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稻谷(糙米)在储存过程中,因其本身呼吸作用及生化变化,水分逐渐降低,低水分值对稻谷的安全保管是有益的,但对稻谷的加工来说却降低了其品质,使大米精度下降,碎米率增加,出米率降低,口感变差。为此,对逆流糙米通风加湿调质进行了试验,研究了逆流糙米通风加湿调质的加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温的增加,单位热耗减小,加湿速率增大,出机粮温线性增加;随着风速的增加,单位热耗增大,加湿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对四种常用的稻谷新陈度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和探讨之后,着重对酸性指示剂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发现了稻谷脱壳后的糙米水浸液pH值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利用甲基红和溴百里香蓝配制的溶液作为检测稻谷新陈度的原液,通过观察糙米显色液的颜色变化和米粒的着色情况,判断和推测出稻谷的新陈程度及其储藏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糙米储藏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有效控制糙米仓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两个粳型糙米样品进行实验室模拟低温、常温及高温储藏,条件分别为15℃、25℃及35℃,湿度为75%,储期为210 d,每30 d取样1次,测定储藏过程中发芽率、生活力及脂肪酸值三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并做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样品的发芽率、生活力均呈下降趋势,且储藏温度越高下降趋势越明显,脂肪酸值在各储藏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对各指标进行动力学分析后显示,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反映这三项指标的变化,并且糙米储藏中脂肪酸值的增加、发芽率及生活力的衰减随绝对温度倒数的变化均符合Arrhenius方程,这三项指标在储藏过程中均属于需能反应(△G>0)。不同糙米品种相对应的活化能存在差异,辽星样品的三项指标反应活化均高于盐丰样品,且同一糙米品种的生活力与发芽率的活化能明显高于脂肪酸值的。  相似文献   
4.
糙米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全谷食品之一,是当前受欢迎的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功能性食品。概述了糙米研究的起源和历程,介绍了目前糙米的主要应用研究方向,指出了糙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糙米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选取云南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55个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糙米、精米及其对应种植土壤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糙米和精米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并对矿质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水稻品种(系)间差异极大.糙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精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与糙米相似.除Na外,糙米中K、P、Ca、Mg、Cu、Zn等17种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精米.2)不同地点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各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Ca、Ni、Cr、K、Mg、Mn、Sr、Cu、Ba、S、Na、Zn、Fe、Sn、P、Al、B、Mo.3)稻米与土壤间各矿质元素含量密切相关.水稻籽粒中P、Cr、Sr、Mg、Zn、Cu、S和Ni的聚集,主要归因于水稻土中矿质元素的聚集和迁移,其迁移能力大小依次为P、Cr、Sr、Mg、Zn、K、Ca、S、Cu、Ni.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降镉措施对镉轻度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及降低水稻糙米镉含量的效果,为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在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和瑶琳镇各选择镉轻度污染农田开展了不同用量石灰调控pH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腐殖质型土壤调理剂+钙镁磷肥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等量不同土壤改良剂降低水稻镉积累、石灰与叶面阻控剂配合施用降低水稻镉积累和不同土壤改良剂+叶面阻控剂组合降低水稻镉积累等5个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糙米Cd含量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下降,以中量为宜(300 kg/667 