔钧 《茶叶科学》2001,21(1):69-71,68
采用H2 O2 氧化以EGCG为主的儿茶素 ,并将所得的氧化产物进行了MS分析和HPLC分离。结果表明所得氧化产物主要为儿茶素的二至五聚体 ;一般的等度洗脱和线性梯度洗脱不能使儿茶素氧化聚合物各组分分离 ,往流动相中添加微量EDTA或乙酸铵并采用线性梯度和阶段梯度相结合的洗脱模式既可使氧化聚合物同小分子的儿茶素分开 ,也可使氧化聚合物各组分基本分离。这为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制取及分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酶性氧化合成茶黄素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提取粗酶液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合成茶黄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捣碎茶鲜叶(不提取粗酶液)直接进行合成茶黄素试验以确定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反应体系中,茶黄素酶促合成的最佳条件(茶黄素总量)为:温度为30℃,反应体系的最佳pH值为4.8,底物浓度为0.9g/100ml,酶源物浓度为28g/100ml(以鲜叶重量计),通氧量为0.4L/min,最佳反应终止时间是40min。其中温度和pH值是反应体系中两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P<0.05);通氧量也是影响茶黄素酶性合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茶样沸水浴浸提20min,SEP-PAK C18小柱净化试样的前处理方法和μBondapak C_(18)不锈钢柱,二甲基甲酰胺、甲醇、醋酸、水作流动相,流量、浓度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0℃等色谱条件,能使儿茶素组分在25min内得到理想分离。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分辨率提高,分析时间缩短,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对于大量样品的分析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0.1μm微波膜对茶水提离心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探讨了微滤温度对干物率、咖啡碱、各儿茶素组分以及微滤处理对产品冷溶性的影响。同时,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对儿茶素粗提液进行超滤处理,比较分了超滤处理对儿茶素各组分比值和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滤出液的干物率、咖啡碱及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随微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产品的各项冷溶性指标明显好于对照样产品;选用超滤膜-1可获得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比值较小的产品,适用超滤膜-2可获得比值较大的产品;超滤膜-12比超滤膜-2能更有效地去除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外源单宁酶对绿茶品质成分的酶解特性、酶解条件优化及其酶解液在微滤澄清工艺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根据绿茶粗滤液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添加相应活性单位的外源单宁酶,在40℃酶解2 h,主要苦味成分酯型儿茶素能够有效地降解为简单儿茶素,达到提取物的无苦味,并且酶解液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成分的得率依次增加5.56%,6.18%,11.17%,3.53%.微滤澄清工艺对外源单宁酶加工无苦味茶叶提取物在工效、产品得率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作为外源单宁酶加工无苦味茶叶提取物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茶叶儿茶素对发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及抗酚菌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茶叶儿茶素对发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抗酚菌株的筛选。结果表明:儿茶素(TC80)对发根农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90为25~100μg/ml,这阐明了茶树中富含儿茶素等多酚类是制约农杆菌介导法对茶树进行遗传转化的关键因子。通过抗酚筛选获得的抗酚菌株R1000AP,其抗酚性提高10~40倍,其诱导茶树的发根频率提高46.5%(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