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玉米大斑病病情发展及病斑扩展时间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调查2004年沈阳地区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并通过不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OG ISTIC模型能反映沈单14和沈农1号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情况;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在指数增长期,两品种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增长速度均为0.06 d-1,逻辑斯蒂期分别为1.58 d-1和1.70 d-1;沈单14的最高增长速度为1.93 d-1,沈农1号为2.78 d-1。指数增长期,沈单14单个病斑面积增长速度为5.6 mm2.d-1,沈农1号为4.6 mm2.d-1,在逻辑斯蒂期沈单14为79.5 mm2.d-1,沈农1号为68.0 mm2.d-1;沈单14最高增长速度为170 mm2.d-1,沈农1号为143 mm2.d-1。该病最佳防治时间为玉米出苗到6月中旬,此时病斑长约21.7 mm,宽3.0 mm。 相似文献
3.
4.
用改单纯形法对光皮桦种群Logistic模型及改进模型的拟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福建卫闽林场光皮桦种群的调查研究,运用改单纯形法对光皮桦种群Logistic模型及其改进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各模型对光皮桦种群的增长动态的拟合值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其优劣顺序为:宋1模型>张-模型>L-模型>宋2模型>李-模型>崔-模型。用多种模型对光皮桦种群的增长进行拟合,目的是给林业工作者一个参考,以便为种群生态的动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梨黑星病流行时间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的流行学模型拟合2002年和2003年莱阳地区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的系统监测数据,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梨黑星病病叶率随时间的变化动态;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平均病斑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根据Logistic模型。梨黑星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在梨树初花期后的60d内。 相似文献
6.
广义Logistic模型的推导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生物学理论基础出发,对广义Logistic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分析,表明本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而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用它可描述冷杉林分的生长过程,同时对冷杉林分的生长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工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工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义来源于生态系统基于初始状态的水平和非平衡范式的稳定,"抵抗力"和"恢复力"成为表征工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内容.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相对的、整体的稳定.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筛选出影响工业生态系统运行的结构型、技术型、外部条件等三大类17项可能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识别对于维持工业生态系统良好运转并获得成功至关重要.基于生态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模型和基于合作博弈的利益分配模型为定量研究工业生态系统稳定性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关于工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评价体系研究少有涉足,这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8.
秦岭林区锐齿栎林木个体生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植物生长分析方法,通过破坏性取样,对锐齿栎林木的光合器官、非光合器官的生长过程以及物质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合器官的增长过程与非同化器官的生长过程并不同步,锐齿栎在展叶的前20d内,主要靠消耗树体先年贮存的营养物质维持生长;展叶20d以后,生长则依赖当年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9.
单种群生长的广义Logistic曲线模型中参数拟合的一种数值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微分方程反问题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运算,对广义Legistic曲线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数值拟合,并且较佳估计到实际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