m2);施用钙镁磷肥的降镉效果优于腐殖质型土壤调理剂;降酸—腐殖质型土壤调理剂和降酸—黏土矿物型土壤调理剂对降低糙米Cd含量均有明显的效果,但其效果略低于石灰或钙镁磷肥;仅喷施叶面阻控剂可降低糙米Cd含量,但糙米Cd含量仍超过食品卫生标准;叶面阻控剂与腐殖质型土壤调理剂、粘土型土壤改良剂、钙镁磷肥与石灰配合施用能有效降低糙米Cd含量,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稻米酚酸化合物是天然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建立糙米和精米中酚酸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定量方法,并分析其在籽粒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异阿魏酸、2-羟基肉桂酸和反式肉桂酸14种酚酸化合物标准品,对糙米和精米中酚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 mm×50 mm,1.8μm-Micron),流动相为0.1%乙酸水溶液(A)/乙腈(B),柱温30℃,流速为0.5 m L·min-1,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1 min,8%—10%B;1—2.5 min,10%—13%B;2.5—5.5 min,13%B;5.5—6 min,13%—21%B;6—6.5 min,21%—27%B;6.5—7.5 min,27%—50%B;7.5—9 min,50%—100%B;9—12 min,100%B;12—12.5 min,100%—8%B。检测波长为280和325 nm。【结果】14种酚酸在8 min内完全分离,经质谱鉴定,精米及糙米中检测出的物质共有11种,分别是没食子酸、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异阿魏酸和反式肉桂酸。可进行定量分析的酚酸共8种,分别是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异阿魏酸和反式肉桂酸,线性范围为5—220μg·m L-1(R2=0.9994—0.9999),检出限为0.002—0.03μg·m L-1,定量限为0.004—0.08μg·m L-1,回收率为84.11%—114.43%。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异阿魏酸和反式肉桂酸在精米和糙米中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和反式肉桂酸集中存在于胚乳外层中,精米/糙米含量百分比变幅为4.52%—16.73%。而异阿魏酸在稻米籽粒中分布较均匀,其精米/糙米含量百分比达到45.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不仅适合稻米中酚酸化合物的含量测定,而且对于其他谷物中酚酸化合物含量的测定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饲粮中糙米替代玉米的比例对饲料制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考察糙米替代玉米对饲料制粒性能的影响,按糙米替代比例设计6种饲粮进行饲料制粒参数测定,6种饲粮分别为Ⅰ型(玉米100%)、Ⅱ型(玉米75% 糙米25%)、Ⅲ型(玉米50% 糙米50%)、Ⅳ型(玉米25% 糙米75%)、Ⅴ型(糙米100% 2%植物油)和Ⅵ型(糙米100% 3%植物油).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糙米来替代玉米,有利于改善饲料制粒性能,饲粮中随糙米添加比例的增加,制粒机的生产率与颗粒饲料的硬度显著提高,水稳定性明显增强,粉化率显著降低,但密度、体积质量无显著影响.适宜的替代比例为75%.  相似文献   
9.
饲料用稻谷和糙米的营养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8个饲料用水稻样品的稻谷和糙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有效能值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稻谷和糙米含蛋白质分别为(8.85±1.23)%, (10.35±1.33)%,含总能分别为(15.83±0.28) MJ/kg, (15.95±0.20) MJ/kg, 含消化能10.28 MJ/kg 和 13.48 MJ/kg。稻谷的养分消化率明显低于糙米的相应值。主要是由于稻谷含粗纤维8.94%,而糙米的相应值为1.19%。稻谷和糙米分别含赖氨酸0.29%和0.44%,蛋氨酸0.10%和0.18%,苏氨酸0.26%和0.30%。用作猪饲料时,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苏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异亮氨酸是第三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农艺强化措施治理稻田镉污染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缓解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探索适宜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于2017年6月和10月分别采集治理前后具有区域代表性田块的混合土壤和稻谷样品进行分析,利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方法分析和评价湖南某地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利用分区的方法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农田土壤存在Cd、As、Hg的复合污染,尤以Cd最为严重,平均含量达1.0 mg·kg-1,其潜在生态危害系数Ⅳ级(很强)和Ⅴ级(极强)占98.51%,存在很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糙米中仅存在Cd污染,平均含量达0.81 mg·kg-1,超标率高达85.07%。针对研究区污染状况,采用品种替代、土壤钝化和多种农艺措施综合调控的手段进行重金属污染调控治理研究,经过一季晚稻调控治理后,发现轻、中、重三类污染区糙米降Cd率分别为34.58%、30.03%和24.16%,降Cd效果明显。同时,本研究所用材料安全、廉价、易得,且实施过程符合当地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习惯,因此,这种综合的农艺强化措施可用于大规模轻、中度Cd污染农田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