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昭通市引进美国竹柳进行插条扦插育苗、营养袋苗上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育苗未用药剂处理,成活率达100%。在保证水湿条件,只施一次肥的粗放管理条件下,7个月苗高达1.5~2.5 m,地径1~2 cm。在造林后只铲一次草的粗放管理条件下,裸根苗在洼子地造林的成活率较高,达90%,在干旱坡地造林的成活率低,仅为17%;组培营养袋苗在干旱坡地造林的成活率最低,仅为10%。造林1年后,组培营养袋苗在干旱坡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28.1 cm和0.32 cm;扦插裸根苗在洼子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74 cm和1.7 cm;扦插裸根苗在干旱坡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30 cm和0.4 cm。试验表明:水湿条件或灌溉条件是保证美国竹柳引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胡杨地理分布区域气候环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胡杨自身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方法]在综述胡杨树种概况和地理分布的基础上,对胡杨分布区气候、水资源、地下水特征、土壤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特殊的区域气候环境条件以及长期的人类活动干扰是影响胡杨生长的主要因素。胡杨叶形的变化是对气候环境适应的明显特征,胡杨通过调节酚类次生代谢物质在体内的合成、转运和转化等过程来抵御极端干旱环境下各种环境因子的胁迫。有效的保护和更新复壮措施以及生态输水工程对于恢复和重建受损的胡杨林绿洲生态环境作用显著。[结论]该研究对于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包括一些分类单位的分类学处理,分属检索表和各属分种检索表,西藏地区杨柳科植物名录(4属83种的正名、异名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取杨柳科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序列特征,揭示杨柳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Excel和本地Blast,分析统计杨柳科已公布的2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大小、结构组成、基因数量、排列顺序及内含子等信息;同时基于55个共有单拷贝蛋白编码基因,采用NJ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杨柳科2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在155~159 kb,主要由大单拷贝区(LSC)长度差异引起。各物种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均为2个IRs和2个SCs的典型四元组合结构,4个边界主要位于rpl22、ycf1、rps19基因处。psbZ、ycf15、lhbA、infA、trnK、trnG、trnL、trnV、trnI、trnA等基因存在缺失现象,引起基因数量差异。内含子在细胞色素复合物(petB)基因、RNA聚合酶(rpoC2)基因和核糖体蛋白(rpl2)基因等内发生结构变异,引起基因长度差异。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杨树聚类为4个高支持率进化支,钻天柳等7种柳树分为2个进化支。【结论】叶绿体基因组支持杨属、柳属独立进化,为杨柳科系统分类和系统发育提供了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5.
杨柳科植物的分类与分布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杨柳科包含2个亚科、5个属、约500种;杨亚科由杨属和胡杨属组成,柳亚科由原柳属、钻天柳属和柳属组成;该科广泛自然分布天大约从北纬82度至南纬52度的非洲、欧洲、亚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杨属约50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北缘;胡杨属约3种,间断分布于热带非洲、古地中海地区和墨西哥;原柳属约50种,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南美洲和北美洲;钻天柳属约4种,局限分布于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四周地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共有杨柳科植物27种、9变种、4变型,本文对新增补的11种、4变种、1变型(其中5种、1变种为天然成分)予以报道,并编制了北京地区杨柳科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本文包括:2个种的补充记载,3个新名,4个天然杂种,5个新组合,11个新异名和2个新种。  相似文献   
8.
杨柳科植物染色体数目及其进化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8种3变种2杂交种杨树的染色体数目,结果均为2n=38,其中3种1杂交种为首次报道。统计了277种杨柳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其可能的进化途径,初步结论如下:(1)现代杨柳科植物是一群具有多个染色体基数、处在不同倍性水平的多倍体系列;(2)其次生基数X_2=19,11,12和14,这些次生基数可能是古多倍体起源的;(3)杨柳科植物染色体的原始基数可能是X=6;(4)现代杨属和钻天柳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进化处在同一水平上,即古多倍体水平上;而柳属中大约50%的种进化为次生多倍体,最高为16倍体。绘出了杨柳科植物染色体进化谱,讨论了该科植物染色体基数进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8种3变种2杂交种杨树的染色体数目,结果均为2n=38,其中3种1杂交种为首次报道。统计了277种杨柳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其可能的进化途径,初步结论如下:(1)现代杨柳科植物是一群具有多个染色体基数、处在不同倍性水平的多倍体系列;(2)其次生基数X_2=19,11,12和14,这些次生基数可能是古多倍体起源的;(3)杨柳科植物染色体的原始基数可能是X=6;(4)现代杨属和钻天柳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进化处在同一水平上,即古多倍体水平上;而柳属中大约50%的种进化为次生多倍体,最高为16倍体。绘出了杨柳科植物染色体进化谱,讨论了该科植物染色体基数进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杨银科  阎正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83-12486
[目的]研究胡杨地理分布区域气候环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胡杨自身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方法]在综述胡杨树种概况和地理分布的基础上,对胡杨分布区气候、水资源、地下水特征、土壤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特殊的区域气候环境条件以及长期的人类活动干扰是影响胡杨生长的主要因素。胡杨叶形的变化是对气候环境适应的明显特征,胡杨通过调节酚类次生代谢物质在体内的合成、转运和转化等过程来抵御极端干旱环境下各种环境因子的胁迫。有效的保护和更新复壮措施以及生态输水工程对于恢复和重建受损的胡杨林绿洲生态环境作用显著。[结论]该研究对于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