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研究大多侧重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机理、模型和控制对策等,而缺乏一个良好的交互式的用户界面来发布、管理和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使其可视化等.本文以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为例,通过利用GIS及其相关技术,特别是WebGIS技术(ArcIMS、ArcSDE)的应用,建立了一个基于WebGIS的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ANPSPIS),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确立农田生产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国家农业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托,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改进的标准赋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法为量化手段,以WebGIS为空间信息平台,构建了网络化、智能化的农田生产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录入编辑、维护备份、信息查询、智能评价以及结果展示等功能。以江苏省仪征市为案例点,对农田生产环境质量评价系统进行了实例应用,表明该评价系统对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的评价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GIS的全国基本农田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阐述了全国基本农田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剖析了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分析了数据库构成及系统安全性保障,介绍了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GIS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人工智能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和系统集成,设计了一个可以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和发生区域进行预测预报的网络专家系统。系统采用多种类型的数据库作为推理机的数据源,并构建了动态预测模型,使得对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更加全面、有效、科学。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根据土壤采样调查结果,插值生成田块土壤肥力分布图,并以此为基础生成变量施肥处方图指导变量施肥,即可实现节省肥料、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是精准农业的核心思想。【方法】本系统可根据不同采样点所得的土壤养分含量,通过Kriging插值获得肥力分布图,经整合多年产量、气象和土壤等基础数据,将作物生产潜力估算、平衡施肥等知识模型与GIS相耦合。【结果】生成用于精准农业变量施肥的处方图,并通过网络予以发布,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即可获得施肥田块的作物施肥信息。【结论】构建了基于知识模型与WebGIS的精准农业处方图生成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处理流程,提高了处方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实现了通过网络生成和发布处方图,初步解决了目前处方图生成和发布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9.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壤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内外土壤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壤资源管理应用上的不足,从理论和应用的双重角度,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壤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发展趋势。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全国土壤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思想和框架建议,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国家、省、市、县的多级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资源数据库,及开发并部署全国各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0.
研究探索了WebGIS发展新方向,应用ArcViewIMS(InternetMap Server),以及Internet的World Wide Web(WWW)服务模式,建立了广东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的WebGIS服务,远程客户端使用普通的WWW浏览器,即可实现土壤资源空间信息远程查询访问,使土壤资源空间信息能够更广泛为广东省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