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完全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5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2.
双团棘胸蛙消化道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胃及泄殖腔有发达的腺体,肠的各段无多细胞腺体分布但杯状细胞丰富,其中大肠最少,直肠部最多.在口腔顶壁、食道及十二指肠均有丰富的巨型杯状细胞,胃各部及泄殖腔均无杯状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3.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发生同步化调控及组织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18
以龙眼“红核子”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对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进行同步化调控 ,并采用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培养基中 2 ,4-D质量浓度可以调控龙眼体胚的发育进程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胚胎发生一般是内起源 ,且起源于单细胞 相似文献
4.
5.
南方鲇泌尿系统的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方鲇肾前部分离,中后部相连,有两条肾索,属于硬骨鱼类的Ⅱ-B型肾,有2-9个斯坦尼斯小体.肾单位弥散分布于肾组织中,肾小体单个分布,肾前中后三部分别为3.8,3.4,2.6个/mm^2,平均直径66.5μm.肾小球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其间有系膜细胞.足细胞的足突与肾小球毛细血管紧贴并形成滤过孔.肾小管分化为颈段、第一近端小管(PⅠ)、第二近端小管(PⅡ)、远端小管(DS)、集合小管(CS).颈段(NS)为立方上皮;PⅠ、PⅡ细胞柱状,有丰富的纹状缘.PⅠ细胞顶部有明显PAS阳性带,含有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及大量电子致密物质.与PⅠ、PⅡ伴行的毛细血管均为有孔型.DS、CS为立方上皮,线粒体、质膜内褶丰富.肾单位除颈段外的各段上皮均有大量游走细胞.各级收集管汇成中肾管通入膀胱.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影响朗德鹅肥肝性状的候选基因,为朗德鹅肥肝性状的早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气相色谱测定朗德鹅肝脏脂肪酸组分,H.E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CT测定活体朗德鹅肝脏脂肪沉积状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填饲对脂生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填饲朗德鹅的肝重、肝重指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碱脂酶、甘油三酯和H-胆固醇显著提高(P<0.05);肝脾比值呈负数,肝脏细胞胀大,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泡;肝脏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肝脏中C/EBPα、ACCα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ACCα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血清T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朗德鹅经过填饲后,肝重、肝重指数显著增加,肝脏细胞胀大,肝脏脂肪酸组分发生改变;填饲可改变肝脏中脂生成基因C/EBPα、ACCα的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7.
在解剖镜和显微镜下对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根据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前溞状幼体期以及膜内溞状幼体期。日本沼虾卵裂属于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之间的过渡类型,无囊胚腔。3对附肢原基在前无节幼体期形成,胚胎在前溞状幼体期腹部开始分节,复眼色素也在前溞状幼体期出现,随后复眼色素区域逐渐增加,到膜内溞状幼体期孵化时复眼结构成熟。腹部分节和复眼色素的出现表明胚胎进入前溞状幼体期。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由于附肢的形成和分化,与前几个时期相比,胚胎发育的最后4个时期所持续的时间较长。研究亮点:针对日本沼虾胚胎无节幼体期和溞状幼体期划分目前存在的争议,通过胚胎外部形态与组织切片相结合的观察方法,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再研究,澄清了这两个时期的划分。同时,阐明日本沼虾卵裂类型,并分析了日本沼虾发育时间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饲料中不同淀粉源及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采用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各按两水平(5% 和10%)配制成8种等氮和等能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3.45 ± 0.08)g的大口黑鲈,经45 d的饲养后,采集肝脏样本进行肝脏组织的生化测定和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摄食全部5% 淀粉饲料和10% 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的实验鱼的肝脏颜色呈正常的鲜红色;而摄食其他10%淀粉饲料的实验鱼肝脏均显现出发白现象,同时,肝细胞体积、肝体指数和肝糖原含量均显著高于5% 淀粉饲料组和10% 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组,肝细胞的细胞核移至细胞边位,出现空泡化现象。在5% 和10% 的淀粉水平上,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组的肝体指数、肝糖原含量和肝细胞体积均显著小于其它淀粉源的饲料组,肝细胞也没有出现细胞肿胀现象。本研究得出,饲料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与水平均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的肝糖原含量和组织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高直链玉米淀粉优于小麦淀粉、蜡质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5% 的饲料淀粉水平优于10% 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嘉庚蛸雄性生殖系统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对浙江沿海自然分布的嘉庚蛸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变化进行了逐月研究,结果发现,雄性生殖系统由单个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前列腺、精荚囊和阴茎等6部分构成。精巢球形,辐射型精巢,精原细胞椭圆或近圆形,直径10~16μm,精子细胞经过椭圆形梭型柳叶型长棒型的变态期,成为鞭毛型精子,精子头部细长等粗棍状,长约26~33μm,尾部长度约为头部的16倍。输精管长约13~16cm,是雄性生殖系统中最细长的管道。储精囊长约5~8cm,可分为储精管和腺体2部分。前列腺与储精囊相接共同开口于精荚囊腔,中空盲管状,4.8~5.6cm。精荚囊分为2部分,一侧为叶脉状规则褶皱突起围成的腺体腔,称之为囊内腺,另一侧突起少,个体大、不规则,树枝状。阴茎短,仅2~3cm,生殖孔开口于胴体左侧外套腔的中部。储精囊、前列腺和精荚囊中均存在着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构成的腺体腔,它们在精荚成熟装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阴茎中段的阴茎囊呈镜面倒卜型,它不仅是分泌性的腺体腔,而且还是精荚排出过程中的反转场所。 相似文献
10.
景天属植物形态及栽培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1
对景天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药用价值、形态结构、栽培繁殖技术及园林景观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景天属植物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