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完全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59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盐胁迫下3种杨树的抗氧化能力与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以抗盐性不同的胡杨、群众杨和I 2 14杨3种杨树为材料,对NaCl胁迫下叶片中的盐离子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3种杨树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长期且不断提高的盐胁迫下,群众杨叶片中Na+、Cl- 离子浓度不断升高,特别是在盐处理后的第2 8d ,叶片中的盐离子含量达到最高时,SOD和POD的活性大幅度下降,叶片中MDA的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随之大幅度上升,叶片出现了严重的盐害症状.与群众杨相比,I 2 14杨叶片中Na+、Cl- 浓度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MDA和电解质外渗率增加幅度较小,盐害症状也较轻.与前两种杨树明显不同,胡杨在轻度盐胁迫下(土壤NaCl浓度5 8 5mmol L) ,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就显著上升,并且在盐胁迫期间,胡杨叶片中盐离子含量、MDA的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长期盐胁迫条件下,群众杨和I 2 14杨叶片中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加与盐离子的大量积累有关,而叶片电解质外渗主要是膜脂过氧化的结果.活性氧清除酶(SOD、POD)活性的下降,是导致这两种杨树膜脂过氧化和电解质外渗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胡杨在盐胁迫初始阶段就能大幅度上调SOD、POD活性,以避免活性氧对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Cd~(2+)Pb~(2+)Hg~(2+)Ni~(2+)胁迫对大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100m g·L-1)C d2 、Pb2 、H g2 、N i2 对大麦幼苗根、叶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 D)、过氧化物酶(PO D)和过氧化氢酶(C A 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离子对SO D、PO D、C A T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为激活效应或抑制效应。N i2 、Pb2 处理对大麦幼苗体内SO D、C A T具有激活效应,随着N i2 、Pb2 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根、叶中的SO D、C A T活性由低到高逐渐增大,PO D活性则表现为先升后降。C d2 胁迫对SO D、PO D存在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对C A T则表现为在所有浓度范围内的持续抑制效应。在1~100m g·L-1浓度范围内,H g2 对SO D、PO D、C A 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3种抗氧化酶对H g2 、C d2 的防御作用弱于N i2 、Pb2 ,根的防御作用弱于叶。 相似文献
3.
仁用杏3个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对低温胁迫下3个仁用杏品种1 a生休眠枝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及与抗寒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与仁用杏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但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相关性较小,不宜单独用作抗寒性鉴定指标。SOD和POD活性与抗寒性相关密切,-24℃时的SOD活性或-28℃时的POD活性可作为快速鉴定仁用杏抗寒性的指标。3个仁用杏品种休眠期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一窝蜂-53.7℃、优一-50.8℃、龙王帽-36.0℃,其抗寒性排序为一窝蜂>优一>龙王帽。 相似文献
4.
镉处理下青菜和白菜MDA含量、POD和SOD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比较研究了芸苔属植物青菜和白菜在过量镉(Cd)处理下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白菜对Cd毒害的耐性大于青菜。Cd处理增加了两种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丙二醛)的含量,提高了叶片POD(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中当Cd处理浓度为100μmol·L-1时,青菜叶片内MDA含量上升比白菜叶片内MDA含量上升更明显。白菜叶片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青菜叶片内SOD活性在低浓度Cd胁迫下,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当Cd浓度为100μmol·L-1时,SOD活性却下降为白菜的81%。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钼提高冬小麦抗寒力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和钼低效品种97014为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施钼对冬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结果】低温处理2、4和6 d时施钼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了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施钼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而后呈下降或突降趋势,说明施钼能使冬小麦通过正常的低温锻炼过程,有利于植株在经受更长时间低温胁迫时维持较高的抗寒力;钼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与钼高效品种相比,钼低效品种缺钼处理叶片SOD、CAT、POD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幅度更大,活性氧自由基积累速率更大,这可能是钼低效品种在缺钼条件下更易受到低温伤害的原因之一。【结论】钼通过调控活性氧代谢过程来影响冬小麦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6.
7.
镉胁迫对大豆幼苗生长影响及不同品种耐镉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6个大豆品种的水培试验,研究了镉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叶片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大豆幼苗耐镉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镉胁迫使大豆的株高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明显降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增强,并积累了大量的游离脯氨酸。6个大豆品种在镉胁迫下表现出的生长特征和耐镉性有明显的差异,根据耐镉性系数的计算,6个大豆品种耐镉性的顺序为:中豆30〉湘春豆15〉湘春豆19〉8157〉早生白鸟〉铁丰29。 相似文献
8.
除草剂氯嘧磺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5、10、20、100μg.kg-1的氯嘧磺隆对土壤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氯嘧磺隆对过氧化物酶有激活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激活作用越大。氯嘧磺隆在处理初期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在第30 d时稳定在与对照接近水平,然后20、100μg.kg-1高浓度的处理开始产生激活作用。氯嘧磺隆对脲酶和蛋白酶的影响类似,5、10μg.kg-1低浓度氯嘧磺隆对脲酶和蛋白酶有轻微的激活作用,而20、100μg.kg-1高浓度对脲酶和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田间低用量和田间正常用量)氯嘧磺隆对土壤酶的影响小,在试验后期能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9.
铅胁迫对乌麦及普通小麦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不同浓度铅胁迫下乌麦及普通小麦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铅胁迫对乌麦及普通小麦幼苗的POD具有激活效应,且随着铅浓度的增加激活效应逐渐增强;对CAT存在胁迫初期的激活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且随着铅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对SOD存在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且随着铅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②三种抗氧化酶均可被激活以抵抗铅胁迫,但过氧化物酶起关键作用。③与普通小麦相比,乌麦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更为显著,其抵抗铅胁迫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储存玉米品质变化的生理生化机制,寻找评判玉米储存品质的指标。【方法】对同一区域不同储存年限玉米样品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电导率、丙二醛(MDA)等4个细胞膜脂过氧化指标和生活力、发芽率、呼吸强度第3个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随储存时间的延长,MDA含量增加,细胞质膜透性增大,保护酶类活性均逐渐降低;生活力、发芽率、呼吸强度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4个膜质损伤指标与3个生理指标呈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自由基损伤导致的玉米籽粒内部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的加深及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是储存玉米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