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75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3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明确种苗处理对麦冬生长的影响及其控病效果,指导麦冬优质安全生产.以川麦冬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 6种药剂3种种苗处理方式对麦冬种苗成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对炭疽病、根腐病的控病效果.结果表明木霉T23制剂、多抗霉素和噁霉灵处理种苗,可显著提高麦冬种苗成活率,促进麦冬分蘖、增加块根数、使块根伸长增粗...  相似文献   
2.
高粱作为中国主要的酿造原料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高粱炭疽病是高粱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发病,且在温暖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栽种地区更易发生和流行,不仅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引起产量的大幅下降和籽粒品质的劣变。多年来,高粱病理学家和育种家对高粱炭疽病病原菌菌株分离、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发生原因、寄主抗性利用和抗炭疽病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研究为炭疽病的生化防控以及培育抗炭疽病品种奠定了基础。开展高粱炭疽病研究,发掘更丰富多样的优异抗性种质资源,减少农药使用,不仅可以满足中国高粱产业对天然有机高粱原料的巨大需求,还可以推动高粱生产向高产优质转变。对高粱炭疽病的分布和发病症状、炭疽病病原菌侵染机理、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流行原因、抗性资源鉴定和高粱抗炭疽病基因定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以期从分子水平上更好地认识高粱与炭疽病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高粱炭疽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内生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内生拮抗细菌BS 2菌株在以黄豆粉为原料的 3号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 ,发酵滤液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强 ,菌液对辣椒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培养基初始 pH值、培养时间、温度、通气量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 ,以黄豆粉培养基、初始 pH值 6 .7(灭菌后 )、2 8℃、培养 4 8h、并尽量增大培养通气量 ,为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4.
炭疽病胁迫下的茶树叶片高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茶树不同炭疽病受害程度的叶片及健康叶片为材料, 室内测定其光谱反射率。结果表明, 炭疽病危害后, 茶树叶片的光谱值随发病程度的增加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740~1 000 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随病情加重呈现下降趋势; 而1 370~2 500 nm波段却表现出相反趋势。在742~974 nm和1 374~2 500 nm, 炭疽病受害程度与光谱反射率呈极显著相关。对光谱一阶微分特征分析表明, 在680~780 nm范围内处理间变幅最大, 有2个波段的一阶微分值与受害程度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 分别为715~763 nm和776~778 nm波段。建立的炭疽病严重度诊断模型,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其中利用植被指数(Rg - Rr)/( Rg+ Rr)建立的模型精确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郊常见花卉炭疽病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岸峰  蒋军喜  李庚花  杨子琦 《江西植保》2004,27(4):151-152,154
本文对南昌市郊常见花卉炭疽病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鹅掌柴炭疽病等8种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月季炭疽病等5种病害病原为新报道的炭疽病,病原种的归属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6.
1种辣椒新炭疽病的初步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炭疽病是辣椒上的重要病害,影响了辣椒的产量与品质。生产中,在“辛香15号”辣椒上发现了1种新炭疽病,仅在辣椒果实上发生,典型病斑为椭圆形,周围水渍状,中间呈黑色同心轮纹,无小黑点出现,对常用杀菌剂不敏感;保湿后镜检发现,该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盘,无刚毛,分生孢子近长椭圆形,无色,单孢,大小为12.5μm×3.75μm,有油球,一端稍尖;进一步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后,初步将其鉴定为尖孢炭疽菌(Collectotrichum acutatum Simmonds)。为了获得对该病效果好的化学药剂,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8种化学药剂对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50g/L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抑制效果最好且药效持续时间长,可作为该病的候选药剂。本试验结果可为防治尖孢炭疽菌引起的辣椒炭疽病提供理论依据和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西瑞昌山药炭疽病菌的形态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江西瑞昌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归属,本文从当地采集呈典型症状的炭疽病叶片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组织分离获得8个在培养性状和分生孢子形态大小均一致且均具有致病性的分离株,8个分离株在PDA平板上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灰色至深灰色,菌落中央产生橘红色黏质分生孢子团.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至纺锤形,单胞,大小为(15.6~18.0)μm×(3.6~6.0)μm.对其中之一的分离株YRRC-1进行rDNA-ITS区段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长度为536 bp的rDNA-ITS序列,该序列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对应序列同源性达100%.根据分离病菌的培养特征、形态大小和序列鉴定结果,认为瑞昌山药炭疽病菌属于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8.
 炭疽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能够引起多种植物炭疽病。真菌病毒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菌中,侵染炭疽菌属真菌的病毒资源有待挖掘。本文利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南部6个省份不同油茶园的40株油茶炭疽菌中的病毒进行了鉴定。经过同源比对分析,发现10种基因组类型均为正义单琏RNA的新病毒。它们分属于减毒病毒科(Hypoviridae)、裸露病毒科(Narnaviridae)、线粒体病毒科(Mitoviridae)和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Botourmiaviridae)。本研究是我国南方油茶炭疽病菌携带病毒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丰富了炭疽菌属所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信息,可为深入分析炭疽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和分子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Y-S-Y12拮抗菌发酵液和生物质热解液混配对辣椒炭疽病的协同防病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对不同浓度生物质热解液、拮抗细菌Y-S-Y12菌株的发酵浓缩液及其混配溶液对辣椒炭疽病的抑菌作用进行检测,计算出毒力方程,根据EC50值将两种溶液进行混配,求得最佳配比。通过活体试验检测Y-S-Y12菌株对辣椒炭疽病果实的防治效果,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活性,并探究各药剂对辣椒炭疽病病菌菌丝的细胞膜通透性、生理代谢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Y-S-Y12菌株发酵浓缩液和生物质热解液以1∶9混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混配的防效显著高于单剂,防效达到79.62%,进一步说明混配具有增效作用。混剂处理的辣椒炭疽病菌菌丝中的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单剂处理,处理后菌体的保护屏障被打破,使培养液的电导率、外渗液中蛋白质和核酸含量上升。混剂处理的辣椒叶片中SOD、POD、CAT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单剂处理,说明辣椒植株抗病性增强。综上,Y-S-Y12菌株发酵液和生物质热解液混配对辣椒炭疽病有协同防病作用,可能是因为Y-S-Y12菌株具有破坏辣椒炭疽病菌菌丝和诱导辣椒植株抗病性作用。研究为辣椒炭疽病无公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莰酮对蚜虫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行了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中的莰酮(CamphorC10H160)对蚜虫的触杀、熏蒸毒力和拒食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24h莰酮对菜缢管蚜、桃蚜和棉蚜触杀作用的LD50分别为3.12×10-3,2.04×10-3,0.68×10-3 ng/头,熏蒸作用的LC50分别为3.44,2.56,1.06mg/L,拒食作用的AFC50分别为3.34,2.98,1.32mg/L。经回归和相关分析,处理浓度与作用效果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莰酮在田间防治菜缢管蚜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