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完全免费   26篇
  综合类   6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尼罗罗非鱼选育三代效果评价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报道了以尼罗罗非鱼吉富品系为基础群体,使用混合选择方法进行选育所产生的选育系F3的选育效果及其评价。在青岛、广州及蚌埠三个试验场,F3的日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系的日增重率提高14.1%、7.5%和80.8%,平均每代选育效应为4.7%、2.5%和26.9%。选育系体侧、尾部条纹更清晰,形态特征更加符合尼罗罗非鱼标准,体重变异系数显著降低,表明有较大纯化。尼罗罗非鱼在三个试验点的选育都有生长的效果,但三地差异较大,尤其是蚌埠试验场选育系日增重率和选育效应比其它2个试验场的高出甚多,这启示我们在选育过程中要重视遗传因子-环境因子的互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选育F6评估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报道了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进行混合选择所产生的F6代的生长速度和尾鳍条纹的研究结果。在青岛和蚌埠两个试验站,同F5相比,F6的平均日增重率分别提高了2.5%和8.5%,体重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14.3%和11.0%;同对照组相比,F6的平均日增重率提高了29.5%,体重变异系数降低了16.4%。同时,在青岛和蚌埠两个试验站,F6尾鳍条纹清晰与整齐的比例从对照组的17.6%分别提高到了28.8%和38.9%。以上表明,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经六代选择仍保持一定的选择效应。另外,对一些影响选育效果评价的因子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尼罗罗非鱼幼鱼氮收支与饲料组成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生物学方法测定和比较了三种饲料喂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氮收支,同时用化学方法估算和比较了三种饲料组的含氮排泄废物。结果表明,饲料种类对尼罗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及饲料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P<0.01),饲喂欧洲料的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快;饲料种类对尼罗罗非鱼的氮收支分配也有显著影响(P<0.01),饲喂大江料的鱼用于生长的氮的比例最高;饲料蛋白源的质量、含能量以及营养平衡状况直接影响鱼的氮代谢,提高饲料质量是从源头控制养殖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遗传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及其杂交后代奥尼杂交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5种组织(眼、脑、心、肌、肝)的MDH酶谱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罗非鱼不同组织的MDH同工酶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3种罗非鱼肌肉组织MDH同工酶表现出种间差异,即细胞质型(s-MDH)在电泳时迁移率的不同可以作为鉴别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及其杂交种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
尼罗罗非鱼肝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Stratagene技术构建了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 strain)肝cDNA文库。首先用TRIZOL法提取肝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检测,表明总RNA纯度高且完整性良好。然后分离纯化mRNA,合成双链cDNA之后,加EcoRⅠ接头、EcoRⅠ末端磷酸化、XhoⅠ消化,并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级收集cDNA样品,得到300 mg cDNA,符合建库要求。双链cDNA与Uni-ZAP XR Vector连接后,用GigapackⅢGold Packaging Extract进行体外包装得到cDNA文库。测得的文库滴度为1.25×107pfu/mL,文库噬菌体的滴度符合文库保存和筛选实验的要求。随机挑选20个阳性单克隆噬菌斑进行PCR鉴定后,得出文库的重组率达100%,扩增出的片段主要集中在0.5~2 kb之间,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05 kb,结果说明本实验所构建的cDNA文库质量较高。取扩增文库80μL进行体外切割,约含3.6×106个重组子,切割后phagemid量为2.0×106,切割效率为79.4%。经抽提质粒获得质粒DNA约1.2 mg。  相似文献
6.
尼罗罗非鱼X和Y染色体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染色体显微切割的方法,分别从尼罗罗非鱼XX和YY个体有丝分裂中期相染色体滴片上,割取第1对染色体,随后经简并PCR扩增,分别用生物素和地高辛标记,得到X和Y染色体探针。将探针与尼罗罗非鱼XY个体的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在第1对染色体上得到很强的杂交信号。结果表明,染色体显微切割和简并PCR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制备鱼类DNA探针。  相似文献
7.
尼罗罗非鱼AFLP技术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AFLP技术从限制性内切酶水解、扩增条件、检测方法3个方面作了一些改进,建立了一套稳定的且简便易行的实验条件,同时用这种改进的AFLP技术体系对尼罗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了良好的DNA的多态性检测效果,不仅分辨力较高,而且带型稳定。  相似文献
8.
吉富罗非鱼成鱼对烟酸的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220.16±7.66)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分别饲喂烟酸质量分数为11.84(对照组)、37.78、64.70、89.44、157.15、335.36 mg.kg-1的半纯化饲料10周.研究烟酸对吉富罗非鱼成鱼生长、饲料利用、鱼体营养组成、部分血清指标及肝脏烟酸累积的影响,以确定其对烟酸的需要量.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生长,饲料中添加烟酸显著提高了试验鱼的增质量率和饲料效率(P<0.05).157.15和335.36 mg.kg-1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粗脂肪含量在64.70mg.kg-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水分与粗灰分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鱼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在烟酸质量分数为157.15 mg.kg-1组达到最高;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鱼肝脏烟酸含量先上升后稳定,各烟酸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增质量率、肝脏烟酸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回归分析,确定吉富罗非鱼成鱼获得最大生长时对饲料中烟酸的最低需要量为63.62 mg.kg-1,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量为158.52~172.41 mg.kg-1.  相似文献
9.
不同淡水鱼类游泳速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等4种淡水鱼类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型渔用循环水槽测量其临界游速和爆发游速。试验结果表明:水温在20.50±1.00℃,体长为16.88±1.99 cm的鲫相对临界游速为7.69±0.59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8.64±0.60 BL/s;水温在13.02±1.00℃,体长为31.85±2.89 cm的鲈鱼相对临界游速为2.10±0.14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2.37±0.11BL/s;水温在18.52±1.00℃,体长为29.46±1.79 cm的鳜鱼相对临界游速为2.50±0.19 BL/s,相爆发游速为4.38±0.24 BL/s;水温在15.57±1.00℃,体长为22.56±2.26 cm的罗非鱼相对临界游速为5.33±0.29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6.00±0.40 BL/s。  相似文献
10.
尼罗罗非鱼仔鱼个体发育及性腺分化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形态学、组织学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的观察,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仔鱼在自然水温条件下(26~30℃)的个体发育和性腺分化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仔鱼个体发育分为2个时期,仔鱼前期(从出膜到卵黄囊消失)和仔鱼后期(卵黄囊消失至奇鳍褶消失);性腺发育分化的时序为:5DPH时,开始出现生殖嵴;10DPH时,出现少数原始生殖细胞,形成原始性腺;28DPH时,可清晰辨认卵原细胞,呈现明显的性腺分化组织学特征,至42DPH时可辨认精原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