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27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东近海口虾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完善口虾蛄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并为口虾蛄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本研究根据2016至2017年山东近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获得的口虾蛄体长、体质量数据,估算了口虾蛄的生长、死亡参数,构建了基于体长结构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模型,研究口虾蛄的资源动态和管理策略。采集调查口虾蛄样品共5028尾,体长—体质量关系的表达式为W=0.0145L2.88,为负异速生长;使用ELEFAN方法估算出口虾蛄的渐进体长L∞为19.87 cm,生长速率K为0.62 a−1。口虾蛄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生长参数的季节振幅C为0.76,10月份生长最快,4月份生长最慢。通过体长转换的渔获曲线估算出口虾蛄的总死亡系数Z为3.24 a−1,根据不同方法估算自然死亡系数M的范围为0.75~1.27 a−1,捕捞死亡系数F的估算范围为1.96~2.49 a−1,开发率的均值为0.67。YPR模型结果显示,随着F增大,YPR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物学参考点F0.1和Fmax的值分别为0.92a−1和1.88a−1。口虾蛄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应降低捕捞压力,同时调整开捕体长,以维持口虾蛄渔业资源量和渔获量。  相似文献   
2.
蟹类是福建海区重要的经济渔获种类之一。本文基于2009年1月-011年12月期间进行的蟹类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中南部近海四种捕捞作业渔获物中蟹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福建中南部近海海域有蟹类94种,隶属16科、53属,以亚热带和热带的暖水性种为主,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从蟹种分布区域看,这些蟹类在浅海均有分布,其中26.6%的蟹类既分布于浅海又分布于潮间带。从蟹种个体大小看,福建海区蟹类多数属于中小型种类。高强度捕捞加剧了对蟹类资源的破坏,因此需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拓展外海蟹类捕捞作业,开展资源动态监测和苗种放流增殖工作,并实施TAC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种类繁多,大多为r选择型或由K选择型演变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较快、可持续利用的前景较为广阔,在中国海洋捕捞业产量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本文综述了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的渔业发展概况,着重介绍了鳓(Ilisha elongata)、灰鲳(Pampus cinereus)、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黄海鲱(Clupea harengus pallasi)和黄鲫(Setipinna taty)等6种主要种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概述了这些种类的种群鉴别和划分、洄游分布、越冬场、产卵场及其产卵期、年龄和生长、摄食习性、生殖力和群体结构变动,以及其资源量和可捕量的评估,同时展望了其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并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The habitat use of Pacific bluefin tuna (Thunnus orientalis; PBF) in nursery waters off the southern coast of Japa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rchival tags over a 3 year study period (2012–2015), and the data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free‐ranging habitat preferences of PB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horizontal movements and the path of the Kuroshio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Japan. The path of the Kuroshio fluctuated seasonally, leading to changes in water temperature that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habitat use of small PBF (2–3 months after hatching). Most PBF were present in coastal waters inshore of the path of the current, and their habitat use changed in response to the distance of the current from the coast. The Kuroshio typically flowed along the coast from summer to autumn, and PBF remained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f Kochi Prefecture during this period. In contrast, PBF quickly moved eastward in winter when the current moved away from the coast. Throughout the winter and spring, the area of habitat use extended widely from the eastern end of the southern coast of Japan (the Boso Peninsula) to the offshore Kuroshio‐Oyashio transition reg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easonal habitat use and movement behavior of juvenile PBF are influenced by the distance of the Kuroshio axis from the coast, and the ultimate drivers are likely variations in oceanographic conditions and prey availability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Japan.  相似文献   
5.
房玉娟 《北京农业》2011,(36):80-81
集约化淡水渔业作为淡水渔业新的养殖方式,在给淡水养殖业带来一定利益的同时,也对水库水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对集约化淡水渔业生产对水库水域的影响、减少集约化淡水渔业生产对水库水域影响策略两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6.
选用2011年大连湾附近海域的监测数据,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大连湾海域的水质现状加以评价。并依据2007—2011年该海域连续五年的监测数据,对其污染趋势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大连湾海域内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湾内各监测点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受有机物污染严重。陆源排污是该海域受到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五年来除无机磷外其余各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加重的趋势,其中以石油类的加重趋势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乳山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2015年乳山近海拖网渔船的渔捞日志,分析了乳山近海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渔获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1)乳山近海渔获物共有36种,隶属于19目28科33属。其中鱼类有26种,虾蟹类4种,头足类4种,水母类1种,贝类1种。(2)2013—2015年全年优势种差异明显。其中,蓝点马鲛3年均为优势种,鳀鱼是2014年和2015年优势种,网纹狮子鱼为2013年和2015年的优势种。(3)乳山近海渔获物主要集中在休渔期前后的4—5月、9—11月,渔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春汛和秋汛。2013—2015年乳山近海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逐年增加,但与历史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相比还是存在明显下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值出现在秋季;春汛和秋汛期间,渔业资源种属组成及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Asterosaponins are a class of steroid oligoglycosides isolated from starfish with characteristic structures and diverse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 this review, we have attempted to combine the most important data concerning asterosaponins and give a list of these secondary metabolites with their structural peculiar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brief but as complete as possible principal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taxonomic distribution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reas and depths, some properties,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functions. Some other rare steroid metabolites from starfish, closely related in structures and probably biogenesis to asterosaponi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
近海水质非线性时间序列通常由于采集范围大、时间间隔长带有一定震荡性和模糊性,这使得对其进行分析与预测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中以某近海水质指标磷酸盐(PO3-4-P)、硝酸盐(NO-3-N)、亚硝酸盐(NO-2-N)、铵盐(TNH+4-N)和硅酸盐(Si O2-3-Si)所形成的5种时间序列为例,采用逼近细分模式导出的细分外推法和多参考加权数据的模糊预测法对近海水质时序预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图形与误差计算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采用细分外推法预测序列在整体形状上能更好地逼近初始时序,而模糊预测法在整体逼近精度上占有优势。本研究中提出的预测比较方法可为同类问题的预测与模型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江苏沿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现状,分别于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个航次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种类6门(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和鱼类)92种,其中,甲壳动物种类最多(31种),其次为鱼类(28种)和软体类(27种),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呈现北部海域(54种)南部海域(32种)中部海域(30种)的特征,优势种类主要有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马氏刺蛇尾Ophrothrix marenzelleri、沙蚕Nereis succinea、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3个航次大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6.33 ind./m2,时空分布为春季南部海域中部海域和北部海域,夏季为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中部海域,秋季为北部海域南部海域中部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3.22 g/m2,时空分布为春季和夏季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中部海域,秋季为中部海域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以季节和海域为双因素对物种数、丰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丰度不同海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与历史资料相比,江苏沿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减少,优势种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