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完全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58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3个苦瓜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对23份苦瓜品种(系)的2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16个差异显著的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分别为早熟因子、产量因子和生长势因子。这3个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76.2%,可用于苦瓜品种性状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3份玉米杂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次为生育期、穗长、出子率、株高、百粒重、穗行数和稳位。该方法可为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钾水平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大田施氮、磷水平相等的条件下,研究了施K2O分别为0,45,90,135,180,225,270kg/hm^2对烤烟品种K32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缺钾症状和气候斑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生长前中期,当施钾量达到180kg/hm^2以上时,株高增长显著变慢,而定型株高则显著增高;茎围和最大叶的面积在施用135kg/hm^2以上的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叶面积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以施用180kg/hm^2的处理居首位,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以施用225kg/hm^2的处理最高,这两种处理的以上4个经济性状与CK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烟叶中的总糖和K2O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上升,烟碱、总氮、蛋白质和Cl^-含量则下降;缺钾症状随施钾量增加而减轻,至施用180kg/hm^2时已无缺钾症状;烟叶气候斑的发生程度也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减轻。 相似文献
4.
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 11个新疆春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生育期之间 ,主要农艺性状之间 ,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叶绿素含量与单株粒重之间 ,以及品质与单株粒重之间的相关性 ;苗期及盛花期显著正相关 ,结荚期与盛花期显著负相关 ,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茎粗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 ;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叶绿素含量与单株粒重呈负相关 ,这可能与环境影响有关 ;粗蛋白、粗脂肪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6.
不同粳稻品种倒伏指数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17个粳稻品种为对象,研究了水稻倒伏指数与各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粳稻品种(系)间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F=2.139,P<0.01)。粳稻品种在演进、改良进程中,稻株茎秆抗倒伏能力明显提高,抗倒性与高产性能够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协调。在与倒伏有关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中,挫折重与倒伏指数相关性最大(r=-0.7883)。单茎干物重与倒伏指数亦呈显著负相关(r=-0.4852),株高则与倒伏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r=0.5535)。 相似文献
7.
8.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并对性状之间进行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植株总体偏高,有效穗数多数在10个以下,小穗数平均为20.4,部分品种穗粒数较多、大于70粒,但千粒重和单株产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27.5和11.2 g。筛选出一些单一或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单株产量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都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正向直接影响较大。多元回归方程:Y=-21.96 1.54X2 0.18X3 0.42X5解释了单株产量变异的97.09%。因此,高产育种时,宜考虑选择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9.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 4个两系不育系和 13个恢复系为亲本 ,采用 p×q不完全双列杂交 (NCⅡ )模式分析 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除每穗实粒数和单株粒重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 ,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 ;交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明显大于母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 ,不育系 30 87S、蜀光 6 12S和恢复系籼 10 0 38、C4 18、轮回 4 2 2、南京 16等亲本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 相似文献
10.
高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72个玉米杂交种的百粒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等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作用最大的是穗粗(r=0.788 2,p=0.452 6),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百粒重(r=0.729 4,p=0,370 3)、行粒数(r=0.476 4,p=0.348 0)和穗长(r=0.528 2,p=0.089 9)。性状间百粒重与穗粗(r-0.657 3)和出籽率(r=0.392 4)、穗行数与秃尖(r=0.369 0)、行粒数与穗长(r=0.703 3)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在高原玉米育种工作中,增大穗粗,提高百粒重和行粒数并注重其他性状的选择,是获得高原玉米高产的科学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